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领域专利申请在实质审查过程中经常需要补充检索,补充检索一是为了对之前检索未涉及的范围进行补充检索,二是为了获得更合适的对比文件,更有针对性地说服申请人。本文归纳了计算机领域专利申请的补充检索的特点,并介绍有效进行补充检索的几种技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漏检发生。  相似文献   

2.
曾永珠 《世界发明》1998,(6):32-32,31
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以后,专利局审查员在实质审查过程中,首先要对与专利申请案有关的现有技术进行一定范围的检索。在检索的基础上,审查员将会向专和申请人发出实质审查意见通知书,在实质审查意见最知书中,审查员结合已经检索到的与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对该申请能否获得专利权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检索是专利实质审查的关键环节,是确保结案正确的重要手段,提高检索效能,能够有力地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本申请作为检索的对象,是一切检索工作的源头,高效、准确的检索需要审查员在充分理解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本文结合对自身检索经验的思考,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讨论准确理解发明和对检索效能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检索的概念与专利检索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专利实质审查中检索的流程,进一步阐述了在实质审查中检索的特点与规律,以期达到加深对检索的认识,以及提高检索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专利审查中,检索是基本技能,掌握好某一领域的检索策略,将使检索事半功倍。本文通过具体检索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家庭生活用具如衣架、花盆等发明专利实质审查中如何基于关键词制定检索策略,以期审查实践中,提高检索效率和检索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王璐  刘剑 《中国科技信息》2014,(12):116-117
检索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而对于不同技术领域和审查单元的案件,由于其自身特点不同,相应的检索策略也各有差异。本文针对UA032审查单元的技术领域特点,结合实际案例针对网页对比文件的检索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一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了申请人在提出实质审查请求时以及在收到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之日起的3个月内,进行主动修改时,将存在单一性缺陷的几组权利要求在一件申请中被先后审查,致使审查周期被多次延长的情况,并提出应该如何处理。本文通过分析当下法律条文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在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第3款中增加一种排除的情形来防止这一情形发生的审查建议,以使审查程序更为严谨、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在发明申请实质审查中,检索至关重要,其是确保授权专利稳定性的基石。同时在专利分析、专利布局、专利申请等方面均需要使用检索。常规的检索策略为先中外文专利库→中外文非专利库→互联网,现有的检索策略研究多集中在各个数据库内部,分析如何在数据库中高效地进行检索。  相似文献   

9.
检索是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极为困难、耗时的步骤。本文从审查实践中遇到的最为困难的检索类型——优选/改进技术方案为出发点,阐述高效全文检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实质审查过程中,对发明专利的理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检索、与申请人的沟通交流等多种手段,不断加深对技术方案的理解和认识,不断纠正前期对发明和现有技术中事实认定的偏差,校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站位,做到客观、公正审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人们检索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就必然导致在专利实质审查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网络证据的使用问题。由于网络证据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时间难以准确确定,证据容易消失,专利实质审查中如何判断网络证据的效力一直是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对网络证据作为现有技术在专利实质审查中的使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专利与商标》2010,101(3):83-83
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制度是2000年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时引入的,是为了解决实用新型专利未经实质审查,法律稳定性不强的问题。根据2001年《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6条,检索报告仅就专利是否符合新颖性或者创造性作出评判,不涉及其他的专利授权实质要件。  相似文献   

13.
避免重复授权作为专利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多项专利权之间的冲突。然而,我国仅仅在专利审查指南中给出了判断原则,却并没有在实质审查这个操作层面给出统一的判断基准,导致审查员在审查中产生标准执行不一致的情形。为了方便审查员的操作,本文就实质审查中关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出现的几种典型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判断方法,以期提高审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和专利申请的检索两个方面,介绍了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相关审查经验,简要分析了各个领域说明书充分公开层面的共性问题和无效请求所用证据的特点,为提高专利实质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PCT国际阶段检索与初审中出现的优先权核实问题展开论述,以实际案例来列举可能遇到的各种需要核实优先权的情况,特别介绍了在要求多项优先权的条件下有序清晰地判断需要核实优先权的情形以及核实优先权的基本原则,对国际阶段的审查具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提醒申请人重视PCT申请的优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申请国外专利前的准备申请国外专利的费用比申请本国专利高得多,每件每个国家大约需要花费4000—5000美元。为此,在申请之前,务必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1.专利性评估评估前务必进行全面检索。这种检索最好委托中国专利局进行,他们的检索结果比较可靠。最佳方案是在申请中国专利时就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说明拟申请外国专利,请提前加速审查,以争取尽早获得专利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据此即可对该申请的专利性作出初步判断。2.国外市场调查和预测对拟提出申请国的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以下方法可供参考:(1)在申请国内专…  相似文献   

17.
Q国家阶段包括哪些程序?A国家阶段的程序包括:在《专利合作条约》允许的限度内作出的初步审查、国家公布、参考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结果进行实质审查、授权或驳回,以及可能发生的其他后续程序。  相似文献   

18.
<正>《专利审查指南》在检索部分指出:审查员应当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所有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并且,还在发明创造性的审查部分指出: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由此可见,相近技术领域的检索对于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专利审查指南》在检索部分指出:审查员应当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所有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并且,还在发明创造性的审查部分指出: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由此可见,相近技术领域的检索对于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专利实质审查员的角度出发,通过《专利审查指南》分析,列举了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适用条件;同时结合审查实践中的案例阐述,探讨了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适用情形。希望为新审查员提供参考,在审查时能够准确理解、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