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研究生》2008,(3):19-19
2008年4月12日.以“乘学科发展之风、行学科前进之路、展学科繁荣之貌、聚学科生力之气”为基本宗旨的首届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生国际交流论坛在北京大学落下帷幕。来自北京大学以及数所国外著名大学的社会学学科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各位研究生通过精彩的学术讲演.展示了国内外社会学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前沿视点与风貌.促进了国际社会学学科研究生之间的学术对话与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研究生》2008,(5):53-53
6月5日晚,厦门大学芙蓉湖畔圆形广场星光璀璨,“银联杯”第十届厦门大学科技学术节暨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节颁奖晚会在此举行。厦门大学校领导及中国银联厦门分公司领导作为嘉宾出席了颁奖晚会。颁奖晚会集中展示了本届科技学术节各项活动成果,对五大精彩学术竞赛的优胜者进行颁奖,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六年九月一日至五日,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代表一百多人,他们多是已毕业的研究生和在校高年级研究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派人带来了书面讲话,强调语言研究要“实事求是”。著名语雷学家朱德熙先生到会作了现代汉语研究对象的学术讲演,并鼓励大家先去研究方言,研究古  相似文献   

4.
资讯快递     
研究生扩招新华网讯,从教育部获悉,2004年将进一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计划招收33万名研究生,比今年实际招生数增长约20%。 百年北大 青年学术由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指导、北大研究生会主办的以“学术和文化相结合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为宗旨的第五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开幕式,于11月18日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同时为“2002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获得者颁奖。 (钟爱民)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新变化校报《新清华》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为方便考生、节约成本、简化程序、严格管…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华东化工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研究生会和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联合发起并主办了“首届全国工业自动化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于5月18日至19日在华东化工学院召开,3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百名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了会议,有76篇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  相似文献   

6.
1995年11月1日,山西省运城地区幼师幼儿园里走来了成群结队的“家长”,他们是专程来参加首届运城地区“家长日”活动的。运城地区家庭教育协会会长张展科告诉记者:这次“家长日”是应广大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家园联系”活动基础上搞起来的。发起“家长日”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素质、密切家长之间的联系和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拟”国际会议 2003年11月15日,时逢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十周年之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第一届研究生“模拟”国际会议在逸夫馆二楼报告厅圆满闭幕。这次会议旨在提高材料学科研究生的英语学术交流能力,感受国际学术气氛,并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10月19日至20日,首届“全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在京举行,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英语语法学家章振邦教授等来自全国26所院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论坛。 本届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筹办的全国首届“亚洲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上午在福建师大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四十三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研究亚述学的美国学者科尔先生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首届刘福通学术研讨会综述王学民首届刘福通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3月12日至14日在元末红军巾领袖刘福通的故里─-安徽省界首市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经界首市政协倡议,由界首市人民政府和界首市政协联合举办的。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全国明史学会会长刘重...  相似文献   

11.
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生学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型和规格也日益多元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相对独立性越来越弱,逐渐变成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专业知识准备的过渡性学位。这种“过渡性”决定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不能过长,学术水平标准要求不宜过高,并且要与攻读博士学位者有“接续性”。随着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人民大学从2002年9月开始,先后在部分学科专业实行硕士研究生以两年学制为中心的弹性学制改革试点,到2004年7月,首届实行两年学制的192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就业…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 本学期从三月份起,我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首届学生科普节。科普节活动历时两个月,分为“探索杯”科技创新竞赛、科普天地、科研论文讲座、科普之声、科普参观、学生科技成果展等六大活动。其中“探索杯”科技创新竞赛是整个科普节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同学们的作品六十余件,其中数学系邵磊等同学构思的“数学学苑网”等十余件作品经评定具有一定水平,不日将报送市团委。这次科普节活动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在校园里营造了一种人人“学科学,爱科学”的气氛。当然,在团委主办的这次…  相似文献   

13.
刘琨 《中国研究生》2010,(7):F0003-F0003
2010年6月20日,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校园文化节最盛大的活动“嘉年华”盛装启幕,许多市民走进校园与全校师生打造集体“狂欢节”。以“乐趣研途,无限探索”为主题的校园嘉年华研究生版块受到欢迎和好评。该版块分为“历史沿革”、“体验科技”、  相似文献   

14.
《江西教育》2005,(1):36-36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处、研究生会开展首届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评选活动。该评选活动对象为该校在读研究生,通过研究生自由报名并提供材料,由研究生处组织专家根据研究生提供的材料(包括发表文章、参与课题、参编教材、专利申请等几方面)进行评定。华东交通大学评选“学术之星”  相似文献   

15.
全国首届“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首届“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杨文极,李育红“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今年5月10日至14日在西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国家教委社科司司长杨瑞森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研究生》2009,(5):53-53
2009年4月28日,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届首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校研究生会主办,并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六所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会共同参与,旨在通过首都高校研究生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为在京高校财经专业研究生搭建一个展示创新性研究成果和自由争鸣交流的平台,促进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通知》的文件精神,2011年11月2日,由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团委学生会及各年级研究生党支部组织举办的首届学术文化节正式启动。本届学术文化节以"学术检生、诚信科研"为主题,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本次学术文化节将贯穿整个学年,包含立身、修学、至善和秋实四个篇章,构成一个新颖、系统、融汇学习生活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8.
段飞  王向春 《辅导员》2014,(14):53-54
2014年5月1《1日~11日,洛阳市实验小学第二届学术节暨“体验式课堂”研讨会隆重召开。本届学术节的主题是“体验式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活动通过专家指导、学术报告、体验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体验式课堂教学、课堂文化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于1992年6月15日在山东省枣庄召开。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的《金学》研讨活动。自1985年全国首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以来,“金学”的研讨活动比较活跃,国内已召开了五次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并于1989年6月在徐州召开了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会前,成立了中国《金瓶梅》学会。这些活动,为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大批中青年研究者脱颖而出,开创了《金瓶梅》研究的新局面。特别是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使  相似文献   

20.
张彦华 《中国研究生》2010,(3):F0003-F0003
2009年11月19日,首届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杯”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重庆大学研究生院308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重庆地区10余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了本次颁奖仪式,大赛组委会领导为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奖金和精装优秀作品集并致词,获奖人员代表也上台发表了获奖感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