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随上海作家、编辑代表团一行6人,应东京书籍株式会社之邀,访问了东京、京都之后,又访问了奈良。奈良是日本历史名城。日本古称“大和国”,其首都平城京即在今奈良市区西城,仅存遗址。从其模型看,它是仿照唐代长安城建造的。公元七、八世纪,日本先后派遣附使、遣唐使有19次之多。1950年,奈良被定为国际文化都市。奈良又是日本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对日本佛教文化、甚至对天平时代的文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创建的唐招提寺,被奉为日本律宗总本山。奈良还有许多名列古寺,如东大寺、兴福寺、药师寺、春日大社等。…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92-92
9月28日,上海博物馆举办《鉴真和空海: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特展。日本国宝级文物——奈良东大寺木质鉴真和尚坐像,几百年来第一次回国“省亲”。  相似文献   

3.
大佛有多大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大佛,造于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时代。它是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这尊大佛的建造是日本历史上震动朝野的大事,而在今天,大佛则成为日本人民引为骄傲的宝贵的文化遗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日本考古学者日前在日本奈良县一古墓中发现一组来自中国的珍贵雕刻,考古学者们认为这些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精细的雕刻可能完成于七世纪末八世纪初,也就是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的考古学者相信这次发现对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和中日渊源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般认为,日本大量接纳中国文化和艺术是从公元710年进人奈良时代开始的。奈良朝廷当时派遣僧人和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这次的发现就是在位于日本中部的奈良县明日乡村阿布山的一座古墓中。日本考古学者用微型高感应摄像机深入古墓拍摄到石掉的顶上雕…  相似文献   

5.
蹴鞠在日本     
王晓平 《寻根》2008,(4):84-89
中国古代的“足球”——鞠,一脚踢过了东海,在奈良、平安京的宫廷中飞动。从那时起,日本人对外来文化不断打磨与装饰的功夫,也下在了脚下的圆球上。对于那些热心于保存蹴鞠文化的日本人来说,他们对蹴鞠的热衷和迷恋,恐怕还在今天一般中国人之上。  相似文献   

6.
奝然(938—1016),是北宋时期第一位访华的著名文化使者,在中国停留4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奝然是日本乎安时代中期的名僧,生于公元938年,京都人,俗姓藤原,幼时在日本著名的寺院东大寺出家,学习三论宗。后又到石山寺研修,接触了大量从中国传去的先进文化和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7.
格尔乐 《世界文化》2010,(11):47-48
“和菓子”(わがし)是日式点心的统称,它包括糕饼和甜点。最为常见的是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和菓子”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日本奈良时代大批人唐求法的僧侣,在学习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佛教文化同时,也将茶文化和糕饼技艺带回了日本。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世博会展现当代人类文明成果之际,日本政府数年前筹备的“2010年平城迁都1300周年纪念活动”(下称“纪念活动”)亦拉开帷幕。该“纪念活动”分春、夏、秋三季并以之为契机,回顾先人文化创造的艰辛,唤起民众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使全日本沉浸盛唐文化氛围之中。如果说上海世博会意味着对以经济为核心的生产力的前瞻,那么“平城迁都1300周年纪念活动”则意味着对千年前盛世文化回顾。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装饰起鲜绿的松枝和竹子。孩子们的喧闹声,身着礼服互相拜年的人流,梳着日本发式、身穿鲜艳长袖和服的少女……这一切构成了强烈的节日气氛。自古以来,“松竹梅”在日本的风情习俗中,就是日本人喜爱的庆祝节日的装饰品。“松竹梅”与“鹤龟”一起,从奈良时代开始,就被用于庆祝节日。松树叶茂长青,竹子生长迅速,梅花可以防病。也许是由于这些原因,“松竹梅”  相似文献   

10.
正从奈良乘车只需不到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京都。对京都的神往要超过东京,这主要因为京都是日本故都,是宗教、文化中心的缘故,以往通过日本文学作品对京都有一些感性了解,金阁寺、平安神宫、岚山等风景名胜由文字产生的想象情景都很清晰,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身穿和服、温柔无比的日本女人,这次京都之行,上述的情景应该得到印证才是。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2013,(4):I0001-I0004
日本书法渊源于中国,而又有独特的发展。日本历代书法家们一边从中国浩瀚的书法传统中吸收营养,一边大胆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既不背离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精神,又具有日本特色风貌的书法历程。不可否认,作为世界第二书法大国的日本,其在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国读者学习和借鉴。嵯峨天皇简介嵯峨天皇为日本桓武天皇之皇子,平城天皇之皇弟。生于延历五年(786年),驾崩于承和九年(842年),享年57岁。嵯峨天皇自幼好学,博览经史。诗文书法,皆成绝伦。与空海、橘逸势合称"三笔"。  相似文献   

12.
正林京子(1930—2017),本名宫崎京子,1930年8月出生于日本长崎市,转年因父亲就职于三井物产上海支店而举家迁至上海,在那里度过了14年的青少年时光。1945年2月,看到日本战败之势不可逆转,林京子一家决定返回日本,京子的父亲因公司需要继续在上海滞留一段时间,京子则转入长崎女子初中三年级继续学  相似文献   

13.
阿部仲麻吕(698—770),汉名晁衡,是唐代由日本来中国的著名文化使者。在中日友谊史上,他与鉴真一起,被誉为“双璧”。晁衡留华54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少年时代,晁衡生活在日本古代文化繁荣的奈良时期,他的家乡又恰好在文化中心奈良市的附近,因此晁衡自幼就大量接触了从中国传去的先进文化,加之他天资聪敏,十几岁时就具备了较高的汉文学修养。晁衡随遣唐使团从难波(今大阪市)出发,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17,(3)
<正>古老的秧歌形式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目前,全县共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浑源古代为胡汉交战之地,多为北方少数民族占据,北魏时靠近首都平城(大同),辽、宋、金时代属金,浑源文化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和汉民族农耕文化交融的特征。浑源"耍故事"也叫"扮故事"。"耍故事"是浑源民间流传的极具地方特色的秧歌形式,也是当地农村古老的习俗。每年正月,"耍故事"是所有社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的东京、京都和奈良这几座古都的各个角落,珍藏着众多自古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艺术珍宝。除京都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收藏中国书画的重镇之外,日本的中国书画度藏蔚为壮观,形成了庞大的公私收藏格局。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将于10 月在广西南宁举办。大赛组委会近日在 京宣布,自第十届开始,该赛将携手广西 电视台开始为期五年的合作,共同打造 中国模特业的这一顶级赛事。“中国模特) 之星大赛”历时 9 年,自 1995年首届在 京举办以来,中国模特界便有了专业权 威的选拔赛。大赛的前5届主要为一年一 度的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服务;2000 年 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成立,同年“星赛” 转型,成为职业模特委员会为下属单位 选拔和输送模特人才的重要赛事。 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由中国 服装设计师协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日本的数学是从中国学来的。大约在六世纪中叶,中国的数学书经朝鲜最初传入日本。其时,传入的究竟是什么数学书虽不能确知,但一般估计是《孙子算经》、《海岛算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这些数学书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似乎难于理解,这从这些书籍传入日本后大约一千年间没有出版一本出自日本人之手的数学书可以窥知。中国的数学书再度传到日本,则晚至十七世纪初,其中给予日本数学影响颇大的要算是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6)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1592)两书了。后者是珠算教科书。最初读此书学习算盘技术(1610年左右)的是毛利重能。据说毛利曾到中国,携该书和算盘回日本。毛利在京都开设塾馆,培育了众多门徒,但是他不是照搬中国的东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上已有56个国家种植茶叶,饮茶人数达20多亿。茶叶不仅与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而且各国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如日本的茶道,俄罗斯的奶茶艺术,英国的午后茶风习等。纵观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有联系。 日本最早输入种茶、制茶技术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的茶叶就传入日本。东汉时期,日本的使臣不断访华,中国帝王通常把茶叶作为礼品馈送给他们。尔后一些来华留学的日本僧人也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试种。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即日本奈良时代,大量的日本僧人到中国求学,也陆续把中国  相似文献   

19.
相扑是发源于中国的一项特殊运动。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奈良时代中国的相扑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化一见钟情,经过了胚胎、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最终发展成为融宗教、礼仪、哲学、美学为一体的综合化体系,成为日本传统民俗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日本社会,相扑运动依然生机勃勃,与高科技电脑网络同时活跃在现代日本民众生活中,并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影响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11日,日本迎来东日本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政府说灾后复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有23万避难者不能返回家园。我当时身在东京,也算得上一个亲历者,而使我最难忘的,仍是当时日本人面对重灾那惊人的淡定和秩序。这四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史无前例的大震灾来临时,为什么日本人能维持如此整然的秩序,保持如此冷静的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