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也有其鲜明的感情色彩;这感情色彩是其色彩义的一种,它体现着人们对于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和主观评价。粗略地说,一般可分做三种: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色彩,体现着人们对于肯定事物和美好事物的肯定性评价与赞许的感情色彩,如“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不屈不挠”“壮志凌云”“英姿飒爽”“兢兢业业”“光明磊落”等。贬义色彩体现着人们对于客观对象否定性评价和贬斥厌恶的感情色彩,如“狼狈为奸”“行尸走肉”“鼠目寸光”“油头滑脑”“穷凶极恶”“摇尾乞怜”“低三下四”等。中性色彩是指成语并无褒义或者贬义这类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要正确引导舆论,也要讲求宣传艺术。而加强新闻评论的感情色彩,则是提高新闻评论宣传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新闻评论要追求感情色彩 一、受众共性心理的要求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即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天生具备并且喜欢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俗话更有“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3.
语言运用中语义相悖的错误还与肯定、否定式这两种语言形式的使用不当有密切关系。肯定式,是从正面肯定某种事物,或某种性质、状态等,如:“我是报纸记者。”“这个版面设计得好。”“他下基层采访去了。”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和力量,有时加上适当的副词或能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如“我确实是记者”的中“确实”,“这个版面设计得就是好”中的“就是”,“他的确下基层采访去了”中的“的确”,等等。与肯定式相对相反的否定式,是用以否定某一事物或某种性质状态的,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也叫“逆反倒转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传统思维模式的由“因”及“果”为逆向思维由“新果”否定“旧因”,或由“新因”否定“旧果”,从而找出新闻事件采访的突破口,促进和提高采访效果。一、逆向思维是把握被采访对象心理、提高新闻采访效果的有效方法思维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与其对事物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在思维过程中无声的变化的。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思维认识正确,被采访人对“新闻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闻报道的面比过去拓宽了,也力求有一定的深度。用时髦的话说,大家都注意以“全息摄影”式的笔法求新求深,取代过去的“平面照相”。不管这种比喻恰当否,但它的方向应当加以肯定.新闻只有给读者“立体感”,才可引导读者去思考,而不再采取那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片面性、说教式的报道方法。要使报道在读者面前有立体效应,其基础应当是“多维思考”。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多因素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头脑亦应进行“多元思维”,才能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多元思维”与“多维思考”是一回事。事物既是复杂的,你的思维方式自然也要复杂一点。如象石油勘探,过去用“二维地震”只能求地层一个剖面,近年引进“三维地震”能搞出几个剖面.这样找油就来得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杜立  孙建  吴芳 《大观周刊》2011,(30):249-249
《浮士德》是歌德倾其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史诗性巨著。把全书连成一体的主线是主人公浮士德的精神性格的发展以及他不满现实、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浮士德精神”包括肯定人生的积极意义,以实际行动投身实践的创造精神:敢于否定一切丑恶事物与错误思想的否定精神;追求理想生活的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等。浮士德式的人在个体上是一个“我”.但在精神上却是渴求“小我”与全人类的“大我”相融合代表整个人类的奋斗史。本文越过这部作品诞生的时代来解读“浮士德精神”.以现代人的目光汲取“浮士德精神”的养料  相似文献   

7.
喜欢、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等,都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新闻不是无情物,让“新闻眼”(标题)“含情脉脉”地去赢得受众,这对传者与受者来说,是感情的沟通,心理的接近。情感命题,是作者对事物的触及所产生的感情而产生的命题方法。无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是产生情感命题内涵的源泉;感情真挚,直抒胸臆,绚丽多彩是其基本条件;情景交融,情理一体,情感扬抑是其基本要求。就此,试举其九法。一日融情入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物景本来是没有灵性的无情物,可与欣赏它的人紧密联系。作者在采访、体验那种事物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事件中,不论是言情、状物或绘景。他的笔触也就自然渗入缕缕情思,饱含着深情厚意,闪发着一种人性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诗意美。如: (肩)菜叶上露珠在笑,挂篓里鱼儿在跳 (主)永安镇“车篓商队”送“新鲜”进城 (1986年7月10日《湖南日报》) “露珠”本是无情物,可它在作者笔下“笑”。笑什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拥有丰富的褒义词与贬义词,褒义词含有赞许或好的意思,如坚强、勇敢、善良、美丽、可爱等,贬义词则正好相反,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如阴谋、叫嚣、顽固、丑陋等,它们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自己喜爱、赞成的事物进行褒扬;相反,对自己憎恶、反对的事物加以贬斥,这就导致了褒、贬义词语的广泛使用。由于汉语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褒、贬义词语在应用上的一些特殊性,使得人们在掌握褒、贬义词语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增加了难度。本文拟就语义学、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褒、贬词语作一个粗浅的分析,以便为文字工作者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9.
政策的宣传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报纸宣传政策时,一定要处理好“一时精神”和“一贯政策”的关系。当我们强调“这个”的时候,不应该否定“那个”;肯定今天的时候,不要否定昨天。虽然事物在前进,理论在发展,政策需要完善,但其核心精神不能来回变。如果一个时期一个精神,叫人无所适从,那就不能保  相似文献   

10.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篇辞锋锐利的《词论》传世。《词论》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对北宋许多重要词人都提出了批评。《词论》的诗词分野观,后世争论很多,而且以否定的意见为主。事实上,如果能对《词论》区别诗词的用意作进一步廓清,并分析一下它何以在北宋时代由一位女词人明确标举,就很可以避免过分绝对化的论断。 论者一般认为,《词论》提出了关于词的五个标准:一、协律;二、铺叙;三、典重;四、情致;五、故实。但《词论》文义的核心在“协律”。所谓“铺叙”、“典重”等标准都  相似文献   

11.
现在,人们爱用“能说会道”评价人。因为“能说会道”一词的感情色彩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用“能说会道”指责人虚伪,评价人言行不一。  相似文献   

12.
化虚为实     
上篇文章着重谈了“避实击虚”,这篇文章讲讲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它们没有形态和色彩,视觉和触觉是不能感知它们的,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使它成为可以感知的,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就是化虚为实。下面分別就思想、感情、声音、气味举例说明: 例一:先说思想,如果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  相似文献   

13.
二、色彩和用法不当。 (一)色彩不当。 成语的色彩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谈谈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跟其他词语一样,有褒义的、有贬义的,也有中性的。如“克己奉公”、“同仇敌忾”、“大刀阔斧”、“叱咤风云”、“从容不迫”、“肝胆相照”、“运筹帏幄”等都是褒义的;“粉墨登场”、“沆瀣一气”、“道貌岸然”、“负隅顽抗”、“阳奉阴违”、“蠢蠢欲动”等都是贬义的;“遍体鳞伤”、“人困马乏”、“自言自语”、“飞沙走石”、“犬牙交错”、“漫山遍野”、“街头巷尾”等都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14.
不知怎么搞的,我现在阅读报刊,很怕见两个字——“辉煌”。一见到它,就眼皮发胀,头皮发麻。现在这个词已经“辉煌”到千篇一律地用于一切表达对美好的事物(或者写作者要肯定的事物)的赞美上,并成为一种定式,泛滥成灾了。 “辉煌”是一个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都是“光辉灿烂”。显然,它是相对于“一般”而言的。如果我们使用无度,你也“辉煌”,他也“辉煌”,这也“辉煌”,那也“辉煌”,那么也就不成其为“辉煌”。正如满天的星星,倘若个个都“辉煌”如太阳,也就无所谓太阳的“辉煌”了。应当指出的是,“辉煌”一词的滥用,已不止于一般的小报小刊上,在某些中央一级的大报大刊上,也屡见不鲜。某报有一篇文章是谈“怎么看国有企业总体状况”的,虽然肯定了成绩,也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当我们讨论到无法以数字言表的事物或谈及没有理论根据的观点时,一般人常爱用“形象”这个词来表达其意见。换句话说,形象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代表了对事物粗略的感情和印象。因此,许多人在描述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时总喜欢使用这两个字。那么,什么是企业形象呢?对于  相似文献   

16.
词·辞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但并不是都可以通用,有必要加以辨析,区别使用。词典和辞典、词章和辞章、词令和辞令、词讼和辞讼,这些都可以通用。但习惯用法是,词典、辞典都用得不少;辞章用的多;辞令用得多;辞讼用得多。 辞藻、辞书、辞赋、修辞等都要用“辞”。词话、词牌、词锋、词调、词谱等,都要用“词”。语法中讲的词类、词性、词组、词汇等,也都用“词”。成语如义正词严、词不达意、理屈词穷、陈词滥调等,也都要用“词”。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属于否定方向上的思维。逆向思维对它所认识的事物持否定态度,是因为事物的结构,尤其是复杂事物的结构都不是单维的,事物的内外联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而决定了思维活动的多向性。有时只有从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和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才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在新闻言论写作中,正确地运用逆向思维选题、立意、布局、谋篇,不仅是言论作者思想功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找不同     
好多的人都在努力寻找着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女孩穿衣的款式要不同,教师上课的风格要不同.家里买车子的颜色要不同……许许多多的不同.就这样汇集起来.最后成为大家真正“肯定”和“心仪”的不同。可是生活中的人们呵。有时慢慢会发现.不少不同最后并未如愿“坚持到底”.而是变为了相同。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其实这些事物中有些本来就是相同的,而眼睛和心便是左右我们思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通常,人们多用“是”来肯定对象有某种属性;用“不是”来否定对象有某种属性。表面上看,对某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很简单,似乎不容易发生差错,但事实上,错误并不少见: (1)古诗词的格式呆板,束缚人的思想、那不是青年人应该看的东西。(2)我们并非反对象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这类影片里就不能描写爱情,而是说应取审慎的态度。(3)难道能够否认这位老干部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不是夫妻之情吗? 我们认为是不能否定、也是不应该否定的。上面三个例子里,例(1)中的说话者因为古诗词里有严格的格式就否定它是青年应该看的东西,是不妥的。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国宝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写作中,准确用词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词是语言运用中的基本单位,汉语中大部分词都是有确定含义的,如果用词不当,就会以词害义,造成句子不通,以致影响全文。而要做到准确用词,根本办法是从逻辑上明确所使用的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如“记者”这个概念的内涵是“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