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根据对近年来北狮比赛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创新套路的视频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主题表演”这一创新形式在现代北狮运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狮表演的形态、神态、情态等表现要素比南狮更加丰富、细腻,其中北狮器材对完成精彩表演和比赛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北狮器材中所存在的弊端已经影响了北狮运动的社会开展、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和创新等,已不能适应目前北狮运动的发展节奏。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当前北狮器材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希望由此揭示目前制约北狮运动开展的器材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北狮运动的发展,“主题表演”这一新的形式相继出现在北狮自选套路比赛的赛场。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这一创新形式为现代北狮运动发展带来的变化、客观把握其发展动向,文章收集、观看和分析了近年来的相关视频及文献资料,并结合本领域内部分专家及一线教练员的观点,分别从技术动作、音乐伴奏、场地器材的设置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北狮运动的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为其今后的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法从竞赛规则发展的角度对竞技北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高质量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和挖掘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将是竞技北狮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训练、竞赛体制,并重视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求教练员、运动员必须熟悉新规则和北狮发展的国际动态,合理编排、全面创新、巧妙设计难度动作,并选择或制定科技化音乐,进而促进北狮运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狮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喜闻乐见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已由传统的民俗性表演逐渐向高、难、美、新的竞技化方向发展,隶属于竞技难美表演性项群。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体验法,依据实践比赛经验和视频分析,归纳和总结,目前北狮自选套路动作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套路主题不明确,动作设计机械化、动作路线复杂而凌乱、动作风格四不像、音乐节奏混沌等。科学合理编排北狮自选套路动作是适应现代北狮运动发展的必经之路,使北狮运动更加健康地发展。基于此,北狮自选套路套路创编由套路主题确定、套路动作设计、套路动作风格、套路动作路线、套路难度动作创新和套路音乐配置6大要素组成,并经过严格的程序设计,结合人体生长规律、生理结构和体力波,编排北狮自选套路。  相似文献   

6.
何世杰  张倩  孙雷 《精武》2013,(23):6-7
根据现代北师运动集运动与表演相结合的特点及高、难、美的新时期发展方向,通过讨论分析北狮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影响体能结构特征的因素,探讨优秀北狮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得出北狮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及本运动项目的训练要点。为北狮运动员科学选材和北狮运动的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湖南师范大学9名北狮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为揭示该项运动膝关节肌群收缩的生物力学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BIODEX SYSTEM 3等速测试系统对湖南师范大学北狮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测试指标为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比、平均功率及做功疲劳度。结果:1)北狮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2)狮头狮尾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和做功疲劳度无显著性差异;3)狮头狮尾左右膝关节同一肌群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舞狮运动员膝关节肌群峰力矩变化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少,平均功率呈现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速度后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黎国韬 《体育学刊》2011,18(2):129-133
民间传统的狮子舞渊源于西域,传入中原以后发展成为南、北两大流派。其中南狮以岭南狮子舞为主要代表,下面又包括十余种独立的类型,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如果从社会功能和民俗功能的角度对这些舞蹈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至少具有吉庆娱乐、强身健体、祭祀悼亡、驱逐疫鬼等多项功能。其中祭祀悼亡的功能在梅州席狮舞中表现最为突出,这在北狮中似乎从未出现过。另外,驱逐疫鬼的功能在北狮表演中也已消失殆尽,但在广东醒狮、大埔金狮等舞蹈中却仍见遗存。  相似文献   

9.
狮豹头水库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政府驻地北面3公里处,在修建水库之前这里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南狮豹头村,一个叫北狮豹头村。说起该村村名的来历,有人说该村西有两个山头,一似狮子头,一似豹子头,故称狮豹头。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曲折感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师范大学龙狮队中北狮的4名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测,通过遥测心率法和血乳酸变化,发现甲、乙两名狮头运动员最大心率为191次/min1、87次/min,甲、乙两名狮尾运动员最大心率为178次/min、159次/min,狮头血乳酸值明显高于狮尾血乳酸值。北狮规定套路属于大负荷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舞狮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舞狮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文章从舞狮不同版本的传说,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对舞狮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考证,并对南狮与北狮的发展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舞狮是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舞狮已超越了娱乐范围,成为中华民族向往美好事物的精神寄托,表现了人们乐观、团结和勇敢的信念。经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文章对北狮的形态、神态表演基本方法及其表演特色进行总结,以推动舞狮运动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篮球》1997,(3)
第二十六轮1月31日(星期五)北精狮队101’96—’97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战绩表(二)  相似文献   

14.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都在不断地修改,舞龙运动的规则也不例外,文章从参赛人数的规定,比赛时间的规定,比赛音乐的规定,运动员礼仪的强调,动作难易分类和分值计算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出版的《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中的舞龙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推动舞龙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我国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对龙、狮运动的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同时采取措施修正竞赛规则,重视多学科知识对龙狮运动的应用,并探讨了龙、狮运动国际化推广模式,为加速龙、狮运动国际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帝全  崔建  余中 《体育学刊》2008,15(4):110-112
对广东传统"高脚狮"的运动技术形态、发展现状作调查分析.粤西地区流行高脚狮,其特点是狮头大而狮身长,舞动时靠双手高举狮头舞动,动作幅度较大而且容易疲劳,舞狮头要经常换人,"采青"时对"阵法"要求较讲究,有较高的观赏性和传统特色,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议抓紧对传统高脚狮的挖掘整理,积极鼓励和引导粤西地区舞狮活动的开展,制定高脚狮的向外推广计划,承传这一宝贵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张强  秦航 《收藏》2014,(8):118-123
陕西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长廊,拥有诸多国宝级珍品,比如秦代峄山刻石,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陕北画像石,碑林所藏大夏石马;唐代昭陵六骏、乾陵蹲狮、安国寺密宗造像;宋代北钟山石窟造像等,这些石刻艺术品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据着十分霭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狮王争霸     
《网球》2007,(12)
两位狮子座男人,阔别6年之后,终于在韩国首尔开始"第2次亲密接触"。6年前在网球圣殿的那场5盘大战,仿佛就在昨天。那年,老狮三十而立,新狮二十郎当。6年后,新狮对老狮的追逐游戏已呈跨越之势。  相似文献   

19.
以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上海手狮舞为例对城市化发展背景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的上海手狮舞发展中存在着传承人队伍不稳定;手狮技艺面临失传;手狮舞本土边缘化;改编过度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对策:发展本土传人,保障传承队伍的稳定性;重视手狮编扎技艺的传承;发挥手狮舞的健身功能;适度创新,确保手狮舞的原真性;加强对外传播等。  相似文献   

20.
丰城岳家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狮舞,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文章通过对丰城岳家狮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文化价值的探讨,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丰城岳家狮,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