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数学素养,不仅降低了其学习效率,同时影响了教学进度。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困生,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有效加快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可谓是多种多样,而为了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还应该寻找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最终达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陈春华 《考试周刊》2024,(15):109-112
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特定学科或领域中遇到较大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存在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该持有关爱和支持的心态,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支持措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文章便立足于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即从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出发,聚焦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这一群体,详细阐述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目标在于为教育界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帮助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爱上数学学科学习,且能在持续的努力中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未来有很大影响。但现如今,因为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了抽象化、单一化等教学问题,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下降等,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等,导致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小学就出现了一批"学困生",就是学习数学比较困难的小学生。所以,对小学数学出现的"学困生"教学的转化问题应该引起小学数学老师的重视,针对现在出现的任何问题,想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任焕巧 《学苑教育》2022,(31):49-51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对于抽象思维还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部分学生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也就形成了数学学困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探讨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加强生活化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合作课堂找到适宜的学习路径;结合分层次教学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班级内的学生不仅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时也有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困生。而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那么学困生成绩不能稳定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课堂并不能引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主要围绕如何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仅没有将教学效果发挥出来,而出现了很多学困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学有所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学困生的转化被提上日程.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一直是小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存在着大部分的数学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始终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如何转化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的挑战和考验。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握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系统有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小学高年段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为优秀,而一些学生则戴上了"学困生"的标签,成了数学学习赛场上的倒数人员。倘若数学教师不能有效针对学困生开展教育工作,极易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愈加下降,甚至影响后续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从数学学困生的表现以及成因入手去分析学困生,以找到合适对策,更好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能让所谓的"差生"更好地成长、学习、发展,还能提升班级合格率,为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数学自身的逻辑性、抽象性、广泛应用性等特点,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思维,具有将抽象事物具体化的能力。因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并总结了几种提升方法,包括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班级中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困生”的成绩明显比其他学生较差,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弱、竞争意识不足等等。若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就要从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单独辅导、优化教学方法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度,运用认知诊断相关理论对学困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诊断。可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及困难成因采取以下干预措施:明确数学学习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升数学认知能力;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形成数学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3.
李云 《安徽教育》2010,(8):45-46
<正>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基础薄弱,虽然他们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控力不强,因而造成数学成绩很差,成为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对课堂教学秩序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让人人都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是困扰诸多数学教师的难题。教学实践表明,学困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不愿意将时间用在数学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转化学困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投身数学学习活动。分析了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出如下建议:联系生活教学,拉近课堂距离;创设直观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善用赏识教育,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粗略地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意图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小学生自身入手,探寻有效转变这些学生身份的策略,以便切切实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激发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折折画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和发展。"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待数学学习抱着敷衍态度。初中数学教学要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要以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困生",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成绩。本篇文章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重点学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无法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接受数学知识慢,忘记知识快,不能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学困生。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学困生转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针对学困生的情感心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较为积极的情绪,能够自主完成数学学习,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主要对学困生的情感心理进行概述,结合学困生情感心理的特点,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开展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明显个体差异,在执教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学困生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帮扶与转化学困生的使命与责任,结合教学经验,优化教学策略,推动学生获得共同进步与发展。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