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阻率法勘探是一种通过人工建立电场根据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测量地表电位差进而推断地下介质分布的主动源电法勘探。与传统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观测精度高、采集速度快、数据采集量大及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采空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及工程勘察中。目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还主要为二维勘探,但是地质结构大都为三维,二维勘探需要将地下三维异常体看成二度,采集、处理反演后的结果只是一种近似,计算精度和反演效果较差。然而三维高密度野外数据采集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制约,由于三维勘探容易受各种因素制约。因此,二维数据体的三维反演可以有效的解决二维高密度在空间形态上的不足,不仅实现了三维电阻率反演及成像,还克服了三维数据采集的诸多不便因素。  相似文献   

2.
磁法勘探是观测研究地下介质磁场变化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根据测得的磁场变化寻找具有磁性异常的岩(矿)体以达到查明地层、控矿构造等地质目标.1:5000高精度磁测(4m2)为本文研究重点,结合其他方法完成此次工作,其目的为:以铀为主攻矿种,查明铀矿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物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4,(5):30-30
瑞士CSEM公司是一个私人的研究机构,总部在Neuchatel。CSEM的主要领域为微米/纳米科技、微电子、系统工程、信息与通讯技术。其业务包括进行以实用为目的的研究、开发商品、原型与小量生产。 光学转换平台是CSEM在生物工程方面最值得一提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溶洞的结构特征进行探测。实测资料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分辨率较高,可用于准确判断地下异常体的位置、形状、规模和埋深等;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模型能准确反映地下溶洞的规模,发育及展布情况和空间形态特征等;根据在洞口观测情况,溶洞内填充了泥质岩类,泥岩和富含水的地层电阻率一般比较低,因此,笔者推测低阻异常体可能为溶洞发育部位,而高阻体为白云岩的反映,为溶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作为新一代电磁观测系统,能够观测到离地表几米至1000m(更深)内的地质断面的电性变化信息。文章介绍了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工作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和数据处理。通过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小于赞金矿和阿尔恰勒铅锌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说明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能较准确反映构造、矿脉及围岩等的空间展布特征,具有较高的勘探精度和较大的勘探深度,且轻便快速,应在金属矿勘探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地质体建模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三维地质模型是加强对地下地质认识并反思和创新地质勘探方法的一个新的主要技术。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以三维真实感图形的形式形象地表达地质构造的真实形态、特征以及三维空间物性参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何健  吴仕虎  蔡坤 《内江科技》2011,32(11):125-126
继普光、龙岗等大气田发现之后,元坝区块接连钻获商业气藏目前,该区的核心勘探方向是寻找优质储层,即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文中通过分析岩石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建立礁滩发育的地质模型进行二维正演模拟.总结了该区礁盖、滩储层的识别特征,在此基础上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区,以期对明确有利圈闭,落实勘探成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葛星 《科技风》2012,(4):16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断块油气藏、隐蔽油气藏已称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因而对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使用三维地震解释能够充分利用地震数据携带的大量地质信息,结合测井、地质资料综合解释,能够对地下地质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对地震数据进行属性分析来提取并优选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地震属性能够克服用单项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所以对区域进行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地下管网的特点,提出了采用MapX控件为开发工具进行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功能实现,科学地管理城市地下管网信息.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车库设计在居住区的分析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使得车库的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而且还能使得地下车库的设计体系得到相应的优化。本文主要针对地下车库设计在居住区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文欢  陈琼瑶 《内江科技》2010,31(4):94-94,85
地质建模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油气田开发水平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某油田C区为例,分别以河道充填复合体、单期砂体、小洪水期形成的填充砂体三个层次建立地质模型:体现出低级界面所建立的模型更能够体现储层空间的砂泥岩空间分布规律,更好地表征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精度的模型提高了历史拟合的精度,并且能够准确揭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宋瑞有  廖静  韩光明 《内江科技》2011,32(12):113-113,63
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本文针对地震属性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崖城23-1异常体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展开说明岩性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首先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和分布格局,再用地震属性技术和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异常体横向预测和烃类检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工业制造和建筑施工等领域的技术及装备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提升了生产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也为高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对地下位置进行探测和采集信息时,运用地质雷达等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信息收集的便捷程度和准确性。将综合物探方式应用于桥梁基础的养护及施工建造勘探过程中也能够为施工带来极大地方便。凭借经济、快速、无损的勘探优势,综合物探法打破了传统勘探方式的应用局限性。综合利用地球物理的勘探原理,结合多种电磁感应的勘探方式,为地下目标的探索创造了新的途径。结合桥基基础探测中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关注综合物探技术的探测原理及其过程的注意事项。希望以此为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宽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龙涛 《内江科技》2011,32(2):51-51,76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增储上产越来越难,如何尽快发挥地质模型研究成果的价值,建设地质模型和地面设施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从信息系统的实现目标、实现内容、技术路线、参考标准等几个方面对一体化系统的建设给予了明确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王安平  古志文 《科技通报》2021,37(9):16-22,28
某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但以往地质工作多限于地表,仅用了少量的土壤剖面和槽探工程进行解剖,查证力度有限,对深部矿化体研究不足.因此,开展物探工作查明含矿地质体的规模、产状特征十分必要.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水的激发极化效应的差异为物性前提,研究地下横、纵向激发极化效应的变化,查明矿产资源和有关地质问题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激发极化法在某多金属矿勘探的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特征,通过采用激电中梯装置,有效推断了研究区含矿地质体的平面范围和展布方向,通过采用激电测深装置,并采用带不平地形的2.5维广义逆反演,进一步查明了含矿地质体的顶底板埋深及赋存情况,为寻找隐伏矿体及深部工程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地震勘探是在地表采用网格面接收,反映地下三维介质的情况,要求资料的处理解释完全从三维出发,能够精确的勘探地下构造和资源情况。把GIS引进三维勘探,更为直接、方便、可视化的显示地质情况,为三维地震勘探数据提供方便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王立伟 《科技风》2014,(3):10-11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成果图都只是二维显示,但是,地下是全空间的,用电磁法探测到的信息是整个立体空间中的介质的综合影响,所以数据资料的二维成图显示难以描述三维空间的地质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编的基于Matlab的矿井瞬变电磁三维显示程序,实现了对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三维数据体的可视化,展示了各种功能成图的效果,比较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异常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18.
冯洪升 《内江科技》2014,(3):119-120
本文应用多点地质统计方法综合地震信息进行了河流相储层模拟。首先,基于测井解释和对研究储层的整体地质认识,使用基于对象的非条件模拟算法建立了反映砂体分布特征的训练图像。随后使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提取了砂体,同时使用主成分临近变换制作了砂岩概率体,并从砂岩概率体提出了方位角体。在将砂岩概率体、方位角体作为软数据约束的情况下结合先验地质模型进行了河流相储层建模,模拟结果不仅再现了储层的真实特征,还大大降低了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山地地区地震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20.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以下简称AMT法)以电阻率的差异作为物质基础,根据所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值的大小以及随着频率变化的情况来推断解释地下地质体空间分布的一种天然源频率域物探方法。文章采用AMT技术对某隧道进行勘探,目的是探测该隧道走向范围内隐伏断层的空间形态:包括断层走向、倾向、倾角及断层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隧道洞身范围内的岩体的完整性、赋水性等。应用结果表明,AMT技术在隧道不良地质体无损勘探中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