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知道什么叫磁性、什么叫磁体、什么叫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了解磁化现象及磁性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方向”类习题在近年的中考题中频频亮相,许多学生在解此类题目时,由于方向不明而屡屡发生错误。下面举几例浅析: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总目标中又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然而,教师以什么具体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然而,在不同的试题中,“匀速”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对题意仔细地分析,明确“匀速”的含义,才能顺利解题。  相似文献   

6.
1.正确认识磁场 在磁体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对于磁场的存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性质,我们是通过实验来确认的,我们利用放在磁体周围的小磁针的指向,受力偏转等现象来认识磁  相似文献   

7.
中考试题中,有许多题目难度并不大,但由于便是者有意设计“陷阱”,制造障碍,使得那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粗心大意的学生常常误入这些“陷阱”,造成解题的失误。那么,这些“陷阱”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以下部分中考题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尹维良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43-46,60-61
例1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吸引着两只铁钉,如图1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设法做这个实验,再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宋爱霞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37-39,60
例1 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带正电,B带二倍于A的负电,C不带电。先使B、C两金属球接触,分开后使A、B两金属球接触再分开。则三个验电器所带电荷的情况分别是  相似文献   

11.
1 .力臂一定都在杠杆上吗?答: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若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垂直,则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恰好在杠杆上;如图2所示,若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不垂直,力臂同样需要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则作出的垂线段就不在杠杆上.所以,只有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垂直时,力臂在杠杆上;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不垂直时,力臂就不在杠杆上.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图1        图22 .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答: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将定滑轮看做…  相似文献   

12.
张建  谭庆林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30-34,59
例1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相似文献   

13.
张兴利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39-43,60
例1 (河北省2004年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连成的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他所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值电阻R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4.
题目 如图1所示的A、B都是很轻的铝环,环A是闭合的,环B是断开的.用磁铁的任一极来接近环A,会产生什么现象?把磁铁从环A中移开会产生什么现象?图1这是一道很经典的题目,多年来一直被选为高中物理教材“电磁感应”一章的课后练习题,笔者翻阅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所有教学参考书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参考答案 “用磁铁的任一极(如N极)接近环A时,通过环A中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在环A中将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铁与环A相互靠近,即环A中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铁相排斥,环A远离磁铁;磁铁远离环A时,同理环A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将阻碍…  相似文献   

15.
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礼仪型是决定你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公共礼仪是最实用、最权威、最规范的礼仪指南.好好运用这些规则.我们才能从形象到素养,从学习、生活到以后工作,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简析“圆”     
综观全国各地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与圆有关的题目在中考试卷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函数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 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或有偏差,就会造成对某些问题是非辨别不清,导致种种错误,影响对后续知识的掌握. 下面就函数中的域、范围、有意义几个易混的概念举例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或”与“且”在初中代数中使用较为频繁,而教材中一般未作专门陈述,不少同学在学习中不太重视,作业中常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9.
相似形与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生活中叉大量存在相似的图形.因此,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相似,认识相似图形的特征与性质,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具体复习时应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课伊始,郑老师让同学们将华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数学课本翻到P.19,书本中的“阅读材料”令全班同学都十分诧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