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敏楠  李效静 《科技风》2015,(1):168-16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方案(新理念组27例)和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开始进行CPM锻炼时间和关节疼痛、活动范围等指标。结果:新理念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关节疼痛及活动范围有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方案,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缓解术后疼痛,加速了患者康复,扩大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接受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30例)和快速康复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术前不常规灌肠、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控制补液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等。结果:与传统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技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茴香联合姜黄、艾叶热敷对妇科开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择期进行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茴香联合姜黄、艾叶热敷上腹部,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24h、48h发生腹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发生腹胀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8)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8.87%)低(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具体体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58例与开腹阑尾切除50例两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术后排气、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应不断总结,使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在微创技术应用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西藏地区特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近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12.88±3.42)h、住院时间(7.01±1.42)d与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8.03±1.06)h、住院时间(3.55±1.09)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技能(18.69±0.85)、沟通能力(19.32±0.52)、护理质量(18.99±0.64)与研究组护理技能(13.64±1.11)、沟通能力(16.31±0.44、护理质量(13.15±1.09)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去除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并采取术后早期进食。结果:本组患者具有精神状态恢复迅速、静脉输液量大幅度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引入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行单孔经乳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依据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严格的病员筛查及认真细致的术前准备、教育,经患侧乳晕单孔全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术后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切口予皮内美容缝合;结果手术取得成功,术后患者恢复好,手术切口几乎不可见,患者对手术结果非常满意;结论高原地区可能由于低温、低压、低氧及低湿的原因,肺大疱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严格的病员筛查及认真细致的术前准备,完成了首例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区经乳晕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并获得成功,认为此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前顾虑及术后不适,术后手术切口的隐蔽性高,患者满意度高,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为相同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梁淑艳 《大众科技》2021,23(8):92-95
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择期手术患者中通过建立标准化术后康复流程及多学科团队支持,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一种多模式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胃肠手术患者综合康复水平,保障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以控制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是目前快速康复外科在临床护理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康复外科护理方面的规范及指南,因此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效果改善仍需进一步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水平,文章简要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的护理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1.
唐杰  丰哲 《大众科技》2016,(6):73-76
目的:系统性评价FTS(加速康复方法)在髋部骨折(hip fracture)围手术期治疗应用疗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OVDA、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收集FTS理念疗法与常规疗法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2篇,共1441例患者(FTS组715例,常规对照组7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FTS组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均数差(MD=10.32,95%可信区间(95%)CI:—24.20~44.85,P0.00001],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Z=5.00,P0.0001[OR=0.31,95%CI(0.19,0.49),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度[Z=3.65,P=0.0001[OR=4.00,95%CI(1.90,8.42)],减少了住院费用(SMD=0.06,95%CI:—4.58~4.70,P0.00001);术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MD=3.01,95%CI:—0.82~6.84,P0.00001)。结论:FTS应用于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及Harris评分。由于可纳入研究对象质量总体不高,该结论尚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腹部手术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给予早期活动联合腹部热按摩、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早期活动及腹部热按摩护理,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在基层医院开展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的适应症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30例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相关资料。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首次下地时间、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随访等内容。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术,手术顺利,无1例中转为多孔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2.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19.17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277.07分钟;手术首次下地平均时间:1034.67分钟;平均住院时间:5.63天;术后有6例使用一次镇痛药物,24例未使用;术后平均美容满意度评分:9.43分;平均VAS评分:2.8分;平均住院费用:13838.18元。对28例患者进行3-16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为10个月,都没有产生出血、盆腹腔感染、月经改变等并发症。结论 传统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腹腔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6年于我院入院治疗的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5)
目的:分析胃癌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采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时间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期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质保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占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比较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纽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病房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1日至9月30日按日间手术标准收治的9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42例(O型22例,I型12例,II型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包括0型25例,I型14例II型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及其团队完成,并对2组患者人均术前候床日数、术中情况、住院费、化验费、西药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人均住院时间、再入院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再入院病例;实验组术前候床时间、人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人均住院总费用、化验费、西药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间病房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在严格把握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检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和第2天血清胃动素(MOT)。结果:治疗组出现肠鸣音、肛门排气及排便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病人术前MOT值无差异,术后第1d、2d MOT上升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够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探究组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