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言课文好教,又不好教,为何呢?因为好教,是说可教的东西多,随便一篇文言课文,不管是在词语的解释上、句式的理解上、虚词的归纳上,还是在文章的整体翻译上,都有讲不完的东西,教师只要略微地备备课.讲一二节课下来,还不是吹灰之力?而不好教,是说很难教出新意,教得学生既愿听,又乐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纪勇 《考试》2011,(Z4)
一、词句理解1.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关于实词的考题,问法是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极个别的要求是找正确的一项(四川2010,广东卷2009),上海卷一直要求写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008年江西卷的问法是下列各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的‘病'用法相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我们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形式。但较长时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为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从以趣激效角度提出四个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戴煜 《高中生》2008,(24):67-68
一、文言翻译常见失误1.关键词辨认不明确,翻译没有重点翻译固然要字字准确,句子通顺,但更要注意那些对理解文意最关键的词语。就高考的评卷要点来看,并非每个词语翻译都是得分点,得分点只能集中在关键词语上。因为命题者独具慧眼选取的语句都是那些带有关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继承了古汉语的不少特性。这是不是给了汉方言区的中学语文教师一个启示——在文言教学中适时联系汉方言的古汉语特性可为教学工作带来一些便利?有感于此,笔者以自己母语客家方言践行之,发现在文言教学中巧用之的确可为教学的激趣、解惑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吴长青 《新高考》2010,(Z2):31-32
高考文言翻译评卷时是采点得分,所以,在动笔翻译之先,除了应当读通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即"得分点"。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可以从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三个方面考察。一、关键实词要落实文言实词中诸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文言翻译的"得分点"。(一)通假现象例1.民,吾民也。发吾  相似文献   

7.
高考语文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能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语境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考查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直接考查虚词的题目一般是3分,翻译题和其他间接考查虚词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古诗文教学文言虚词的学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徐伟 《青海教育》2011,(7):27-27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对文言句子的综合理解能力。答题时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关键词语处都是采分点,力求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句有落实”。  相似文献   

9.
王俊 《新高考》2008,(10):19-20
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里的"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和现代汉语"虚词"的概念不完全一  相似文献   

10.
文言字词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文言字词枯燥乏味,教师在讲授时,也多要求学生背记,但是,如果将文言字词的讲解放在生命课堂的理念之下,采用追本溯源的方法,挖掘出文言字词本身蕴藏着的生命力,则许多看似枯燥的文言词语其实有着很大的趣味性。1.文言字词里有趣味首先,汉字自身的构造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特征。例如"刑"字,小篆"刑"字的左边是个井、右边是个  相似文献   

11.
彭伟 《考试周刊》2013,(45):24-25
<正>《论语》中不少词语、句子的解读向来存在较大争议,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备课时常常产生疑惑。《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至少在本课中没有为他们提供解决或应对这些疑惑的思路和办法。下面我主要提出对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关于《<论语>十则》中"言""行"二字的解释(翻译)的疑问,并提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坚持以问题为纽带、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思想品德课教学以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人生发展为中心,坚持教师在教学及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引导作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