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进 《中学教学参考》2009,(36):111-111
“主体性体育教学”是对“教师中心论”和“教师和学生双中心论”的反思和再认识。要充分认识“主体性体育教学”,并且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竞技运动教材化,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构建“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阐明了体育教学过程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继而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进行说明,并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转变教师观念,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并以课堂常规教学为重点,注重“点”带“面”结合,恰当运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体育教学中的单一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创新精神.一、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创新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索—转化—创造”为主要形式,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造能力.教无定法、但可择法、亦可创法.教师要勇于弃旧扬新,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自创教学新路子.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就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的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学自练,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与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自我改进,最终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如果只停留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简单传授上,忽视对“学法”的指导,那么,尽管教师认认真真地备课,兢兢业业讲课,教学效果也难如人愿。因此,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则是体育教学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最基本的价值是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认真组织、讲解、示范和指导,积极做好"教"的角色;同时还要在体育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情趣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决定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注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徐守育 《教师》2010,(34):8-8
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完成体育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训练的任务,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健康人格。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训练,轻思想教育”的状况,部分教师满足于学生体育技能训练过关。没有充分注重运用体育教学工作便利条件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这样的情况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加以纠正与完善。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此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究与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魏红红 《甘肃教育》2013,(22):48-4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呢?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上体育课时,都有这种感觉: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玩”课,他们喜欢我行我素,教师的说教总是徒劳无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时总是很被动,缺乏积极性,即使在教师的高压下,也缺乏学习热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必须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通过教学实践,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行再认识,有助于正确理解“健康第一”的内涵,使教师更加注重体育教学的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和竞技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融情——要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结构,首先得从“情”字入手。教师只有融情于教,学生才会移情而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注重课堂的情感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者融为一体。教师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就是情境创设。如在一年级队列训练中,可经常进行“快快集合”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评价,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能力评价,在评价内容和方法方面都存在一些弊端。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评价应注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注重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以及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是教师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书”又要注重“育人”,“教书”就是向学生“传业、授道、解惑”,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杨经国 《江西教育》2024,(15):89-90
“单元整体”教学是“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的智慧转型。在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架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融合“单元整体”学习方法、优化“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呈现出连续性、进阶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师要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体育教育应面向未来,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 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终身体育学习能 力的培养,进而使人格不断完善,人本精神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教育应面向未来,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终身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使人格不断完善,人本精神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评价,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能力评价,在评价内容和方法方面都存在一些弊端。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评价应注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注重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以及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明确指出:“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根据以上精神,本人在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和上述精神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主要任务。并通过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内涵,特别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坚毅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马淑好 《河南教育》2005,(10):37-37
新课标赋予了体育与健康课新的内涵,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去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  相似文献   

19.
由教师的注重“教”向学生的注重“学”的方向转变。体育教学中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懂,甚至技术动作比教师做得还规范,这时如果教师仍然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学”起来就索然无味了,如:在教学篮球“运球上篮”时有的学生已经很熟练了,可教师还在讲解、示范,让学生重复练习,使学生感到乏味、无兴趣。即使有的技术动作很难,教师一味的去“教”,而不管学生能否“学”会,也是费时费力而达不到“教”好“学”成的效果,所以调整好“教”与“学”的比例,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心理,适当适时地“教”,把学生的“学”放在重要位置,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郑江 《天津教育》2023,(30):7-9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体育新课标)的颁布实施突出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其中课程理念指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程目标中明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体育核心素养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被运用于教学中,智慧课堂也被赋予了新的概念,那么在数字时代下如何更高效地实施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