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2.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9):F0002-F0002,1
<正>最近,我偶然听到一对母女在机场依依惜别时的一段对话。广播说女儿的飞机即将起飞,她们站在安检门旁,紧紧拥抱,妈妈说:"我爱你,祝你拥有足够。"女儿回答说:"妈妈,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已经超出了足够,您的爱是我今生全部的拥有,我也祝您拥有足够,妈妈。"  相似文献   

3.
完美随心     
<正>"你又开始小题大做了!"母亲唠叨着,"你以为这是戴安娜王妃的婚礼哪!""我只是想为凯茜办一个完美的婚礼,"我有点生气了,"她可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女孩儿,而且从小就为这一天做准备了。""但是你不可能事事称心,"母亲咕哝着,"事情不一定会按照你计划的那样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墨菲定律。""也许吧,但我们可以尽力而为呀。"我回答道,然后继续一遍一遍地核查婚礼计划单上的细节。27岁的凯茜是我三个孩子中第一个结婚的,我许诺给她挑一个"良辰吉日"成婚——但愿真的有这种日子。这个愿望可能跟我的经历有点关系吧。我的婚礼堪称完美,除了婚纱那皱巴巴的拖裾——等到发现的时候,已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诀窍     
承担责任在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自己。”他们知道,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实际上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努力学习,后来…  相似文献   

5.
<正>十多年前,我在一家百货商场里做销售员。除了销售商品之外,我还需要搬运货物、整理仓库、打扫卫生,说实话,我有点厌倦这份工作,不仅因为低廉的薪水,还因为我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以及自己的价值。一次聊天时,组长无意中告诉我们,老板正在招聘一名会计。他说完突然看看我:"也许你可以去试试。""不,我不行,我不够格。"我想都没有想,连连摆手拒绝了。我知道组长为什么会这样说。没错,我很擅长管理  相似文献   

6.
左岸,左岸     
<正>再度向导游提出了关于"左岸"。导游说这是第一次有游客向他提到"左岸"。他说你想去的地方在圣杰曼大道上,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左岸最著名的咖啡馆。只是,这要你们自己去,因为在这个晚上将有更多的人去观看"红磨坊"的巴黎艳舞。为了左岸。来巴黎怎么能不去左岸?于是决心开始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旅程。之所以总是惦记着左岸,是因为我知道左岸对于"人文精神"和那些  相似文献   

7.
妈妈的礼物     
罗纯 《世界文化》2013,(11):F0002-F0002,1
我是在一个小镇子上长大的,从小学到我家,只要步行十分钟。在还不算久远的那个年代,孩子们都可以中午回家吃饭,有妈妈们在家等着他们。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奢侈,但那时的我并不这样觉得。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当妈妈就是要做三明治、要看孩子画画、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我妈妈非常聪明干练,在我出生之前她有自己的事业,早晚也要回归职场,但我从没怀疑过这位职业女性竟会在我上小学那几年,几乎天天陪我吃午餐。  相似文献   

8.
深爱如线     
<正>有的时候我真是很疑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情。为了支付我和哥哥高昂的学费,他们每天辛苦挣钱。书上写的和电视里演的那些浪漫他们点也没有。"我爱你"这三个字对于他们也几乎是奢侈。更不用说情人节给彼此送花了,那是不可能的。爸爸脾气很不好,辛苦的工作又弄得他很疲劳,脾气就愈发坏。天,妈妈在缝被子。我静静地坐在她身旁看着她。过了会儿,我口道:"妈妈,我有个问题想问您。""什么问题?"妈妈回答,手里依旧忙着她的针线。  相似文献   

9.
朱莉,加油     
<正>当我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试着睁开眼睛时,却发现眼前一片黑暗。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许现在是晚上?我让母亲帮我打开灯——然而我的眼前依然一片黑暗。尽管我不愿意接受,但这却是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我失明了。母亲告诉我,医生说我只是暂时失明。"也许一年后,也许明天早上醒来,你就可以看见窗外的阳光了。"母亲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然而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安慰,只是让我明白,恢复视力似乎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0.
三十难立     
正一还来不及从没完没了的工作事务中回过神来,又一度"五一"长假说到就要到了。这长假的到来,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件十分期待和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却恰恰相反,它让我困惑犯愁,让我不知所措,我甚至有些害怕它的到来,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打发这寂寞的长假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做什么,单身的生活在节假日里常常会有一些孤独和无奈。  相似文献   

11.
遇见 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在那么多可以选择的土地上,灵魂像纷纷下落的雪花而无数的我们只是宇宙间的尘埃,偏偏就落脚在这里,降生成长,而后终于在远隔千里的现在思念成灾. 人们都在沉默中遇见和告别,没有哪一次的相遇是喧闹的.哪怕你以为这是你生命中所有的惊心动魄,于旁人来说,也只不过是汇入了世间万物生灵之念的巨大洪流再无踪迹.  相似文献   

12.
与森林对话     
与森林对话,高傲的人类应该立马俯首称臣. 人们呵,总高傲地在内心蛮横地炫耀自己:"啊,我多伟大,我战胜了谁!"凭这一点,人类就该羞愧得无地自容了.巍巍青山、莽莽大森林无言,其实她是在内心里笑话你呢,她笑话的方式也是赞美和蜜糖般甜腻无比,于是你更兴奋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3.
《“我拍照片的目的是让心灵安静下来”——对话摄影家姜平》 姜平:摄影人在创作过程中基本都会经历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你会被一种惯性思维禁锢,要么重复自己要么重复别人,跳不出来。我拍雪山也是这样。当我无数次面对雪山,我老有这样一个观念,要拍得高大伟岸,雄奇不可逾越。直到有一次我离开雪山,  相似文献   

14.
洗衣女工     
洗衣妇已在河边洗了一整天的衣物,现在她带着小女儿踏上了归途。孩子十分年幼,只有竭尽金力才能登上高高的台阶。然而她知道母亲的手会随时帮助她,便勇敢地抬起了小脚。小女孩打算凭自己的力量登上台阶,母亲也希望她尽量不依靠别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往事的联想     
奶奶八十三岁了。中风以后使她不能说话了。夏天里我的一项家务活儿就是给她收拾房间。只是在她醒着时去拾掇,我感到怪不自在的,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盯着看个没完。有一天,我揩拭奶奶来同我们一起住时带来的那只旧皮箱,它的小弹簧锁突然崩开了。奶奶那会儿正睡着了,我不禁好奇地往箱子里张望了一下。里边放的东西不多:有几本旧记事本,一张奶奶的结婚照片,还有一只带项链的金鸡心。鸡心里放着一张奶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原来我长得非常象她;我要早知道该多好呀。我翻开一本记事本,看见第一页上这样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一生谁无乐和愁,记录下来好处多。愿你的日记能向子孙表明你此生并非虚度。你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为爱练习     
<正>那些维持两性关系的指南都鼓励人们只要遇见特别的日子,就该精确地、大声地把"我爱你"说出来,也不管对方会不会尴尬。我和妻子都不是那种喜欢用"我爱你"来表达感情的人。我相信表达爱意并不一定需要那三个字,也无需频繁示爱。同样是爱的语言,完全可以用别的话来形容,比如"没有了我你怎办?""只有你最懂我"。我和妻子就经常有这样的对话——我:"我死了你会后悔的。"她:"必须的。"  相似文献   

17.
“梦“后     
你来了。你的来到使我怎样的惊讶哟!整整十年没有音讯,你竟如期而至 你还刚刚结婚,我已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你的双眼还是那么有神,那么自信。举止神态还像姑娘时那样利索自如,只是从眼尾的纹路中可以想象你生活的艰苦。我呢,肥胖,或者说是丰满,血色挺  相似文献   

18.
情感误置     
那时,不可能再和你说话因为你已经死去已经化为灰烬,有时,我拿起无线电话上面有整齐的数字和神秘的符号(井号,星号)仿佛深嵌其中的是一些密码,按下去就可以见到你。你使我变得神不守舍,妈妈。是谁让她那六年级的小女儿来读萨特的《恶心》?在我一生中,我眼见你面对着虚无,又渐渐地融入它,像一个手拿黑气球的孩子即将把面容埋葬要么藏在黑暗里,要么融入黑暗中。空中那层看不见的薄纱将你我的世界分隔细微的怀疑,仍然存在。有时你的容貌会扑面而来闪着银光,出离来世,随风飘摇,轻诉着劝告。或是将你的手搭在我的背上猛然把我推进生命。译者小感:…  相似文献   

19.
心蝶     
从出生的第一刻起,妈妈告诉我:“孩子,今生今世,你就注定是一只扑火的蛾。”“什么,我只是一只飞蛾?怎么可能,上帝在造我时,明明说好,我是一只蝶的,一只漂亮的蝴蝶。”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在撒谎。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我都要做一只蝶,一  相似文献   

20.
朋友的考验     
正布恩每天下午都会步行到小镇上的甜品店,买一份芒果芝士蛋糕,已经连续一周了。店员沃特笑着问:"嘿,小伙子,看起来你似乎很爱吃甜品。""还行。"布恩耸了耸肩膀回答,"偶尔可以吃一点。""那么,你一定很喜欢吃芒果。"沃特说。布恩摆摆手说:"不,我并不喜欢吃芒果。事实上,我对芒果过敏。"布恩的话让沃特很不解,既然他不喜欢吃甜品,甚至对芒果过敏,为什么要一次次地购买芒果芝士蛋糕呢?要知道,布恩住的地方离甜品店并不近,走路需要将近20分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