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包括如下的内涵。爱是教育——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爱孩子的具体体现。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教育方法和  相似文献   

2.
家庭成员间的爱和责任应该是长辈与晚辈间双向的作用,我们却常常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而忽视或羞于开展台适的家庭教育,即爱的反哺教育,以促进孩子关爱父母及老人。如何开展此类家庭教育呢?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劳累和痛苦的神情是对孩子最好的呼唤。身体疲倦或不舒服了,父母要清楚地表达你不能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才宝贝"中国创始人刘慧琴女士,在天津举办育儿专题讲座。她指出,早教不仅要教孩子,家长的角色定位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爱他,就给他最好的教育——很多年轻父母这样想。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适合您的孩子?父母如何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的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意义。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回报父母呢?一要善于索取。累了,就让孩子端杯茶来;与孩子一同上街购物,要求孩子也帮助拎一部分东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将一切给予孩子,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单向性的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索取,不知回报,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孩子是永远的话题,几乎所 有的父母心中部装着对孩子的切切关 爱,讲究教育的艺术,科学培育孩子 成人成才,给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良 好的发展基础,是现代父母义不容辞 的责任,也是对孩子更高层次的爱。  相似文献   

7.
现在,父母在一起的话题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可言谈间发现,有的父母过分爱孩子而少了些威严,有的父母却又过分严厉而缺少了关爱。笔者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是要把握爱与权威的平衡。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不仅来自父母对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来自于父母的权威。所以,作为父母,用爱去引导,用权威去矫正。没有爱的权威是专制、专横;没有权威的爱是骄宠、溺爱。  相似文献   

8.
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父母的爱与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见微知著,通过仔细观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恰当评估;科学培养孩子的优秀心理品质,与孩子共同成长;把握心理教育的重点,有爱有序地陪伴孩子。家长在养育中需要不断地学习,用智慧正确传递自己的爱,让父母之爱对孩子的成长形成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家长的您,对孩子的"创举",是褒奖有加还是熟视无睹?对孩子的劣迹(不良习惯),是循循善诱还是横加指责?"蜜语"和"规矩"在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都必不可少,无论是对孩子赞赏还是责罚,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孩子感受父母满满的爱!  相似文献   

10.
“给孩子最好的”——实施爱的教育 斯宾塞认为教育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方可成就,比如毅力、定力、领悟力、努力和练习等等。而学习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学习那么简单,它需要父母对孩子情感、人品、智力、道德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科学培养。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是,父母有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也有对孩子影响最坏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可以引导  相似文献   

12.
杨秀芹 《幼儿教育》2001,(10):37-38
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如何恰到好处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请看下面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爱,总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学习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所以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也前所未有。只知对孩子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父母的爱越多,所给予父母、给予他人、给予社会的爱越少。这样使得现在的孩子不仅对来自他人的关爱照单全收,并且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4.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  相似文献   

15.
吻的惯例     
关月译 《家长》2009,(8):19-21
拳头是武器吗?当然是,而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好武器,只不过很多人不太注意罢了。这就像是爱,虽然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和天性,但是只有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感受得更深,孩子也需要父母表达出来。可惜,中国是一个讲究深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父母是需要向西方的父母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吻的惯例     
关月 《家长》2009,(Z2)
拳头是武器吗?当然是,而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好的武器,只不过很多人不大注意罢了。这就像是爱,虽然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和天性,但是只有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感受得更深,孩子也需要父母表达出来。可惜,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父母是需要向西方的父母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杨安全 《学子》2013,(10):23
我们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同样是爱,结果却大不相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们认为自己最有发言权,因为从出生到学前这段人生的启蒙教育大多是由父母来完成的。但是由于自己教育方法的错误,以及爱的方式不对,最后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叶子 《家教指南》2004,(4):29-30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十分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缘何会这样,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孩子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代沟”使然,表达示爱的方式方法不对头!那么,怎样正确地向孩子示爱?要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而不是总要摆出家长架子,拿足家长作风。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说,您应该准备这样一…  相似文献   

19.
以爱育爱,以爱的玉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这些来自父母、老师、孩子身边人的爱,绝不局限于人本能的心疼、呵护,还必须充满理性和智慧。作为父母,请记住:孩子是很敏感的,请小心地使用你的语言,如果不小心伤害了,请放下你所谓的面子,及时地道歉或补偿,这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因为里面有爱,爱是最好的疗伤药,要倾注爱心唤回他们的自尊自信,降低或者避免因为怀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力。  相似文献   

20.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对孩子的爱需要适时的放手,千万不要让我们对孩子的爱变成一种伤害,我们的教育行为需要反思,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