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往往有很多方面值得细细探究。从题材的选择到画面的拍摄,从谋篇布局到后期制作,无不经过主创人员的一番苦心经营。笔以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之所以引人人胜,除了题材因素之外,其要领取决于节奏安排的技巧。节奏安排得当,就能激起观众欲罢不能的收看欲望;相反,不注重节奏,不加选择地堆砌一些生活事件,就会流于“自然主义”,作品难免陷入拖沓沉闷的泥沼,更遑论调动观众的情绪了。  相似文献   

2.
3.
魏佳 《新闻传播》2010,(7):16-16
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直观的电视画面进行补充、强调、深化和发散,为专题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和升华空间,尤其在人物类专题片中,优秀的解说词创作能与画面、同期声、现场声等元素紧密融合,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视听同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人物专题片的解说词创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中两个重要的表现语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工作中,二者是怎样完美结合,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把每一条新闻都做成画面与解说词配合完美的佳作呢?  相似文献   

5.
迅速发展的时代、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受众,对从事有声语言创作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人们说起播音专业人员的素质的时候,更多的是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积累达到相当的程度之后,如果他(她)还想提高一个层次的话,或者说,当大家的文化积累差不多的时候,非智力因素影响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了。本文  相似文献   

6.
写实与抽象是造型艺术的两种类型。写实与抽象在绘画、摄影与电视创作中都有其各具特点的传统。文章着重探讨在电视画面中时空、形状、色彩和模糊抽象的观念与实践。抽象为电视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7.
李奇志 《新闻窗》2012,(3):67-67
在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电视由于其生动,丰富的特点,依旧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电视节目主要是通过画面和语言的传送来达到其传播的目的。一般而言,电视语言分为画面语言、同期声和解说词。在这三种电视语言当中,画面语言是最能代表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方式。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当中必不可少的一档节目,画面语言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是从画面语言的特点出发,来简要分析其在电视新闻当中的地位及运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是靠图像和声音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因此也就决定了有声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于主题,服从、协助或引导画面的表达。有声语言的表达,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与其他影视作品的画面语言同等重要,它不仅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方法,更是在电视媒体面临空前竞争的形势下,求得生机的看家法宝。作为与其他媒体区别的特质,作为表达编导思想的手段,作为观众评价电视新闻质量的标准,电视人必须重视画面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谈纪录片创作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表现”,可能是怕提到“表现”就容易使人产生背离真实的嫌疑。其实,纪录片同其他一切精神产品一样,最终是“表现”的。主张“物质现实复原”论的克拉考尔也承认:“任何纪录片,不管其目的如何,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更何况是记录有着丰富复杂情感的人,那种照相式的“纯”记录是无法把人物上升到审美的高  相似文献   

11.
刘郎 《视听纵横》2001,(2):26-27
经常琢磨画面的人都会熟悉“两极镜头”这样一个术语。在影视艺术中,“两极镜头”是一种艺术手法,当然也有些特指的意思,一是指全景,一是指特写。有意忽略中景,就是这种手法的用心。全景可以表现整体环境,特写可以强调突出部位,中间删去了惯常使用中景的过渡,这反而能够简练地达到别一种目的。《水浒传》七十回以后的《念奴娇》所写:“问天南地北,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前是大全景,后是大特写,我以为,这就是人物置于环境之中的十分典型的例子。在影视创作中,这“两极镜头”的手法,既可  相似文献   

12.
赵勇 《记者摇篮》2000,(9):41-41
近年来,电视技术发展迅猛,在给电视制作带来新的影响的同时,使观众的需求和审美发生了变化,也给电视创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时代和现状又使当代电视新闻的创作方式和题旨趋向多元化,创作形式和创作题材内容等也交错成一张复杂的“网”。如何在这张“网”上寻求创作的最佳“平衡点”,使电视  相似文献   

13.
一、对文字的"再创作"作为新闻编辑每天都会面对许多的稿件,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都已经是成品,但是对于编辑来说,只是一些基本素材,尤其对于电视编辑来说,除了文字以外,还要对新闻画面进行处理。所以对稿件的再创作才是新闻编辑真正的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1.首先编辑要熟悉记者的工作采访过程,如果不知道记者的工作内容,又有什么资格去删减人家的稿件呢?这个过程当中有时会了解到一  相似文献   

14.
张振东 《视听界》2000,(3):9-10
由于电视拍摄手段的自身局限性,它不可能像文字语言一样,上可溯及远古时代,下可展望遥远的将来;既可细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可描绘人物的情感变化;纵横捭阖,无所不能。于是,单纯的电视记录难免会使所反映的内容单调、贫乏,缺少深度。因此,笔者以为在纪录片中恰当地运用有关人物的访谈,既不影响纪实效果,又能弥补电视的先天不足,使纪录片更加灵活自如、完美自然、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5.
陶涛 《声屏世界》2013,(11):58-58
对于电视摄像来说.画面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拍摄画面成败的关键.那些在新闻现场不运用画面思维的摄像往往无法捕捉到新闻现场的动人细节。电视摄像的画面思维能力包括对画面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时间效率,如何快速、直观地把电视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单位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让节目的节奏富于变化,最终使观众得到良好的视听感受,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不同同期声的交互使用就可使节目节奏富有变化,对观众造成视听感受的强烈冲击。同期声是指在电视片拍摄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效果声等。它不仅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同时也能够表达出记者对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情感。作为事实一部分的…  相似文献   

17.
丁涛 《新闻窗》2006,(4):31-32
电视创作是“形象、理念、感情”三者的统一。电视的特点决定它主要是以画面语言即用“形象”说话的,但说什么话,对谁说,以什么方式说,这里就涉及“理念”和“情感”的问题。对此,在电视界存在声画“两张皮”现象的今天,电视新闻画面的“细节”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要拍出令观众满意的电视新闻作品,使电视纪实语言凸现出“人本化”的新理念,就要突出“细节”描写,这是电视新闻创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形成有效强大之声场,是有声语言再创作的目的所在,唯有这样才能完成对受众的吸引、冲击和统领.本文通过对创作声场能量构成因素的分析,阐述了诸重要元素在声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有声创作中由内及外这一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试图为有声语言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批评性深度报道以其容量大、分析透切与特殊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与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