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学习翻译的一条主要途径是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应该包括对现有的各种优秀译本的研究学习,这是学习翻译的良方之一.就此,本文通过比较、评析多种译本,借以提高翻译的感性认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也是翻译实践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根据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理论,译文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译文读者在译文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居中心地位。译文读者通过阅读实现了译作的意义,承认了译者的翻译实践。同时,译文读者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译者实时的翻译实践激动中,而且也体现在其历时地对原文的的选择和译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读者的能动作用也存在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语言哲学、翻译研究的角度,论证原作意义与原作者思想之间可能存在空缺,译入语由于特殊的语言形式特征在表达一定思想内容时有着客观,不同的编码优势;因而,翻译时的语言各个层面都有发挥译文优势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根据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理论 ,译文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译文读者在译文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译文读者通过阅读实现了译作的意义 ,承认了译者的翻译实践。同时 ,译文读者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译者实时的翻译实践活动中 ,而且也体现在其历时地对原文的选择和译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但是读者的能动作用也存在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5.
由于考虑到社会及读者的因素,科技译文往往应用全译变译等不用的形式,并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译文语篇形式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读者,不同的翻译手段也影响着语篇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是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理论所作出的突出的贡献,对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评析具有重要意义。两种翻译方法存在异同,对比《红楼梦》中“元眷省亲”一段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的两种译文,杨译大致体现语义翻译而霍译则基本遵循交际翻译。  相似文献   

7.
:随着话语语言学的兴起 ,话语分析的方法已被运用于翻译领域。运用话语层翻译的建构标准从信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形式连接、意义通贯和互文性等方面分析比较两段译文 ,说明话语分析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风格可否传译,这是一个译者颇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风格存在于原著、译品与译者本身,并且可以部分地译出,而译到何种程度,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涉及影响风格传译的因素、对译者自身素质的要求及风格传译的方法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风格的传译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文学风格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作者有不同风格。译文中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又能体现译者的风格,同时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在翻译过程中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迎 《考试周刊》2011,(10):39-40
广告的主要功能是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其购买欲;而针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广告译文能否忠实传达原文内涵,以及更好地诠释原文,是该广告能否在该国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的关键。本文拟从译文功能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进行探讨,以避免不必要的语用失误所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同译者因受自身学识、文化修养等的制约,对文学作品理解会有不同。因此,文学翻译不存在定本,任何译本都只能接近原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呼兰河传》是葛浩文翻译的第一部中文小说。该文拟运用后殖民翻译理论中的杂合概念并结合例子,考察葛浩文对《呼兰河传》中语言、文化、体裁风格三个方面的处理。研究发现,《呼兰河传》英译本呈现出杂合的现象,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异域风情,在某种意义上,葛浩文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目前,针对《墨子》李译本的研究为数甚少。结合具体实例,从李译本的翻译成果看,李译本中存在文本误释现象,因此,观察造成文本误释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正确解读文化差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翻译这样一部巨著实属难事。霍克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翻译《红楼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读者反应论出发,对《红楼梦》中有关文化内容的翻译采取了恰当的处理方法。通过摘取霍译本《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翻译的译例,并对之试做分析,可以看出读者反应论对汉英文化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翻译方法产生风格各异的译文。并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优劣程度。合理的翻译应该是正确理解原文,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界比较通行的方法,不仅能再现原文的意义,更能关照到读者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英译本问世已逾百年,大致经历了奠定基础、充实完善和融合拓展三个阶段。目前,英文译著本数量在外文译著本中仅次于日文版,其影响愈来愈大,在全球《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古典奇书。尽管由于书中有大量情色内容而名声不佳,但其文学价值及在海内外的影响却不可低估。该书在大陆一直未能公开出版,英译本国内更是难得一见,英汉对比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本文以《金瓶梅》英文转译本为蓝本,从章回的取舍、熟语、传统文化术语、诗歌以及情色内容描写等方面对译者的翻译理念和策略作一探究,并指出,译者能统领全书的主题思想、翻译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代翻译理论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翻译界争论的翻译实践是否需要翻译理论指导的问题,对比了张经浩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爱玛》中译本,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两位译者的翻译观,得出了翻译实践离不开翻译理论的结论。并指出,忠实与通顺是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催生了多个中文译本。这些译本良莠不齐,除了林少华、赖明珠、叶蕙的译本质量较高外,别的译本不够严谨、忠实,有的还存在惊人的抄袭现象,甚至出现了所谓"续篇"的伪译本。该作品在中国译介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怪象,一方面证明了它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需要正视并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20.
以读者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直存在着“归化”与“异化”之争,“归化派”与“异化派”都给出诸多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本文基于两者的理论实践,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看出:译作读者喜欢人名的异化翻译,而不太接受地名的异化翻译;对习语、习惯行为的翻译,英译汉时,喜欢归化翻译者较多;汉译英时,归化和异化相差不大,但是倾向直译和喜欢用自己所熟悉的单词翻译;宗教用语绝大多数受试者喜欢归化;受试者不喜欢带有浓厚的中国政治、封建文化色彩的归化翻译;对四字成语,喜欢中西方成语对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