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RDA以AACR2为基础,建立在《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概念模型以及《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之上。RDA的主要目标是成为专为数字环境设计的,用于资源描述与研究的新标准。能对所有内容和媒介进行编目、生成的记录可在数据环境中使用、应用于国际化的编目环境也是其重要目标。推动RDA不断发展的机构包括负责人委员会、出版商小组管理基金会和联合执导委员会(JSC)。JSC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维护RDA的内容,也负责RDA元素集合各种值词汇表的开发与维护,以及培训、合作与宣传等。RDA正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阶段,对RDA的完善将是持续性的。期待中国参与到未来RDA规则的发展过程中,使RDA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5.
RDA能走多远?——《资源描述和检索》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A是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其产生是因为《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ACR2)难以适应大量出现的数字文献。与AACR2相比,RDA的主要突破是采用了新的概念模型——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并且在结构、术语、资源类型、著录原则上作了较大改变。但是新的概念模型是否适用于实际编目工作仍无法确定,有待图书馆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6.
AACR的替代品——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是一种为数字世界所设计的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新标准,首先介绍从AACR2到RDA产生的过程,分析RDA的改名意义,对其性质、任务、结构,主要款目的处理方法和描述元素的组织形式进行论述,指出RDA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数据著录和数据表示之间设置了分界限;并简要地说明RDA与FRBR、RDA与MARC21之间的关联,指出RDA的出现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及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8.
识别属性和关联实体是RDA的两大核心内容。文章从编目史学角度出发,阐明关系描述对于实现目录“导航”功能的重要性,进而阐述RDA对传统编目规则中关系描述的继承与发展。重点解读RDA中“关系”的构成和“关系”的类型,进而分析这些关系的实质以及在RDA中的体现,介绍RDA各种主要“关系”在MARC21机读目录格式中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以联机版工具包形式首先发布,成为利用RDA的主要途径。文章全面介绍RDA工具包,并以此设想工具包中文界面应当包含的资源,重点在“工具”和“资源”部分增强中文内容。RDA未来将有电子书产品,充实中文资源的RDA电子书,更有助于RDA在中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RDA作为国际通用的编目新规则将取代存在和使用了30多年的编目规则AACR2。其编目规则从理念到结构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作者根据RDA草案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AACR2与RDA之间的关系以及RDA在资源描述方面的不同,目的在于与时俱进地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图书馆编目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