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玉兰 《老年教育》2006,(10):42-42
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想起名画家、学黄永玉先生曾写过的一篇章《比我老的老头》,他写的是李可染等一些名家。而我这篇《比我老的老人》,写的则是潍坊老年大学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年学子们。  相似文献   

2.
端木美 《留学生》2010,(1):54-55
应该说.虽然我敬仰季老先生已久,但是我与先生没有师生缘份。我本没有资格为先生写纪念文章。但是.我还是有幸与先生有几天之交.得到过先生的谆谆教诲,在《留德十年》写成出版前.就听到他谈战后,回国经瑞士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不应忘记的一个片断。如今.为了重温这位可敬的老人与瑞士的一段机缘.为了感谢他对我的教诲,我还是写下了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报》2002.1.4第三版《西部生态还能恢复吗》一开头这样写:“2001年12月9日,一份时间最新、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向公众展示了目前令人堪忧的西部生态环境现状。”这是笔见到的“令人堪忧”的最近一个用例。类似的表述,像“令人可敬”,1997.10.3《报刊》第三版有章题目为“令人可敬的竺可桢”,2002.7.7《扬子晚报》B8版《老人》一中写道:“国外有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独立得令人可敬,尊严得不容一丝怜悯。”至于用来表征形势大好的“令人可喜”,就更是时有闻见了。  相似文献   

4.
当一部反映中国民办教师身处困境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移的电影——《凤凰琴》震撼国人心灵的时候,《可敬的“两栖公民”》一文(见《山东教育》1994年第3期)又以其活生生的真实榜样反映了民办教师可敬可泣的奉献精神,奏出了一曲壮怀激烈而又蕴含着深深忧患意识的时代之歌!  相似文献   

5.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近年来继《谭史斋论稿》之后先秦史研究的又一成果结集,其主体部分是先生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子课题《尚书》可信性研究的论文撰著。捧读是书,感慨良多。先秦史在中国史学中向称“显学”,前辈大师们硕果丰富,其治学成果累累昭示学人,常令后学不敢窥其门径。先生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立于先秦史著述之林,这本身即为不朽之伟业,更何况先生此集所收之撰著,  相似文献   

6.
梅家驹先生投身于教育技术事业和学术研究工作三十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兢兢业业,锲而不舍,治学严谨,风范可敬。“不谋全局者不谋一域”(《孙子兵法》)。梅先生常说,他主要进行宏观研究。我理解所谓宏观研究是指涉及全局方向性、理论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旨在谋求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沿着这条主线,我重温了他多年来撰写的文章,并且结合他研究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长篇历史小说《文天祥》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湖南曾为此专门组织作品研讨会,认为是一部内容充实、主题鲜明、艺术上较为成熟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同时是一部汇歌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形象化教材。作者杨友今作为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十年磨一剑,为祖国文学事业默默奉献,实在可钦可敬。本刊特发表评论两篇,以期进一步引起读者的关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读完了《末朝顶梁柱──文天祥》这部小说。在目前纯文学倍受冲击,高雅严正的创作题材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文化背景下,杨友今先生积10年艰苦努力之功,辛勤…  相似文献   

8.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选录了张家兴的《可敬又可怜的“小蚂蚁”》一文,课文注释说该文“选自《中华百年中学生作文精品读本》第三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但细读全文.发觉该文不仅不是精品佳构,相反倒是一篇地地道道的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9.
茅盾先生“把”字并未用错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徐伟民“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这是茅盾先生《谈(水游)的人物和结构》中的一句。《(谈《水济》...  相似文献   

10.
《背影》是一篇名的纪实散,以至诚、至真的父子之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因为这种父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化精神,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所蕴涵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11.
李长之先生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重新出版了,这对我们研究司马迁和《史记》来说,是很有意义的。长之先生的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评价司马迁及《史记》的专著。长之先生在这本书里,以他特有的优美的笔调,高度评价了司马迁和《史记》,并从哲学、史学、美学、文学的角度全面分析、论证了司马迁及《史记》的思想和艺术。全书充满了闪光的语言、精辟的论断、深刻的论述和翔实的引证,尤其是其中许多富于开创性的见解,更给人以无限的启发。以后的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论著中的不少的论点,都可以从长之先生的这本书里找  相似文献   

12.
“时有恒先生捐赠藏书之室”罕见书刊介绍武世俊时有恒(1905~1982)字于久,江苏铜山人。二十年代即投身革命民主运动。1926年因在《北新》杂志上发表杂文《这时节》,鲁迅先生写了著名的《答有恒先生》公开信。解放后,曾任徐州市一至七届政协委员,山东省...  相似文献   

13.
“五一”前夕,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王辉斌先生的又一大作《唐宋词史论稿》。该书是王辉斌先生继《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李白史迹考索》、《杜甫研究丛稿》、《唐人生卒年录》、《唐代诗人咏湖北》、《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唐代诗人探赜》、《四大奇书研究》后的又一部力作。此书的出版,继王辉斌先生上一部著作《唐代诗人探赜》的出版(40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在时间上仅为四个月之隔,且一为唐诗探赜,一为词史论稿,先生于学术探索之孜孜不倦,领域拓展之勤奋不懈,研究成果之层出不穷,仅此即可获得有力证实。故而,著名词学家谢桃坊先生在读了《唐宋词史论稿》后,于致作者书中曾这样写道:“先生研究唐诗三十年,成效卓著。词学研究相对难于诗学,但先生能于一年内完成词史专著,令我甚为钦佩。关于词体不起源于民间,关于中唐诗客词,关于李白词辨伪,关于花问词的始地,以及关于柳永的考证等,皆极有新意,自成一说,我甚表赞同。……总之,大著是我近年读到的一部较好的词学专书。先生学高力健,但愿能再读到新著。”笔者在捧读先生《唐宋词史论稿》时,不仅屡屡为书中的新论新见所折服,深深佩服先生的敏锐目光与务实精神,而且更为先生不拘泥陈见、敢于针锋相对的学术态度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4.
见到汤可敬教授的新著《〈说文解字〉今释》,只匆匆翻阅了《前言》、《凡例》和少平今释槁,从中可以看出汤先生为撰著《今释》是非常勤奋的,译文力求信、达、雅,注释力求简明,并参证《说文》学、占文字学的成果作出评议,确非浮泛之作,也表现了汤先生的朴实学风。价兑文解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上《藤野先生》一课.讲到它的体裁时,我说,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一个同学马上反问:“老师。说它是抒情散文有什么不对呢?归根结蒂,它不是抒发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腔复杂的爱国热情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关于现行散文分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1918年和卫919年鲁迅先生曾连续在《新青年》上以“唐俟”这一笔名发表了6首新诗,即《梦人《爱之神入《桃花八《他们的花园入《人与时》和《他人“唐俟”的署名是耐人寻味的。据孙伏园先生解释:“先生之署此名,原义应为‘有所等待,唯恐落空’,是迫切要求进取的意思,有点焦急,但又包含着足够的积极性。”①当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鲁迅先生用他那支如椽大笔刚刚开始纵横于新文坛的时候,我们不妨从研究这6首新诗起步,探索一下前期鲁迅的思想端倪。一、新诗表现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渴望与追求我们注意到《梦》、《爱之神》和《桃花…  相似文献   

17.
《左传·曹刿论战》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以庄公之鄙陋反衬曹刿之远谋。于是历来文章点评家对曹刿只见其“谋”而大加褒扬;对庄公则只见其“鄙”而大加贬抑。这是很不公平的。细读这篇文章。深深感到,其实庄公也可敬。  相似文献   

18.
《三教偶拈序》署名“东吴畸人七乐生”,此为冯梦龙之别号。《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结尾诗署别号“髯翁”,此为冯梦龙晚年所作小说中诗的别署。冯梦龙编撰的《智囊》辑录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其中不少写入《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两书对王阳明的评价也完全一致,这是冯梦龙作《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19.
具象层面与象征层面显而易见的“互”呈现在《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之中,此为“整体性象征”。而象征意境的营造与“象征的抒情”几乎贯串于鲁讯先生《呐喊》与《彷徨》这两部小说中,这是鲁讯先生广泛地吸纳古今中外小说中的象征艺术,将之融贯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管子》混先秦诸子典籍中颇有份量的一部。郭沫若先生认为“《管子》书乃战国秦汉时代文字之总汇,其中多有关哲学史、经济学说史之资料。道家之言、儒家者言、法家者言、名家者言、阴阳家者言、农家者言、轻重家者言,杂盛于一篮……”张岱年先生则更为直接地指出:“《管子》基本上是一部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著作,具有自己的中心观点。这中心观点就是法教统一,或者说兼重法教。”迄今为止,“管子学”已经遍及哲学、经济、政治、法学、教育、军事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近期由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乐爱国先生的《管子的科技思想》是从科技思想的角度对《管子》做出研究的—部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