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俄罗斯著名作家、诺贝尔奖得主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在《一千年来世界有哪些改变》中(见《参考消息》1999年2月17日第3版)有这样的话:“几个世纪以来靠吞噬自然资源而取得的技术进展如今继续滚滚向前,但却是以文化和人类本身为代价的。”又说:“...  相似文献   

2.
王伟 《世界文化》2011,(8):40-42
在苏格兰泰赛德区的格拉密斯村,富丽堂皇的格拉密斯城堡巍然矗立于森林草地之间。莎士比亚从这里的神秘传奇中涌出灵感;恐怖幽灵传说从这里诞生。荣耀之堡在11世纪,格拉密斯堡只是一个用泥土和木材建造而成的简陋的打猎的小屋。随着几个世纪过去,简单的结构变成了复杂的建筑。格拉密斯堡早先是苏格兰伯爵斯特拉思默尔·金霍思的宫掖。1372年,约翰·莱昂爵士娶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二世之女乔安娜为妻,莱昂家接手了古堡,  相似文献   

3.
<正>加拿大传奇民谣歌手、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莱昂纳德·科恩于当地时间2016年11月7日晚,在洛杉矶的家中不幸跌倒,随后在睡梦中悄然离世,享年82岁。偶像逝去,全球粉丝纷纷悼念。许多人认识科恩,都是从他创作并演唱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开始的。这位被《纽约时报》誉为"摇滚乐界的拜伦"的传奇人物,曾获第52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并因其杰出的音乐成就入选"摇滚名人堂"。其实,在成为歌手之前,他已经是享誉文坛的诗人和小说家了,只是由于作为歌手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其诗歌和小说  相似文献   

4.
世上有过不少的伟人,在他们身上,赢弱的躯体蕴藏着伟大的心灵,无论肉体怎样禁锢、束缚,都压抑不住那不可战胜的灵魂。然而,在他们中间,这一切也许很少有人能象在伊丽莎白·巴雷特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到首都华盛顿的圣伊丽莎白医院去拜访埃兹拉·庞德那是1955年春天的事。当时的情况虽有点事出偶然,但是我显然是很幸运的,因为与庞德的会面对我的生活和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战争期间我正在范德比尔特大学读研究生时被召回到军队服役。当时我刚刚成家,住在弗吉尼亚州福尔斯彻奇的一套公寓内,每天从那儿乘车到五角大楼去上班。我担任国防部美国海军军法署署长办公室的国会联络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年轻的精神病医生米歇尔·伍德伯里博士,他得知我对庞德感兴趣(我当时正忙于进行关于庞德、艾略特和亨利·詹姆斯的学术研究,撰写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便告诉我说庞德很欢迎来访者并鼓励我给庞  相似文献   

6.
7.
胡安·拉蒙·希门尼斯于一八八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诞生在安达卢西亚的摩格尔村,早年受过耶稣会学校的教育,后来被送到塞维利亚去学习法律;但他却选择了文学,特别从事于对浪漫主义诗人的研究。一九○○年,希门尼斯带了一部他早期写作的内容丰富的诗集去  相似文献   

8.
丁尼生不仅创作了以亚瑟王和圆桌骑士为题材的不朽诗篇,而且,还被封为女王的宫廷桂冠诗人。在萨默斯比的一所教区牧师宅院里,欢声笑语,终日不绝。这是丁尼生家十二个快活的孩子在玩他们自编的游戏。有时,他们扮成"坚守阵地或石头堆的将军和武士";有时,分为敌我两方玩作战游戏。他们在地上插根柳  相似文献   

9.
正莎士比亚说,人和疯子都不属红尘十丈的人间。这似乎涵盖了诗人与动荡不安的时代相互砥砺、磨合,成就返璞归真的自我。韩国有位诗人的生命历程恰好验证了这句话,他的前半生在躲避和流浪中度过,却逃脱不了尘世的桎梏。经过了漫长的黑夜,重新站在喧闹的人间时,他不再是低吟人生虚无的酒鬼,而是呐喊自由与正义的战士。他叫高银——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榜单上屡屡出现的名字,韩国人亲切地称他为"国民诗人"。  相似文献   

10.
<正>旁遮普是印度西北部著名的五河之地,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曾养育了能征善战的锡克人,也曾目睹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近代以来,旁遮普遭遇了巨大的创伤,印巴分治把旁遮普切分,一半在印度,一半在巴基斯坦。在那个令人震惊的历史时刻,人民的鲜血浸染了大地,这成为旁遮普甚至印度人永久的痛苦记忆。在诸多以印巴分治为题材的作品中,有一首女诗人的诗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受到普遍欢迎,那就是阿姆瑞塔?  相似文献   

11.
杨雷 《世界文化》2013,(4):14-16
作为继里尔克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最重要、深刻影响的德语诗人,保罗策兰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创造了最美的德语诗歌。正是由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德语文坛影响极大的不来梅文学奖和毕希纳文学奖分别在1958年和1960年接连颁给了这位一生命运多舛的诗人。保罗策兰虽然只活了短暂的五十岁,但他顶着死亡和暴力的写作精神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他毕生以诗为生存的依托,并以诗人的天性对抗历史和遗忘。他因诗而不朽,诗界也因他增添无限光彩。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弥尔顿是一位为国奋斗的先驱;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他仍然是一位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伟大诗人。在约翰·弥尔顿的内心深处,确信自己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正如他在自己的一首出色的诗-《利西达斯》中所暗示的那样,荣誉总是驱使他去过"清心寡欲,勤劳朴质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英国语言之父和诗歌启明星的杰佛利·乔叟(约1340—1440),在将近六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是英国三、四位最伟大诗人中的一个。他第一个在诗歌中再现了对自然、书籍及对各种人物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持久而广泛的魅力。他象莎士比亚一样多才多艺,他对叙事诗所做的贡献可以和莎士比亚之对戏剧相媲美。如果说他的作品还不如莎士比亚那样深沉含蓄,那么在情调幽默和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4.
1925年,正值诗人里尔克50岁的生日。里尔克昔日的好友,为托尔斯泰作品插图的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向他发来了贺信。画家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子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并说他这位已经成为俄国知名诗人的儿子是里尔克“最热烈的崇拜者”。就这样,两位诗人开始相识,并互通了书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激动地表达了对里尔克的崇拜。  相似文献   

15.
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威尔士诗人和散文家。幼年在威尔士读书,生活贫苦。21岁到伦敦。两年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创作《诗歌十八首》,是他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作为剧作家,为英国广播公司写作,但生活依然拮据。晚年,他的文学知识更加丰富,可是作品不多。他一生没有摆脱酗酒的恶习,1953  相似文献   

16.
苏炜 《中国文化》2008,(1):151-160
“逢人说项斯” 此文的写作,有一个故事会故事的缘起。 旅居旧金山的散文家刘荒田兄,传来一篇他记写广东故乡台山一位已故老诗人程坚甫的诗词创作和人生故事的文字。一读之下,大惊失色:程坚甫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7.
吴新慧 《东方文化》2001,(6):114-119
新加坡岛上几乎一切都是人工的。占地仅640平方公里,这个毫无天然资源的城市自建国以来即毫不松懈地开发。今天岛上最原始的地方,大概就剩下武吉知马天然保护区和几个供野战演习的绿林。人工打造出来的新加坡,有它骄人的成绩。与人民共同白手起家打理这个小地方的人民行动党政府,也为它那套独有的规划与管理国家模式打响了名号,频频在权威性的国际评估中得冠。然而,马不停蹄地经济冲刺和对经济效益二十四孝的治国方针,不是没有它的后遗症。岛上的一切,包括它的人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阅读了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柯勒律治的名诗作《忽必烈汗》,感到很有意思,特向读朋友介绍一二。  相似文献   

19.
舒民 《世界文化》2008,(6):10-12
他的生命之火37岁时就悄然熄灭。然而,这位不幸的英年逝者可曾想到,在告别人间一百多年后,他仍旧没被后人遗忘。相反.他的作品及生命超越了时空,至今仍影响着世界。这就是20世纪法国的诗人——阿尔蒂尔·兰波。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4日,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戈达尔曾这样评价这位举世公认的电影巨匠:"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阿巴斯。"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的电影兼具纪录片的真实和故事片的剧情,将镜头对准生存、死亡、爱情和人性等人类世界永恒的主题,把对生命、责任感以及现实生活的哲学化思考融入电影作品中,在现实主义与诗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安静、淳朴的影像细腻传递着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