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等观念是人类群体千百年所追索的一大基本价值目标。受土地环境和农耕生活方式影响,中华民族始终以平等为生存之本,由此形成经济上的均平要求、政治上的权威意识、化上的和谐观念,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停滞或循环的“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深不可测而又扑朔迷离的猜不透的谜,它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虽然始终游离在主流文化边缘以外的地方沉浮,却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历经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和政治风雨的洗刷,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牢固的传统模式和精神气韵,具有惊人的超稳定性.它虽然始终处在边缘的位置.却不可避免地常常与主流文化发生碰撞和冲突,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抗着主流文化和其它文化的侵蚀与消解.当主流或其它文化对它进行正面冲击时,冲击的力度越大,它的反弹力也就越强,常常欲速则不达;而当外来文化以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和侵蚀时,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瓦解、改造,甚至重组.骑在这世纪之交的门槛上,作瞬间回眸,我们发现许多小说作家,正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对碰撞与冲突做出种种形象的描述和解释,并作隐喻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汉学家、史学家、作家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1904—1994)以向世界译介唯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中西文化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交集,对其唯美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中,阿克顿始终处于“他者”位置,其在牛津文坛的名望虽极一时之盛,却终未被列入牛津文学核心圈,更因学派之别被排斥于布鲁姆斯伯里主流文化圈之外。因阿克顿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诸多成员有过交集,他得以用“他者”身份审视该文化圈的人物与动态,反思集团及其成员的长处与弊病。  相似文献   

4.
青年在个体化社会中的特点是:既坚持自我,不愿被群体同化;又不愿孤独空虚,被群体所孤立。青年参与式文化调和了主体感提升与归属感匮乏的双重生存困境,为青年"重嵌"社会、认同国家提供心理认同性引导。本文研究了青年参与式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社会心理路径为:由个体认同到群体认同再到国家认同。为提升大众传媒在青年受众群体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效果,有三点启示:一是立体式议程设置形成传播合力促成认知认同;二是情绪设置创建有温度的共同体促成情感认同;三是搭建个性化的个体表演舞台促成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5.
刘丁辉 《寻根》2023,(1):72-80
<正>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河南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长期处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尤其是在中国青铜时代最为辉煌的两周时期,河南地区作为周王室的定都之地,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6.
<正>在多元文化交流融汇的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很重视对国民特别是年轻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对于有着特殊历史、文化、政治背景的苏格兰而言,传统文化的宣传、研究、继承和发扬一直是苏格兰社会政治的重中之重。苏格兰人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政治诉求已经转化为一种文化诉求,目的是传承苏格兰的民族精神,维护苏格兰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特性和民族身份。在苏格兰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感  相似文献   

7.
王重阳是金元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家和道教宗师,他通过修正传统道教的思想立场和宗教服务方式,创立了对中古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都具有深远影响的全真道。全真道的文化旨趣,立足对时代精神的准确判断和积极融摄,不仅在当时开辟了道教文化发展的新境界,而且对其后几百年文化的发展确立了典范。虽然就当时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而言,三教融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但是只有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采取了以教团为载体推动三教融合的社会实践形势。这也决定了当时政治文化舞台上,比较儒佛而言全真道成为最耀眼的社会力量。其预流的政教关系模式,及其它文化之间的模式以及其自身文化独立性的模式,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其经验到今天还具有重大示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播与汉代画像石刻李宏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新的意识或文化特征从一群人向其他人及群体的扩散。这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这种选择是基于旧有社会文化积累的信仰体系和群体需求而作出的。在文化传播中,最为活跃的载体是人。通过战争、人口迁徒、政治交往、工商贸易等渠...  相似文献   

9.
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类,通过对不同地域土著人口和种族的考察,可以更好地廓清地域文化特性。文化有两大属性,一个是民族性,一个是时代性。文化首先隶属于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即使因为气候、战争、政治等等因素,导致了该地区人口的迁移或者“清洗”情况,也不能否认和漠视对土著人口和种族的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刘志琴一、历史意识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历史意识最原始的形成,就是追本朔源,祭祖祈福,这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也是种族生聚、延续的原动力之一。中国人从祭祖仪式中创造礼器,表现群体的认同和交流,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的原初形态。进入文明社会后历...  相似文献   

11.
劉志琴 《中国文化》2007,(2):93-113
一、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起点 明清交替,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改朝换代,与历代鼎革不同的是,发生在16、17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变动,余响不绝,进入20世纪后更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这不仅因为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最初是以反清复明的种族革命为号召,以宗奉明代认同华夏子孙,更重要的是发生在明末的政治、经济变动与社会思潮,对现代中国的政治运动与思想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永宁摩梭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运用语言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揭示了摩梭人通过日常词汇、民歌谚语、神话传说及达巴经的语言实践对女性社会性别的独特建构。长期以来,文化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屈从地位,而摩梭社会女性优势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摩梭人的语言文化中。摩梭文化对女性性别的建构挑战与质疑了以往民族志资料中的固有观点,为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进行跨文化的性别研究与比较提供了一个与"常识"相悖的独特案例。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对外延伸与和谐展示。这种展示属于跨国家、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跨政治文化的高层次对外展示。必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必须体现特定国际环境下的特殊社会规范和社会实践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全球化。国家实力越强大、国际地位就越高,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作用也就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龙去雄风,江山不老;蛇来灵气,岁月常新;荷兰华人华侨在海牙市政厅举办了十年的庆祝中国春节的大型文化活动现已成为一道著名文化品牌,甚至使中国春节成为荷兰华人群体和主流社会共同的重要节日,伴随近年来中荷关系的发展及“欢乐春节”的推广,中国春节日渐成为当一个国际性的节日,荷兰很多城市自发地举办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气氛轻松融洽,令人仿佛置身于家庭聚会,  相似文献   

15.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她出版了大量描写黑人妇女为争取政治、经济、性别和种族平等而斗争的小说。艾丽丝·沃克1944年2月9日出生于南方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父母的祖先是奴隶和印度安人,艾丽丝是家里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1961年艾丽丝获奖学金入亚特兰大的斯帕尔曼大学学习,正赶上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时期,她即投身于这场争取种族平等的政治运动。1962年,艾丽丝·沃克被邀请到马丁·路德·金的家里做客。1963年艾丽丝到华盛顿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在近代中国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等等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简单地把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归结为某一类型是不符合历史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在晚清时期都已经出现,只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种族民族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刺激了民粹主义在全球的发展和传播,民粹主义在美国及欧洲呈现出了增长态势。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影响、穆斯林移民人口结构的变化,法国白人群体对自身失去优越地位的担忧和焦虑不断上升。同时,难民危机和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法国社会主流群体与少数、边缘群体的对抗,社会矛盾激增。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与文化虽在本质上有所差异,但同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彼此交融、双向互动。网络技术在当代便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不仅推动了当代社会文化的整体进步,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网络文化。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导致一些掌握高新网络技术的国家成为了新型的"殖民主义"国家。另外,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不符合社会主流的文化得到传播,给主流文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牛鸣 《世界文化》2023,(8):22-25
<正>2019年,由美国导演彼得·法雷利执导的电影《绿皮书》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用一段泪水与温暖并存的南下之旅,将黑人身份认同与白人主流文化的矛盾再次搬上了荧幕。电影采用了双男主演绎的方式,对撞式地将粗枝大叶的白人托尼和谈吐不凡的黑人谢利博士组合在了一起,以“黑”和“白”两种视角、以谢利博士为缩影,向观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群体在面对“黑”“白”两种文化时的踌躇与迷惘。《绿皮书》并非新作,但其中表达的内核依然不过时。  相似文献   

20.
两宋时的眉山县,所辖区域只不过二十乡、六镇,大约二万多户,但是,据统计,两宋时期,这里共出了909名进士。两宋眉山进士群体呈现出向上趋势、颠峰状态和一流个体的显著特征。两宋眉山进士群体研究》课题组认为,宋代眉山进士群体是宋朝文官政治、科举完善、文风转变等大环境,以及当时眉山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版繁荣、教育兴盛等小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与实践和眉山学子发愤好学也是眉山进士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眉山的科举文化乃是科举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颠峰,与"三苏"一起成为眉山文化鼎盛的符号。今天,我们要借鉴宋时眉山教育的成功经验,把文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