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正如加涅所说的 :“教学主要不是传递有待于传递下来的信息 ,相反 ,它却是激发利用学习者早已具有的技能 ,并确保学习者具有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这就涉及到学习策略的培养问题。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它包括直接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认知策略和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和监控的元认知策略两部分内容。学习策略具有方法性和自我监控性。所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  相似文献   

2.
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革 《教学与管理》2008,(2):130-131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学到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否接受教师这个传导者所传导的知识而产生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毋庸置疑在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者在长期学习活动中所形成与表现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认知倾向,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态度、情感及其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策略的总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称“新课改”)积极倡导多元化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文就新型学习方式及其教学价值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学习毅力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学业表现提升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非认知因素。学习者如何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并长期坚持完成学习任务,这其中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又发挥了何种作用?如何能在技术媒体日益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不被外界打扰、保持专注力,专心完成学习任务?问题背后的发生机理也正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即如何真正了解什么是学习毅力。因此,本研究力图以现有学习毅力的相关理论、发生机制和已有模型为基础展开探索。首先,梳理不同学习场景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而选择依托交互决定论和中介变量理论,来比较现有学习毅力模型和非认知能力模型;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对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23位一线教师的访谈文本内容进行质性分析,访谈主要是对学习毅力的理解、内涵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的深度探讨;最后,结合理论基础和访谈分析结果,刻画学习毅力的可塑模型。研究发现,对学习毅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测量方法的归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即学习者个体特征、语境特征、关系特征和学习环境特征。从“四特征”内涵入手刻画的模型相对全面地构建了学习者画像,为解决学习动力不足、培养和发展学习毅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在学习共同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在一定的环境和情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者和帮助者、指导者。"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  相似文献   

7.
认知心理学认为,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如掌握某一门学科的知识,需要个体不断地作出积极的努力,把新观念材料组合到自己的参照系内。它要求个体具有几种注意、坚持不懈以及提高对挫折的忍受性这样一些意志与情感方面的品质。可以设想,一个人去做某件毫无兴趣的事情,他是很难作出持久努力的,因此,一个毫无知识需求的学生长期的有意义学习是很难坚持的。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尤其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求知的动机就更为重要。认知观的动机理论主要包括:观念冲突论、成就动机论、归因论…  相似文献   

8.
朱秋华 《现代语文》2005,(12):80-81
随着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币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上逐渐流行。它在吸取认知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又向纵深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教育思想,比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强调教学情境性,强调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等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在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影响和变革蓿学校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9.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让学习者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必须与任务的主题相结合。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教师、专家等组成,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彼此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某些学习任务的学习团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共同体"是社会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应用于教育学领域。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团体,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们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Online Self-Regulated,简称OSR学习过程。定量数据来自354名完成在线问卷的学习者。定量数据显示,学习者的OSR处于中等水平,任务策略的OSR值最高,学习求助的OSR值最低。通过学习者的日志数据,以及对6名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者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进一步获得对这些发现的有趣见解。三类英语听力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分别呈稳步、螺旋和缓慢发展趋势。低、中OSR水平的学习者主要将其OSR水平归因于教师的监督或同学的影响,而高OSR水平的学习者主要将其OSR水平归因于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3.
一、对德育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理解 1.对德育学习共同体的理解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辅助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社会强化,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促使他们持续、努力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具备的一种基础而重要的学习能力,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和发展轨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文章以87名参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协作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所撰写的活动反思为数据源,对不同学业成就的学习者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调节活动、调节模式和发展轨迹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1)高绩效学习者具有更多的预先计划和自我反思等调节活动,但在行为表现阶段与低绩效学习者无显著差异;(2)高绩效学习者拥有更多的自我评估行为和更为深入的自我反思调节模式;(3)高绩效学习者在预先计划阶段即能够产生价值认同并激发学习兴趣,而低绩效学习者的价值认同更为滞后。针对上述差异,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包括:为低绩效学习者提供预先计划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的学习脚手架、在任务起始阶段引导低绩效者实现对任务的价值认同、引导并辅助低绩效学习者开展自我评估等。  相似文献   

15.
王岩 《教书育人》2012,(36):96-97
认知心理学总结的词汇习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意性的(intentional)学习,另一种是附带性的(incidental)学习。有意性的学习主要是指课堂学习与训练,学习者刻意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上,刻意背记单词词汇表、做词汇练习来记忆单词,有意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付出巨大的努力。附带性的学习是相对有意性的学习而言的,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比如课外阅读、看电影、听歌曲等的过程中,附带习得了单词,与有意性的学习相比,要轻松许多。学习者应该把有意性学习与附带学习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二语词汇学习,不顾此失彼,这样才有助于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一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因素词汇的习得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会受到各种认知方式和不同的认知策略的影响。不同的学习者偏爱不同的认知方式,而这种偏爱是潜意识的,个体本身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偏向。认知方式虽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却会影响学习的结果。例如,有的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 学习方式,也称学习风格,它是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的。五十多年来,中外研究者由于其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策略、步骤;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动机、态度、情绪体验、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偏爱。  相似文献   

17.
一、认知负荷胜任能力及其特征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一定的目标知识或活动操作技能的积累,并使其长期储存在记忆中,于是产生了学科知识及其认知活动的认知负荷——即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具体目标任务时加在学习者认知系统上的负荷。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者需要掌握人类认知的心理过程及其理论模型。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下,许多用于探讨认知心理过程的实验操作由于概念抽象、设计复杂等导致学习者难以通过文字或图片的描述直接理解。为此,本研究利用教育游戏的设计理念,开发了符合学习者需求特征的AVG游戏《心理迷踪》。该游戏考虑到"问题解决者"类型的游戏者需求以及游戏者先前游戏经验的差异可能对游戏体验造成的影响,在设计中选择操作难度较低的游戏类型AVG进行开发,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具有娱乐性、情境性、互动性、参与性的"教游相融"的学习支持资源。最后,本研究为该类游戏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分为示教学习(lecture learning)、操练学习(drill learning)和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三种类型。在示教学习中,学习需要记住以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或图形、具体模型等形式呈现的知识,主要获得陈述性知识;在操练学习中。学习需要按已有的方法和程序完成特定任务,主要获得过程性知识。在自适应学习中,学习需要发现新的方法和程序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知识,既包括陈述性知识,也包括过程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杨颖 《考试周刊》2014,(15):98-99
<正>英语在农村教育中是一个薄弱学科,学生没有兴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被列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的第一条。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有过不少论述。我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他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