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8):13-14
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载体。当前很多中小学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试图揭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当前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把民族团结教育理解为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与重心,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就是指立足本校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并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贴近学生、学校、社会,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提升德育工作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如何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校本德育活动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的开发,是将校本德育活动与学科德育课堂相分离,完全以校本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探讨了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开发的方法和策略,指出不断优化和创新非课程化的校本德育活动有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万香 《考试周刊》2024,(16):22-2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乡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同时,德育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因此,将乡土文旅资源与德育实践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在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旅资源的特色和价值,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文旅实践活动,充分挖掘乡土文旅资源的德育价值,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实践课程,实现德育校本教材的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时代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8.
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阵地,将德育课程理念贯穿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并以校本课程作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是一种德育与课程共创、育人和求知双赢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寻弊求真、过程求实"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教育工作开始注重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德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作为重要的德育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本文就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情况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德育校本课程正在以其独特的课程优势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无穷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学校有的放矢地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高冬梅 《科幻画报》2022,(3):191-192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关注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关注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德育水平,促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相关的法律素质。因此,小学德育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而道德和法治则是德育教育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们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学生们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教学过程造成了阻碍。德育教育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项必要的课程,能够将德育理论运用于实际可行的教学中,从而实现中学生的德育培养。本文将分析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模式,通过对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构建高效德育课堂的实施策略,解决初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普遍强调道德教育的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但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其中不乏有德育课程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本文首先对校本课程做了概述,然后论证了进行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过程及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进,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中职的德育教育,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问题息息相关,对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身修养,道德品质,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自身修养。中职学校所开设的德育教育课程,是一门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基础的学科,可以提高中职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知,可以培养中职学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几乎所有的家长以及教师都在按照以分数定天下的态度来进行学生的教学工作,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成为读书的工具,而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培养。德育课程便成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改革的实施也使得德育教育再一次成为教学重点。其中,将美学思想灌输到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成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高效并且魅力十足的途径。这就涉及我们要谈论的话题——和谐德育。和谐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与追求,德育中的和谐是一种心理,一种关系,一种方法,一种目的。作者提出要以和谐的眼光来看待中小学生,建设中小学德育。文章还认为和谐德育是德育的追求,德育教育应追求基础教育与英雄德育的平衡,应追求主体的体验和德育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普遍强调道德教育的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但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其中不乏有德育课程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本文首先对校本课程做了概述,然后论证了进行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过程及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学德育的教育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及健康的心理素养。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名剑 《天津教育》2022,(23):45-4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活化,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锻炼和精神洗礼。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开设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校本化德育课程,是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重视德育有效途径的不断探索,对农村中小学本土资源做到全面挖掘,从而坚持课程内容校本化,实现农村中小学生德育课程的创新,将德育整体水科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基于此,  相似文献   

19.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使得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良好地渗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校本德育课程成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了"立德正行,快乐成长"的德育理念,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和实施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端正的行为,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