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对某型无人直升机桨叶进行设计,并且利用有限元设计分析方法,建立旋翼桨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并校核了桨叶在极端载荷下的强度及刚度。对桨叶进行了动力学设计,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开展了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结构及动力学调频设计,确保旋翼在工作转速下不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2.
<正>直升机振动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旋翼系统,过度振动不仅会使飞行员的驾驶舒适性和武器平台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而且有可能对直升机本体结构造成损害。为了有效地降低旋翼振动,旋翼系统不但会在出厂时会进行离线动平衡调整,更要在后续飞行过程中,对旋翼的不平衡量实时关注,并进行现场动平衡调整。但这种方式需要在地面和空中不同状态点进行多次调整,  相似文献   

3.
正自美国2009提出"未来垂直升力"计划以来(FVL:Future Vertical Lift),高速直升机一直是直升机行业关注的热点,其也被认为是下一代旋翼航空器的发展方向。限制传统直升机前飞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后行桨叶失速。传统直升机主要依靠主旋翼来提供升力和前进推力。但是由于直升机前飞过程中后行桨叶的动压要小于前行桨叶一侧的动压,为了平衡滚转力矩,后行桨叶需要更大的桨距角,从而导致桨叶失速,因此传统直升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50节。  相似文献   

4.
<正>复合材料桨叶具有高旋翼性能、高可靠性维修性、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费等特点。泡沫夹层结构广泛应用于直升机桨叶的生产过程中,桨叶内部构造包括大梁、蒙皮、内腔填芯、后缘条、配重条等,一般的内腔填芯为硬质泡沫填芯。目前直升机主尾桨叶生产制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为脱粘缺陷。蒙皮类复合材料结构件,敲击检测为最适用最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且其检测设备一般都便于携带,非常适用于现场原位检测。常规敲击检测采用的是敲击棒对尾桨叶进行人工敲击,依据检测人员主观听觉及手感对脱粘部位的声音及触觉进行识别,其优点是方便、快捷、易实现且成本低,缺点是严重依赖于检测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5.
<正>为研究直升机主桨叶挥舞弯矩变化规律,本文根据某直升机实测载荷,取最大交变载荷为统计变量,采用t分布理论对不合理数据进行排除,分析了主桨叶根部挥舞弯矩随高度变化规律。引言直升机飞行主要依靠旋翼产生气动力,主桨叶载荷水平显然影响着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品质,也直接关系到旋翼系统重要部件的强度、寿命。  相似文献   

6.
智能旋翼能使直升机减小振动、降低噪声、推迟桨叶动态失速,改变旋翼控制方式,提高升力.文章简述了后缘小襟翼智能旋翼的驱动机构,综述了电控旋翼和自适应旋翼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直升机复合材料刚性旋翼桨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桨叶的三维模型,确定桨叶各个部件的尺寸及材料属性,然后在有限元软件中对桨叶进行了固有频率及模态动力学特性分析,得到了桨叶在0转速时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图,以及桨叶在工作转速时的各阶频率。并通过调频设计,使桨叶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3)
首先,介绍了直升机桨叶的结冰条件、影响因素及防/除冰方法,叙述了旋翼防/除冰系统构成、研制及试验工作;然后,对防/除冰桨叶研制及试验研究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阐述;最后,对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直升机在飞行时始终承受着持续的周期性的振动载荷,主要是旋翼桨叶承受非定常气动力产生的交变载荷。交变振动载荷经桨叶传递到旋翼中心桨毂上,并沿着旋翼轴向下传递到主减速器,最终传递到机体上,引起机体结构的疲劳裂纹的出现,降低疲劳寿命。高水平的振动会严重影响乘员的舒适性,降低执行任务时的工作效率或增加他们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0.
<正>飞机结构强度是指在规定的力学环境下飞机结构不会发生破坏和保持安全工作的能力。在飞机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飞机的整体机构强度,设计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载荷环境以及不同的结构动态响应分类解决结构强度问题。对于旋翼航空器,其结构对计及其使用环境的每一临界受载情况均需满足结构强度和变形要求。因此,在载荷分析之后,需要进行结构验证。出于对旋翼航空器安全性的考虑,民用旋翼航空器标准中的结构验证条款也规定了验证强度必做的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固定翼飞机和倾转旋翼飞行器在结构、成本、适合平台、应用前景等方面的不同点,指出四旋翼倾转旋翼机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了制作四旋翼倾转旋翼飞行器模型的过程,重点对气动布局,主翼材料进行了设计研究,并对飞控系统的关键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标准地铁车站为例,对叠合墙和复合墙体系作为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结构计算模式、结构内力及配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对叠合墙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试重法的双平面对模型离心机的转子进行现场动平衡。实验证明,此操作方法克服了在动平衡机上平衡的不足,并且操作简便,动平衡速度快,与单平面比较能获得更好的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无轴承旋翼最为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旋翼结构形式,代表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结构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进行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结构强度设计时,需要对其气动机械稳定性能进行分析,以确定旋翼工作时的振动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消振。本文主要对影响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就消除旋翼共振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顾桥矿目前使用的YXZ型多绳提升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是采研闭环无源液压连通的自动调整平衡系统。通过对该装置的结构原理分析,该装置能高精度地实现钢丝绳在动、静状态下的张力自动平衡。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消除钢丝绳偏串现象,因此,精确车钢丝绳绳槽和避免在出现偏串时使用是必须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工业环境中旋转机械的振动问题,用VC++为平台开发了一套动平衡自动检测控制系统。集合了数据采集、平衡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统计等功能,采用影响系数法和多面配重实现平衡测量,通过SQL语句实现连接和访问数据库,使用OPC实现通信。系统投入实际使用后效果较好,精度高,易于维护,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materials,FRM)由于其轻且强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尤其受瞩目。复合材料结构在疲劳载荷的循环作用下容易产生微小裂纹,裂纹扩展缓慢,因此具有更高的疲劳寿命。但是复合材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缺陷和损伤,影响其性能和寿命。此外,当复合材料应用于直升机旋翼时,高速旋转的桨叶桨尖速度可达到290m/s,直升机服役期间桨叶容易产生内部损伤,难以通过目视、敲击等常规检查手段判断内部损伤。  相似文献   

18.
<正>后缘襟翼主动控制(ACF)技术是指通过内嵌于桨叶的压电驱动器驱动后缘襟翼高频偏转产生改变桨叶上的气动升力或力矩,从而改变旋翼气动载荷,实现高频振动的有效抑制。此方法相较于其他主动振动抑制技术,具有驱动功率小、输出位移大、质量轻、结构紧凑、易于维护等优势,因此是当前直升机主动振动抑制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了促进中国无尾桨直升机的设计与发展,系统梳理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历史及其关键技术。首先提出无尾桨直升机的优点,无尾桨直升机取消了传统直升机的尾桨,提出了一种新型平衡旋翼反扭矩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噪声小等特点;然后介绍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与改进历史;最后分析了设计无尾桨直升机使用的关键技术,即环量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转子支承处的振动强度和相位来测定转子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该系统应用软件控制采用整周期的采祥技术,在信号处理中采用了多阶积分电路控制噪音,改善信噪比.实验教学中使用该测量仪大大增强了直观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动平衡原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