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换热器强化换热的重要性和发展,从强化换热理念、强化换热途径(材料、结构、体积等)描述了换热器的强化换热。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实例来具象化强化换热的应用。同时讲述了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最后,分析总结了强化换热过程中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由于错列翅片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部流体的流速有关,本文采用ANSYS软件中的CFD模块,对换热器内流体的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定性地研究了在不同的翅片尺寸和不同的流动方式下,流体流速及其压降的变化,为错列翅片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0)
本文通过UG建模软件建立了全流路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模型,模型与实际换热器的尺寸相适应,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速度矢量、温度场、压力场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加以分析以研究流道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在对换热器胡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后找到换热器在换热工作中存在的结构设计上的弊端,接着对这些结构弊端加以优化设计,以减小换热器中的流动损失,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换热器提高效率的办法,阐述了微通道换热器在自动售货机中使用的优势,针对微通道换热器通孔小导致换热器内部压力损失增大,结霜后的融霜水流不净等问题,提出了在换热器多孔管弯曲式样及翅片式样等问题上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换热器在石化行业设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浮头式换热器。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用来排布换热管,将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分隔开来,避免冷、热流体混合,并同时承受管程、壳程压力和温度的作用。本文以PN0.8DN1000浮头式换热器为例,阐明了管板焊接工艺的要点,给出了管板计算厚度、管板重量、换热管轴向应力和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拉脱力的一般化计算过程,对新型换热器管板的计算校核及选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板式换热器是用薄金属板压制成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换热板片,然后叠装,用夹板、螺栓紧固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工作流体在两块板片间形成的窄小而曲折的通道中流过。冷热流体依次通过流道,中间有一隔层板片将流体分开,并通过此板片进行换热。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在3000~4500kcal/m·°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板式换热器板片紧密排列,与其他换热器类型相比,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较少,面积相同换热量的板式换热器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样;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的要求。不串液,板式换热器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泄露,介质总是向外排出。围绕着板式换热器,最常用、最直接的标准有: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国家标准,已经于2010年正式被废止;NB/T47004-2009《板式换热器》,国家能源局发布,归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板式换热器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热器的投用可以大大地节约能源,更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所以一直以来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国内现已发展成了多种规格、多中面积随之带来的是此行业的多样化的参差不齐的发展模式,随着广泛应用的普及,产品也出现了参差不齐和鱼龙混杂,各种板型型号乱写乱编,随意设计制造,扰乱了整个换热器市场,对换热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7.
螺旋板换热器设备时一种功能独特的新型换热器,其主要有金属板卷构成,两个金属材质的半卷可以形成螺旋形状的通道,冷热不同状态的流体可以借助螺旋板壁实现有效的换热活动。这种换热器就具有不可拆卸与可拆卸两种不同的形式,不可拆螺旋板换热器端面焊缝由于双线螺旋形状,而且每台焊缝轨迹都不相同,造成加工时只能采用手工焊接,劳动强度大、焊缝质量不稳定,结合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探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对通道端面焊接部位的焊缝进行有效追踪,进行自动化焊接。  相似文献   

8.
在化工、冶金及余热回收的生产装置中,常会遇到间歇工作的盘管式换热器,所谓间歇式工作的换热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加热或冷却容器内静止流体的装置,本文主要讨论此种换热器的参数的计算与分析,对从事工程换热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换热器种类很多,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管壳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类型。本文在给定的工艺参数下介绍了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流体流速、换热管、壳体壁厚等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0.
对于换热器,处于流体进口处的换热管束,长期受到高速流体的冲刷,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规定,管壳侧流体入口处在一定条件下应设置防冲板,而换热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防冲板脱落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了保证换热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一定要对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本文主要对换热器防冲板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9)
文章通过研究三角形凸台全傳接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阻力性能探究了板式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文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9)
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ANSYS NX8.5建模软件建立了全流路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模型,模型与实际换热器的尺寸相适应,利用ANSYS Fluent18.1数值模拟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速度矢量、温度场、压力场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加以分析来探索流道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新型结构硅基微通道中层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边界层中断技术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有交错结构的、当量直径为 1 5 5 3μm的微通道 ,以实现强化换热同时减小流动阻力的目的 .以去离子水作为工质 ,在入口温度、加热功率及质量通量 3个控制参数十分相近的工况条件下 ,在这种含有新型结构微通道的实验段 ,及含有常规结构微通道的实验段内 ,进行层流流动与换热的对比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新型结构能减小微通道进出口压差 ,降低摩擦常数 ,并且能较好地强化换热 ,降低微通道壁面温度 .  相似文献   

14.
李旭  左成艺  甘露  朱小飞 《科技风》2022,(19):43-45
在S-CO2布雷顿循环中,S-CO2流体的回热和预热将对循环效率和功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换热器的换热量、结构参数最终会影响循环的效率、功率等性能参数。本文以S-CO2布雷顿循环中常用的直流式印刷板式换热器(PCHE)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分析的手段,分析了低雷诺数下换热器结构参数对双侧S-CO2流体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管道的增长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有明显的下降,流程阻力有明显的增加,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加,换热效果有所增加,但单位换热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杨宝莹 《今日科苑》2010,(18):51-52
本文从换热器强化换热原理分析入手,针对气(汽)—液换热特殊工况,提出了应用内展翅片换热器的优越性,并通过空气除湿系统的应用实例,论述其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盘管式冷凝换热器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探讨了内部边界耦合的传热、传质过程,对换热器冷凝传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盘管间隙下换热器传热过程进行了比较,并得到其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翅片管蒸发器的结霜将增加空气压降,增大传热热阻,从而直接影响到蒸发器的效率及空气侧平均换热系数.对一种百叶窗式微型通道换热器在结霜工况下空气侧结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这个换热器在实验工况下最佳的融霜时间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波纹内套管螺旋式换热器近分相流动态换热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调和平均叠加方法和线性叠加方法对摩擦因子和换热系数进行估算,并与Ndiaye的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近分相流换热模型采用两种叠加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均优于Ndiaye的模拟结果,所得换热器出口制冷剂压力、焓以及水温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在7%以内。动态工况下,调和平均叠加方法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线性叠加方法。该研究成果对波纹内套管螺旋式换热器的性能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这些过程均和热量传递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均可以通过换热器来完成,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相似文献   

20.
在暖通领域,对于能耗巨大的汽水换热过程,节能降耗的方式无外乎提高传热效率、合理能源分布结构。目前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汽水换热器大多为间接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逐年降低、维修量大、凝结水回收困难、基建投资及电耗大等问题。激波加热器是解决现有汽水间接换热问题的最简单、经济、可靠的一种换热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