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民主观     
因为我不愿当奴隶,因而也不愿为人主,这就是我的民主观。无论有多少种其它不同的解释,只要与此不同,即不能谓之民主。“自由”的定义的难题……世界从未对“自由”一词作出很好的定义,而现在,美国人民恰恰十分需要这样一个定义。我们都在为“自由”而大喊大叫,然而在使用该同一词时,其含义却又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自由”的含义是每个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均可随心所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是他们可以对其他人及他人的劳动成果随心所欲。这里就  相似文献   

2.
酒事趣谈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人常说一句话,酒不醉人人自醉,听起来话里有话。的确,"酒"很能让我们在饮用后表白出真实的自我。高兴时,我们借酒欢歌;低沉时,我们借酒消愁。总之,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有酒来相伴。有人说,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召之即来,却是挥之不去。特别是我们孤独寂寞之时,往往第一个想到就是"酒"。在阅读许多外国名著后,笔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大都与酒有缘,男性自不必说,如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等,都是酒中豪客。女性文人,也颇有一些既会诗词,又能豪饮的巾帼英雄,生活在北宋到南宋这一段动乱时期的著名词人李清照便是这样一位酒中女客。她一生创作了许多精美的词作,其中有些词中留下了酒的痕迹。许多专家认为,李清照的词作可以按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根据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分为少女、少妇、寡居三期似乎更加贴切。词人在这三期内生活经历不同,思想活动不同,词作风格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三期内的词中都有“酒”的出现。可以说,“酒”是贯穿于她词作中一…  相似文献   

5.
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本撷采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李贽等唐宋明清诗作赏析,足见此风习一脉传扬。“诗寄情、酒遣愁”,浪漫酒兴催生学艺术佳作的情结或可于兹稍得诠释。  相似文献   

6.
金迪 《华夏文化》2011,(3):48-49
天地万物一阴一阳,红尘人寰一男一女,男人与女人是永恒的话题.在封建社会,儒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礼法制度限制了妇女的自由,但她们仍在历史的夹缝中显示出了自己的睿智、个性和才华。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人们生活日渐宽裕,闲暇时间成倍增长(如实行双休日),随之大众休闲也在社会上悄然兴起。休闲属于自由时间消费,马克思说,“自由时间”是人的“真正财富”,因为它是“供自己发展的时间”,也就是说,它“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从而为自由活动和...  相似文献   

8.
何频 《寻根》2001,(6):18-22
上世纪50年代,张大干“大风堂”所藏的三幅古代名画——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和宋代刘道士的《万壑松风图》——由香港回归国内的故宫博物院,十分引入注目。但是,它们如何得以回归的内幕和细节,外界并不清楚。谢家孝和高阳先后为大干作传,对此只谈了背景,涉及具体时间、过程却语焉不详。李永翘的《张大干全传》对此事仅记载发生于1952年夏秋之间。时间也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9.
酒的神秘信仰任骋古人以为神灵、祖先是喜爱饮酒的,如果有酒,应当先用于敬祀,而人们自己却不经常喝酒。《尚书·酒诰·疏》:“以酒为祭,不主饮食。”虽然这在当时是出于礼教的劝诫,却足以征明酒在民族文化中地位的神圣。据说,祭祀有酒,神灵便乐于降临。《说文》释...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一束     
一个十分吝啬的老板送给店伙计一瓶威士忌,以祝贺圣诞节。伙计很惊讶,可还是把酒带回家了。晚饭时,他打开酒瓶先尝了一口,然后就喝起来。第二天,老板问他那瓶酒味道如何。 他说:“这酒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老板问:“你说的恰到好处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如果这酒再稍微好一点儿,你绝不会送给我,如果这酒再稍微坏一点儿,我也决不会喝它。”  相似文献   

11.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本期新增“文化交流”栏目,由“康熙为什么爱喝葡萄酒”说开去,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木版水印是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中的一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隋代。至今发现的最早雕版印刷实物是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这种历史1000多年的古老技艺,而今北京的荣宝斋仍在使用。至上世纪中期,以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古今名人书画原作,便成为以出售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荣宝斋独树一帜的产业。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妇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复制品,均出自荣宝斋。在去年公布的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相似文献   

13.
向未来迁徙     
安希孟 《东方文化》2000,(4):120-122
17—18世纪欧洲持不同政见为逃避思想迫害、追求自由而向美洲作“空间移民”。但美洲毕竟也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之乡990留在欧洲的人们在无空间可迁徙的状况下,便向未来做“时间中的移民”,即变革自己周围的社会。今天,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也面临着“时间迁徙”,即同传统实行决裂。这才是“移民”的实质之所在。仅在空间移民,也许还没有脱掉坟墓的潮湿的霉味。  相似文献   

14.
酒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所钟爱,享有“玉液”“琼浆”之美誉。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酿酒饮酒历史悠久的四川,在成为酒的主产区的同时也成为酒的主要消费区。在不断增加的饮酒人群中,部分基层干部的饮酒观念值得关注,酗酒诱发腐败与贪杯误事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一现象,究其原因,除制度约束缺失外,我们认为,主要在于日常生活中缺少一种积极健康的、更少功利性的、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审美情趣的“酒德观”。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喜酒、好酒、爱酒,甚至还有“嗜酒如命”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的阿细人,就是这么一个喜酒、好酒、爱酒的古老的民族。阿细人的酒歌和无时不在的酒文化,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创世纪长诗《阿细的先基》中就有“有酒不想肉,有肉就想酒  相似文献   

16.
胡秋原登上坛是1931年,那时他才21岁,便参加了一场现代学史上闻名的艺自由论辩。在前一年年底,胡秋原自筹经费和三位朋友一起办了《化评论》。此刊物除鼓吹抗日外,另提出“自由人”和“自由知识阶级”的理论:认为知识分子应有独立的人格,站在自由的立场上思考,而不应成为阶级和政党的工具;又认为艺必须自由创作,不能做政治的留声机。否则,只能叫“阿狗艺”。  相似文献   

17.
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在教育方面的睿智,但是他直截了当地道出了美国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这位科学家在亲密的同事之间说自己“更象个哲学家”。他认为有四项主要任务是“学校应该完成的”。他指出,倘若学校不能完成这四项任务,将会使一个国家丧失自由。  相似文献   

18.
胡适留美7载,人在美国时却以首倡白话文在国内名声大噪,但据曾在胡适家中住过的石原皋说,真正使胡适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还是以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打下基础”。可见,胡适是以《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基点,在自己的专业学术领域内建立了稳固的地位,但这也并不预示着《大纲》及其所应用的实验主义方法在民国学术界的尝试是一次成功的范例,因为在褒扬声的背后诸多学者也发表了对其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有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声还相当激烈。  相似文献   

19.
田探 《华夏文化》2006,(1):32-33
陈鼓应曾经提出一个疑问:“老子一再地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然而如此纯任自然的结果,一切事物的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很值得怀疑的。”这一疑问揭示出了老子“自然”思想中目的与方法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老子“自然”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矛盾,这就是自由与和谐的矛盾。这一矛盾深植于他的“道”论之中。虽然老子有他自己的解决办法,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20.
德米特里·谢尔盖维奇·利哈乔夫,1906年出生于圣彼得堡。在这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大都市,利哈乔夫度过了自己幸福快乐的童年。利哈乔夫的童年正值俄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是特指1890年至1917年,即俄国政权与苏维埃政权交接的混乱时期,俄罗斯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复兴运动时代。在这短短的近三十年间里,在俄国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