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天,从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一场晚会上看到这样一段插曲:一小男孩,在层层架叠的椅子顶结束高难度的杂技表演之后,主持人见缝插针,简短采访了小演员,问他“练杂技怕不怕苦?”这个全靠妈妈训练出来的农村娃还只有5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怕!”这一出乎意料的回答使主持人一愣,紧接着她又重复追问一  相似文献   

2.
谁知道,眼前这个“四通八达”、“上窜下跳”的吴锦才,这个“风风火火”、名声四扬的吴锦才,其新闻生涯,却有一个窘迫的开端呢! 吴锦才16岁参加江苏省语文竞赛,得了个第三名,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1982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业组当记者时,尚不足20岁。一个瘦弱的孩子,镜片后面一对羞涩的眼睛总是怯生生的,一脸稚气。两年后,吴锦才的组长总结他的进步时,曾这样回顾他初来时的窘况:“小伙子刚到中央部门采访简直是活受罪,人家瞧不起这个娃娃般的记者。他不知如何采访,机关干部们三言五语就敷衍了他,因此往往冷场,相对无言,他尴尬得如坐针毡,呆不上半小时便败下阵来。回到办公室,老同志问起采访的收获,他说不出来。再出去采访,冷遇、难堪又在等待他。怯于外出采访,羞于回办公室,只好一次次地窝在宿舍里或者躲到别的什么地方熬时光。一些老同志为他担心:这孩子恐怕投错了庙门,在新闻工作上没有什  相似文献   

3.
作为通讯员,外出采访是件苦差事,在发现新闻线索后,必须先列出采访提纲,将尽可能涉及到的人和事,想得周全一些,以免在采访中遗漏。但有时你折腾了大半天,却与采访计划大相径庭。因此.我在采访中,一般都采用“过河脱鞋,上山打柴,哪里黑了哪里歇”的办法,从不让采访前所设计的采访框框将自己“框”住。有次在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开通讯会议,区教委一位老师告诉我了一件新鲜事儿,说他们区洪庆镇岳家沟村,过去那儿的姑娘纷纷往山下嫁,山上的小伙子只好又从蓝田及商洛山区找媳妇,而如今洪庆山下平原上的姑娘,却纷纷到山上找婆…  相似文献   

4.
在采访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去一个采访目的地后,发现另一个新闻点,也可以加到片子中,会让整个报道看起来更饱满,这就是考验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时候了,采与不采就在一念之间。新闻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之处就在于,灵活机动的工作非常多,领导没有实地去采访地点,未必事事都能安排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5.
一、交叉采访 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对这些新闻线索,不外两种做法:一是单打一,采访完一个线索,再采访另一个;一是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这后一种做法,叫作交叉采访。 交叉采访当然得有一个条件,就是采访对象能够为你交叉的任务提供材料,否则纵有交叉愿望,也不能实现。在一般情况下,几个新闻线索发生在同一单位或同一地区,是有可能交叉进行的,因为…  相似文献   

6.
帮助你身边的人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英国、流传很广的真实故事。19世纪,英格兰的一位议员在大雨滂沱中赶到苏格兰去演讲,他的车子在穿越苏格兰乡村时陷到泥里出不来,所有人都非常着急,议员也下去推车。一个小伙子看见很着急,跪着帮忙弄车,把自己家的牲口牵出来,在车轮下面垫木头,连拖带拽把车弄出来。弄出来之后小伙子已经浑身上下成了泥人,议员非常过意不去,要给小伙子一笔报酬,但小伙子坚决不要。议员让小伙子说一个人生的愿望,许诺一定帮他实现。  相似文献   

7.
赵金君 《视听界》2004,(5):66-66
在实际采访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记者穿着沙滩裤采访外事活动,撑把太阳伞采访烈日下操练的士兵,西装革履采访田头农民,穿着连衣裙采访脚手架上的建筑工人,等等,衣着打扮既与采访的现场不相协调,也使被采访的对象感到别扭。人的仪表实际上也是双方交往的一种语言,记者的得体仪表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的采访气氛,拉近被采访对象与记者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打开采访通道,使采访对象迅速进入采访情境,便于记者从宏观到微观主动地控制采访全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记者感受环境、体验生活,增强新闻报道可读性和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能否善于独立采写,是衡量一个记者业务是否熟练的重要标准之一。何谓独立采写?简言之,就是单枪匹马去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按理说,既然是调查,不是人越多越好吗?人越多了解的情况就越多,人越多好的点子就越多,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其实,问题并非这么简单,采访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了解情况,而是要根据了解的情况写出稿件来,向大众传播。于是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便有了特殊之处,要边调查、边思考,考虑怎样选题、怎样取材、怎样提问、怎样观察。采访,实际就是在了解基本情况、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围绕“怎  相似文献   

9.
1959年冬,我约好到北京某一个大机床厂采访,想不到在厂长办公室外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冷板凳,然后才得到接待.可是,采访才几十分钟,对方就说,工作忙,走了. 碰上这样的冷遇,谁不生闷气?我觉得,人家太不重视自己了,真想发火.可是,我又想到,这也是一次采访实践,一次体验,也不是没有收获啊,自己的任务是采访,不能受点挫折就要气.于是,我又耐着性子到这个厂的食堂采访炊具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记者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好处是地熟、人熟、情况熟,但如果不流动,也有弊端,如眼界容易狭窄,感觉灵敏度降低等。  相似文献   

11.
一、对点面结合的两种理解 从广义上讲,人们认识一个事物,总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这样两个过程。这种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就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反映在采访上就是点和面的关系。这个点和面,就采访地区来说,是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就采访单位来说,是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就采访对象来说,是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就了解情况来说,是重点情况和一般情况;就搜集材料来说,是重点材料和一般材料,如此等等。试想我们哪一次采访能离得开上面说的这一点或那一点呢?因此,可以说每一次采访都有一个点面结合的问题。 从狭义上讲…  相似文献   

12.
要吃新鲜黄鱼,还是到海那边去。20多年前,到过一个海岛,主人好客,一日三餐,餐餐海味鱼鲜,美酒佳肴,一吃就是十来天。但物极必反,后期也感到倒胃口了。倒胃口的不仅在黄鱼,还有那次海岛采访给我留下的不愉快回忆。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参加的一个报道组,根据总编辑从一份市属县红头文件上提供的线索,去采访一个渔岛党支部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那时报刊上“假大空”的宣传已经引起读者反感,人民需要鼓实劲的报  相似文献   

13.
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记者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好处是地熟、人熟、情况熟,但如果不流动,也有弊端,如眼界容易狭窄,感觉灵敏度降低等.  相似文献   

14.
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 中央新闻单位的机动记者,不存在易地采访的问题。他可以今天到这个地区,明天到那个地区,他是“满天飞”记者。 中央新闻单位派出的地方记者,包括新华分社记者,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包括机动记者和地方记者,都有一个易地采访的问题。 记者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好处是地熟、人熟、情况熟,但如果不流动,也有弊端,如眼界容易狭窄,感觉灵敏度降低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用一定时间易地采访。 新华总社利用它对分社统一管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初探江源我们乘坐的“丰田”吉普离开拉萨,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雅鲁藏布江上游疾驰。车斗里放着两辆拆开的自行车,用几层旧棉被包裹着,紧紧地捆在车架上。我和另一名记者汪延制定了一个全程采访雅鲁藏布江的计划:先乘车到源头,然后骑自行车沿江而下,采访两岸的农家牧户、城镇乡村,搞一套系列报道。愈往西行,景色愈显荒凉,很难看到一顶帐篷。到了上游的仲巴县实在不想再走了,停车住宿,听县里的人说,源头已  相似文献   

16.
湖南桃江县关山口乡,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名叫文善强。小文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火热的生活激励着他。1982年,他终于拿起笔杆子,走上了写作新闻的道路。几年来,他在山沟里捕捉了两百多条新闻,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土记者”。文善强白天要上山下田忙生产,采访多半是晚上,打着火把去采访是常事。前年,他听到相隔二十多里的毛家村农民集资修建了一个水电站,家家户户点上了电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握采访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新闻采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18.
采访是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也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异向同构的信息交流过程。采访中,新闻工作者习惯地把视角盯在采访对象的情况和采访内容上,忽略被采访者对采访者的“采访”,常常产生采访活动的中断和内容的不清晰性,甚至导致采访的失败。 采访中,采访者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形象。心理学认为,这一活动着的立体形象常被采访对象认知为某种“符号”。这种“符号”具有丰富的内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行动都受到心理的支配。记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采访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怎样摸清人的心理规律来指导新闻采访呢?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说,我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研究过采访对象心理,也采访到不少新闻素材,写出了较有分量的稿子。是的,有的人没有专门研究过采访心理学,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观察人物心理的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应用,取得一些成功。在采访中,由于不了解采访对象心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也不乏其例。下面是一位记者采访一名有创造发明的科技人员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