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我校将课程改革列为核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把它列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积极探索新课程,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学生有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怎样开设学校课程?怎样实施学校课程?笔者认为,将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开放与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性思考其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为尊重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学校课程领导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领导的落脚点,它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的发展,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转变校长的课程领导理念,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创建学校共同愿景;塑造以对话、支持、合作、共享为特点的开放型学校文化;为教师赋权,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高中课程改革涉及学生、课程、教师等三个方面,其中学生是一切问题的起点,也是一切问题的归宿。我校在新课程推进的实践中,以研究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为主线,认真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学校下一步课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崔海荣 《宁夏教育》2006,(12):20-20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地指出“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强调了课程与教学的有效实施、人才的培养对课程资源的依赖。新课程改革中,图书馆作为教育设施组成部分,它的功效被重新确认:“是为实施课程改革提供课程资源保障的地方。”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图书馆应及时抓住机遇,更新办馆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自身在文献保障、设备、网络、人才优势,形成一个良好的课程资源环境,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份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课堂教学则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素质教育课程化,课程设置素质化,新课程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素养以适应新的课程教材改革则是课程教材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求切实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从而达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以加强综合实践教育为方向,强调改革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的单一的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过于集中学科本位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全面实施新新课程方案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使命,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要求,实施综合实践教育乃是课改的必由之路。为了做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工作,以达成该课程目标,我们提出了下列设想:一、指导思想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继承传统的综合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它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9.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为使学校、教师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从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我校立足“以校为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研究为载体,大力加强课程改革研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包括教材课程资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构建和谐教育时,要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为前提,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途径,以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目标,遵循追求理想,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具体操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增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为了让课程回归生活,让课程回归社会,让课程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让课程去关怀学生,走近学生。通过课程改革学校校园文化的重建和学校管理机制的整合,促进校长和教师在课改中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及创造力,使新课程改革具有传统的经典文化,又具有典型的时代精神,更好地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完成中学教育的使命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而服务。笔者认为,在进行学校管理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如何给学校的办学进行定位?如何确定学校的办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是制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系统的课程改革就是学校文化的变革,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蕴涵全新的学校文化要素。作者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对一所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小学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关系的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文化变革的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引起学校文化的自觉与重建的努力;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校长是优秀文化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5.
革新课程领导的现实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课程改革实施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完全归结为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和适应性,而应该是学校组织行为方式的问题;也不能归结为评价改革问题,而是学校全方位的课程领导问题。现实的革新的课程领导发展路向应该重点放在学校的教育哲学和课程实施策略的革新、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革新、学校组织的重组和行为优化以及评价制度和方式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既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省教育厅最近下达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共6项:实验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学校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学生选课指导,新课程的实施、推广、宣传与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教材与课程资源研究,学生评价与高考研究,学校评价与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理念的接受、落实、内化和行为化。作为学校校长,应考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并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为创建学校特色和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校本课程甚至课程的概念本身发展的范围和历史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工作中感到难度大,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同时如何使用校本教材上也有不少困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有校本课程的融入,而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无疑也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标准,这样就会少走弯路,加速开发校本课程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心里品质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改进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开始建立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