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于在城市明挖隧道进行施工监测过程中钢支撑轴力、周围建筑物的沉降、施工范围内土体的位移等等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仔细分析了对于隧道基坑以及周边的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一些在明挖隧道的基坑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地铁隧道区间不断在近海岸开工建设,由于近海岸地层以淤泥质黏土为主,如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明挖基坑垮塌。为此,依托深圳地铁在建明挖地铁隧道区间基坑工程,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在建隧道区间基坑周边复杂环境,重点研究了淤泥质黏土地层对基坑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伟 《内江科技》2022,(12):69-70
<正>本文以苏州市某浅埋明挖城市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力计算法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对隧道复杂大跨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典型软土地层中浅埋隧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地震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较小,结构未进入塑性阶段,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明挖隧道的设计要求,利用跨步自行式台车可以避开侧墙的临时横向钢支撑,实现拱顶衬砌台车内模整体性跨步移动,具有模拟人类行走的特点,工序衔接速度快,在明挖隧道或基坑主体结构施工中是值得推广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中进行隧道施工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途径,我国城市快速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在快速路施工中明挖隧道的方法得到广泛推广,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以及比较安全的优点,因此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城市明挖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希望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0)
本文主要通过某隧道施工周边收敛产生较大变形,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浅埋暗挖的Ⅲ级泥质粉砂岩地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析了周边收敛的变化情况,从围岩的岩性,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作用和抗风化能力及隧道的施工工艺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产生较大收敛变形的原因,在按设计施工的同时,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参考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优化施工,选取合适的初期支护方式,充分的发挥初期支护结构的作用,减少二次衬砌对结构的承重,尽可能的保证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和隧道运营期间的养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7.
明洞一直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难点结构,以蒋家楼隧道为例,研究明洞因地质原因发生边坡塌方的处里措施,通过工程实例,从边坡治理、明洞的明挖暗做等方面,论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以后的明洞边坡塌方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东湖隧道采取明挖顺作法施工,湖中段主体结构施工前须构筑钢板桩围堰形成施工场地,钢板桩围堰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湖中段隧道结构施工成本与工期,更关系到后期施工安全,其意义巨大。介绍了东湖隧道钢围堰工程概况与结构特点,阐明了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流程,并从材料控制、测量放线、钢板桩打入、土工布铺设、堰内土体填筑和围堰变形监测等角度论述了影响围堰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隧道变形缝合理间距的问题,缺乏定量的分析。通过变形缝设置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整理可知,土层的变化、内外的温差以及隧道结构的突变是变形缝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变形缝的合理设置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隧道防水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依托南昌艾溪湖湖中明挖段,建立隧道三维结构模型,对变形缝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隧道的变形缝设置的间距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变形缝能够改善隧道应力的分布,但是过多的变形缝给隧道的防水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控制合理的间距以较少变形缝的设置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原设置间距60 m的基础上,确定变形缝的间距设置为80 m和100 m,该设置能够满足结构轴向应力、竖向变形以及止水带剪切应力的要求。文中得到的结论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于工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有单线铁隧道要新增复线,在扩挖平行导洞的爆破施工过程中再次对围岩造成扰动,使得围岩发生应力重分布与二次变形,进而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隧道平行导洞扩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平行导洞爆破开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平导洞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政桥梁结构裂缝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国家也对桥梁加大了投资力度。市政桥梁结构裂缝问题是整个工程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了道桥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对裂缝产生的原因的剖析以及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裂缝的问题终将解决和减轻。市政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种类繁多,如果不对裂缝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就很难揭示出市政桥梁病害产生的内涵和机理。本文将分析市政桥梁结构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当中的重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排水管道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建设需要,需要进行改造工程,而过去的地下管线又会给新施工的管线带来困难,因而需要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来减少新工程对交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市政给排水施工当中的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市政给排水施工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明挖隧道各个结构外防水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及结构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和技术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供有关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铁明挖结构由于其构筑环境的特殊性,除了要考虑普通地面结构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外,还受到水平方向水、土压力的作用.目前在建筑领域比较成熟的结构设计软件如PKPM,与中国规范结合紧密,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结构设计工作,但应用于地铁明挖结构时,水平方向作用力难以模拟,而针对地下结构计算分析开发的有限元软件MIDAS GTS,虽然可以较好模拟地铁明挖结构与周围岩体间的相互作用,但操作较为复杂,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用还有所欠缺.SAP2000兼顾了两者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广泛采用.本文简单介绍了 SAP2000在地铁明挖结构计算分析中的力学原理,总结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相关单元功能实现的前提,并使用MIDAS GTS对其准确性进行了校核,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隧道超欠挖产生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兵  杨强 《科技风》2011,(19):148-149
钻爆法掘进隧道时,超欠挖将影响隧道的施工成本和其长期安全稳定。本文分析了超欠挖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超欠挖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宫平 《科技风》2012,(1):142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超欠挖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额外增加工程造价,而且易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对隧道工程存在的超欠挖现象的原因分析,对如何做好起欠挖管理控制、减少超欠挖发生,提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宋寅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276+275-276,275
通过对客运专线明挖隧道衬砌防水技术研究,分析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提高衬砌防水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18.
鄂勇毅 《内江科技》2009,30(2):138-138
大口红排水管道在城市排水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管道基础的质量有了较高要求。不良地基的处理、平基混凝土板体刚性结构质量的保证,是城市排水管道明挖基础关键问题所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十号线十一标段亮马河车站主体结构明挖段、盖挖段基础底板、侧墙防水施工采用的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文章就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膨润土防水毯的特点,以及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建设难免会遇到隧道工程施工,而为了保证隧道施工活动的有效开展,施工实践中必须使用掘进、爆破技术。结合我国隧道施工现状来看,隧道掘进、爆破中的超欠挖现象极其常见,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质量,还妨碍施工进度,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以某隧道工程为例,对其施工实践中出现的超欠挖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超欠挖控制技术与做法,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