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熹说的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得让学生多读“杂书”。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作风,比作帆。有了风,有了帆,船就能在海洋中乘风破浪地前进。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 :“文章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的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吕淑湘说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 ,都说是课外看书。”显然 ,多读书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 ,重视语言积累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 ,我们要扬起课外阅读之帆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一、激发兴趣 ,增强扬帆动力。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1 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将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基本地介绍笔记阅读法,以及对于如何培养高中生课外阅读能力进行简单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做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着: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打开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殿堂之门,让书香溢满童年。  相似文献   

5.
翟建民 《考试周刊》2011,(86):48-4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又没有风。阅读就是自主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国现代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为‘三七开’,即大概有30%得自课内,有70%得自课外。”大量的科研表明.孩子广泛深人地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读写能力,可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我们都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一时间,“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为了检测读书效果,课外阅读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之中。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任务,不管喜不喜欢都得读,读后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古诗词不仅要会背还得能默写出来。原本快乐的读书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原本不轻的课业负担更重了,学生们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想教得好、出新意,讲课时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就得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没有风。”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我们在开展“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中,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条途径来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吕淑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要求。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学法指导是一种工作上的“必须”,应当把它作为教学的一个部分,加以重视,加以研究,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曾指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学生仅仅靠在学校的语文课上学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凡是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可忽视。因而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怎样有效地帮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殿堂,并使他们喜爱阅读,乐此不疲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课外阅读指导做了以下几方面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衡量一个班级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是否成功,当然不应该只是看它培养了多少“精英”,而应看它的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普遍得到提高。因此,那些学习有困难的所谓“后进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需要老师更多地关注、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又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之重要。然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如人意。通过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在课外阅读方面最值得语文教师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1.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能增长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但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教师在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打古而扫善巨士的作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周华 《小学生》2013,(5):53-53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是呀,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既然阅读如此重要,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真实全面的了解,我也对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一调查,学生们看课外书的情况可谓"良莠不齐",调查结果发现:1.学生课外阅读量差异很大。最大阅读量一学期能读13本,阅读量为150万字以上。最小阅读量1本也没看完,约为6千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古今中外经典读物成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呢?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学习而言的读书活动,"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借助于这个"风"和"帆"。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它可以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美的浸润,个性品格、思维品质得以重塑。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要有40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如何又快又好的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呢?那就要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技巧了。同学们不妨参照以下几方面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想教得好、出新意,讲课时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就得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课外阅读有强烈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  相似文献   

20.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课外阅读是人生成功的风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邀游。本文就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精选积极向上书籍,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留给课外阅读的时间”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