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翻开中国的地图,自西向东,横亘着一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几千年来,滚滚不息的河水和两岸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不但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孕育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但是长期以来,不合理耕作、过度樵采和某些人为的破坏,致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中华儿女为保护长江和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谱  相似文献   

2.
1998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其声势之大、损失之重前所未有。长江水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但根本原因在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医理论上讲“治病要治本”,那么根治自然灾害,也应从根本入手,即维护生态环境。水患问题与生态息息相关,而生态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于森林。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农牧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量事例和确切数字,揭示出我国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的严重状况.由于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现状本文进行了科学论证并提出了兴利除弊的九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点为切入点,以和田地区生态环境为例,阐述了西部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和超载放牧,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农田荒芜、草场退化、植被锐减,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已超过了生态安全的警戒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此,提出用法律生态化理念,完善我国环境立法体系,旨在解决环境恶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02,27(9):34-34
农业部宣布 ,自 2 0 0 2年起 ,在长江流域实行春季禁渔。这是我国内陆江河在阶段时间内第一次实行大面积禁渔。长江水系支流众多 ,流域面积辽阔 ,水域面积约占全国淡水面积的 5 0 %。长江水域饵料丰富、生物种类繁多 ,为鱼类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长江渔业产量约占全国淡水渔业产量的6 0 %。目前在七大江河中 ,长江的污染程度最轻。近年来 ,受过度捕捞、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等因素影响 ,渔业资源和水生哺乳资源严重衰退。统计资料显来 ,长江流域自…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气候、水土和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以稻空大点作生产为中心的农业活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制约着稻作农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宋元以来,南方地区以围湖造田、丘陵山地开垦为主的大规模农业经济开发,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要素的负面作用逐步加大,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和水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也因此受到很大危害。近现代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进一步扩张,河湖淤废、森林破坏有增无减,而且水土环境的化学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江流域是中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的稻米产区,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因素变迁与稻作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指导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横跨西南、华中、华东地区。长江流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长江沿岸地区是我国本世纪或更长时期内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地区,几乎都分布在主要江河流域,并与河流的治理开发和利用条件密切相关。本文拟对长江综合治理开发与流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寻找相等关系例 1.目前 ,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36 7万平方千米 ,其中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全国的 32 .4 %。而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更为严重 ,它的水土流失面积比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还要多 2 9万平方米。问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是多少 ?(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 :设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 x万平方千米 ,则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 (x- 2 9)万平方千米。这时由题中蕴含着的相等关系式 :长江水土流失面积 +黄河水土流失面积 =36 7× 32 .4 %。可列出方程 x+ (x- 2 9) =36…  相似文献   

9.
主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到破坏。而环境的日益恶化,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前景。酸雨污染酸雨是由排入大气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所造成的,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使湖泊丧失生机,森林枯  相似文献   

10.
“长江”、“黄河”两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地理第三册第五章的教学内容,是本章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难度不大,知识点多且分散。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这两条河流的概况及水文特性呢?“对比剖析法”将是最佳途径。它便于集中分散的知识点,使其系统化、层次化;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全面掌握我国两条长河的概况、水文特性及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一、概况对比(见下表): 二、长江航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1.黄金水道:长江自古以来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 (1)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在流域内有2700万公顷耕地(约占全国总量的1/4),农产品  相似文献   

11.
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森林过伐、江河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是我国山区农村的一大隐患,也是今天带有世界性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抓好山区生态和经济建设,把山区经济搞上去,实现山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有益于当代、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本文试以丽水地区为例,对我国山区经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西部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开发对策:第一,长江流域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很大;第二,长江流域西部水资源亟待开发;第三,改善长江流域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第四,长江流域西部水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西电东送”;第五,因地制宜,发展长江水运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一跃而成为世界政治问题的热点,这是因为人类已切身感受到自己生存环境的退化和恶化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如全球化的能源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问题,水土流失、耕地、森林锐减问题,物种灭绝问题以及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和地球升温问题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被喻为第三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4.
汉水流域处于我国南北交界区域,自古为战略之要冲,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意义凸显。其生态环境变化基本脉络如下:先秦时期,森林广布,生态环境良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初显破坏迹象;隋唐时期山地农业兴起,浅山丘陵森林初受破坏;北宋和南宋时期平川阶地尽辟为田,广大浅山丘陵仍森林密布;元至明成化时期森林有所恢复;明弘历至清雍正时期山地森林受到较大程度破坏,水文条件恶化;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之后,原始老林垦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水灾飙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分析的艾比湖流域植被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耕地和绿洲面积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艾比湖湖水面积逐年缩小,艾比湖流域的生态恶化事实上已成为困扰新疆的第二大生态问题,艾比湖干缩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使该流域周边地区荒漠化大大加快,荒漠化速度已高达每年38平方公里。该文基于遥感技术支持下,对艾比湖流域植被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利用遥感进行湿地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防止沙漠化。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严重影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边疆地区的稳定。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脆弱 ,西北干旱少雨 ,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繁爆发 ,沙漠化有增无减 ;西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土地贫瘠 ,石漠化现象严重 ,森林大面积消失 ,灾害愈益频繁 ,应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 ,提出相应对策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在生态税法的国际绩效良好和我国生态环境不良的背景下,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法就显得很必要。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上游是我国第二大林区,更是这条大江的众水之源,而长江流域的森林,近30年来减少了一半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2‰下降到不足10‰。四川省上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还有40‰,到80年代就只有14‰了。从金沙江到  相似文献   

19.
环境恶化将威胁人类生存□高新勇/江苏邳州土山高中自然环境正在加速恶化并将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已不是危言耸听。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防止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仅次于避免世界核大战的全球大事,地球这个人类家园正面临一场空前的灾难。一、森林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森林破坏严重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经济基础薄弱 ,自然生态条件较差 ,发展水平较低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进而分析了森林遭到破坏之后所造成的恶果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影响 ,研究了退耕还林在整治国土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