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疑“留人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已经成了各行业人才战略的主题。有专家建议,应当将人才战略调整为“一稳定、二发展、三招募”,把稳定人力资源放在人才管理工作的首位,并且认为,感情留人是有中国特色的“留人之道”。[1]现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以及 “政策留人、机会留人”等管理口号,在学校逐渐流行起来。然而笔者认为,这些管理口号所反映出来的“留人观”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科学的,会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副作用。以留人为根本,造成了管理目的的旁落不论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还是政策留人、机会留人,其核心都…  相似文献   

2.
《师道》2009,(1):62-62
我国校长留住骨干教师的策略无非就是三条:一是“待遇留人”,二是“感情留人”,三是“事业留人”。(见《中小学管理》,作者:冯大鸣)然而这三条策略在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同区域内教师待遇不一致的情况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美国特许学校的经验是——经历留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校长留住骨干教师的策略无非就是三条:一是“待遇留人”,二是“感情留人”,三是“事业留人”。然而这三条策略在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同区域内教师待遇不一致的情况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4.
2002初春,在望奎县县委组织召开的知识分子座谈会上,一位中年教师侃侃而谈。他就是望奎县第一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马广明。这次座谈会的一个议题是如何稳定教师队伍。马广明以从教者的身份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要想稳定教师队伍,一要靠事业留人,二要靠感情留人,三是靠政策留人。”是啊,只有了解马广明的人,才知道这三个建议的分量。这精练的总结,凝聚着马广明从教十几年的心血,也凝聚着马广明的人生追求。一、扎根家乡的优秀教师“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这不是一句空话。马广明自己就是这…  相似文献   

5.
2000年年初,中组部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了“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的要求,以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三个留人”体现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要求,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多年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对教育行业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具体到一个学校来说,要做一名好校长,就必须努力做好“三个留人”工作。 一、坚持正确导向,做好“事业留人” “事业留人” 就是要充分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6.
“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学校与优秀教师的关系也是这样。学校管理者要在“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前提下,深化教师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事分配制度,坚持“以能定级,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校之道 我从不让部门领导将制度上“墙”,不许将“强化管理”异化为“墙化管理”,因为那是给别人看的东西。我们学校的墙上无制度,但我们的教职工“心中有规范”。校长应有“不惜重金市骏骨,奋力高筑黄金台”的招贤之术。思贤若渴、待人以诚、重用贤才的言行,是校长对教师的极大鼓励和尊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是许多校长招贤的秘诀所在。  相似文献   

8.
叶黎祖 《湖南教育》2005,(13):10-11
学校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都要涉及到“留人”的问题“,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成了当前各行各业的留人主题,“政策留人,机会留人”等管理口号似乎也成了学校的留人之道。这些留人之道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是可能导致与管理目标偏离。管理的终极目标不是留人,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习惯上的留人观使校长忙于留人,而忽略了管理目标,往往把事业、感情、待遇、政策、机会等手段全派上用场,也将加薪、评积称等诱饵都抛出来,但最终的结果,该走的还是走了,还带着学校给他们的种种光环。换个角…  相似文献   

9.
在影响队伍培养和稳定的诸多原因中,一些宏观层面的因素是高校信息化部门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撼动与改变的。但在部门内部,人才管理的可作为空间仍大有余地。一句话在行业内很流行:“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作为核心人物肩负使命,他不仅要大力推动中心文化、氛围的形成,同时也要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人力并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提升软环境与硬环境,促进员工产生认同感,这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是学校走向更高水平的基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我校确立实施了“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引才工程规划”。引进高水平人才 ,构起新的人才建设平台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构成和成功的环境 ,建立信任和重用人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学校管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大链条,其中教师管理是这个链条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用人思想中,感情留人虽然排在最后,但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是同样的,所获得的待遇悬殊不大,那么,真诚的、无私的情感投入无疑将是教师队伍稳定和优化的隐性动力。我们运城向阳学校正是在教师管理上投入了足够的情感,才使得教师队伍在短短三年内呈现出“黄金结构”。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垂范作为校长,其高尚的人格、优良的作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我十分注重自我形象的塑…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校长,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周围的教师和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力奉献、务实的群体精神和一流的群体意识,努力营造起一个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作为一所好的学校,必须加大力度营造“名师工程”,通过“乐教、爱生、奉献、自律”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大力倡导敬业爱岗,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我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实绩评价制度,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制度,鼓励教师业务上冒尖。学习先进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勇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5):32-32,34
最近几年经济欠发达地区大批农村、内地小城市骨干教师纷纷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大中城市学校。如何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我校的体会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空间,着重法制环境、创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建设,力求以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  相似文献   

14.
留住人才靠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留人才、用人才问题,中组部部长曾庆红提出“三个留人“原则: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他说,“三个留人“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体现了党性第一的原则,又体现了同志感情和时代特点,事业留人是根本、是核心,强调的是党的事业为立身之本;感情留人是纽带,强调的是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办事公正,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待遇留人是条件,强调的是关心广大干部职工,要求领导干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依靠力量。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尤其要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物质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相似文献   

16.
省教育厅“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参加、竹溪县二中教师刘茂材在给家里的信中这样说:“学校领导时刻惦记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去年秋,省教育厅为竹溪选派了11名优秀普通高校毕业生,该县以诚心待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激励人,为资教老师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7.
河南神火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凭素质用人.按能力选人.用感情、事业、待遇留人.建立了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职工队伍和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重常规操作、缺乏创新战略,重培养使用、缺乏人才开发的效益意识,重管理轻服务的非人本意识,重引进轻稳定的全局意识等,只有采用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等措施,才能不辜负时代对高校人才资源开发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取超常规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中理工大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遵循了两个基本思路。其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积极从外引进,立足自己培养,建设一支数量稳定,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依据上述思路,采取了超常规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方有林 《教书育人》2006,(12):16-19
杨泰山作为所拥有四五十个班级的大型学校的正职校长,已整整8年了。在他的领导下,上海市第一中学与时俱进,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声誉越来越高,获得了莘莘学子的信赖和家长们的青睐。上海市第一中学发展的轨迹,是对杨泰山“办学,强师为要”理念的最好证明。在这8年的时间里,杨泰山和学校的领导班子努力引进优秀师资,并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胆地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吸引教师、留住教师,把学校办出了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杨泰山认为,“待遇留人“和“政策留人”相互配合,才能真正产生信任,留住教师的人、留住教师的心;这也是他理解的高层次的“感情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