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教例描述] 第一次执教"角的度量"时,在用教具让学生认识了量角器、介绍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后,我让学生先自己试量课本上∠1和∠2的度数.反馈时,有学生量得两个角都是60°,有的学生量得两个角都是120°,只有少数学生试量是准确的,即∠1是60°,∠2是120°.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有所言,有所不言。本课一开始让学生想出各种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使用量角器的必要性。当学生比较完后,我提出问题:要想知道∠A比∠B到底大多少,该怎么办?话音刚落,立刻有许多学生大声地说:用量角器!从他们的神情,我看出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量角器的知识。看来我原来的教学设计,由自己来介绍量角器,得改一改了。于是我问道:你们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那就试着量量书上的∠A和∠B是多少度吧!学生们好像就等着这句话呢,立刻兴致勃勃地量了起来。我巡…  相似文献   

3.
(投影出示∠1,如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呢? (指导用量角器量∠1) 师:量角时,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然后移动量角器(重合点不能移位),使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  相似文献   

4.
角的相关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教材安排两道例题教学角的度量。第一道例题让学生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去量同一个角,从而产生不同的测量结果,促使学生产生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愿望,引出量角器的认识。第二道例题教学量角,让学生通过自己测量、交流,归纳并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那天,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有关知识.探究怎样量角,强调“对点、对边、读刻度”这三大步骤之后。学生就开始自己练习量角了.学生一个个都很专注,我巡视着。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测量角的大小?学生感觉到量角的必要性了吗?角的大小如何描述?作为一种测量技能的教学,是否一定要按量角的步骤一步步地教?为什么要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除掌握量角的基本技能外,我们还能让学生获得什么?每每在讲“角的度量”时,我总是这样追问自己。  相似文献   

7.
5.角的度量片断实录教师要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度数,学生王小红没有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而是随意放置,然后经过一次相减得出角的度数。有位同学发言说,他的这种量法与课本上讲的不一样,是错的。王小红立即反驳说:我量出的度数和大家量出的度数一样,怎么说是错的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教师对此不作任何评价。她布置学生各自画出两个相邻的角,并量出它们的度数。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发现,用零刻度线对准一条边的方法量角、画角,量角器要放两次,而用王小红的方法量角、画角,量角器只需放一…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1.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分析2.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分析生长点:角的概念,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角本质上不仅是一种“形”,更是一种“量”,是一种用来刻画两条射线张开程度的量。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是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角和比角,当此工具不能满足需求或者是不能直接比较时,就有了学习量角器的必要性。量角器顾名思义就是测量角的仪器,认识量角器,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量角器上的角在哪里,是怎样布局的。延伸点:量角、画角,可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角的大小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量角用量角器,在小学阶段都学过,当然我也不例外.应当是三四年级学过的吧,我记不清了,教我的老师是怎样讲的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对于会用量角器量角我一直认为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因为当时班内好多同学都不会,时常把一个钝角量成锐角的度数,而我一直都不会出错.因为我总是在量角之前先看一看这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然后再选择用哪一圈的数字来表示角的度数.正是因为这点"小聪明",所以在量角度数时总觉得比其他同学技高一筹.也总是把自己的方法讲给别的同学听,并因此有了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又教四年级《角的度量》这一课了,回想起上一届学生这一课的得失,感触颇深:被量的角是正着画的,开口向上的,学生度量掌握得还好;遇上开口朝别的方向的,有部分学生就开始拿着量角器转来转去,甚至不知道如何放是好了,似乎角不正着放,量出刻度数都不容易了。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度量角的要领。这一次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调整。对小学生来讲,量角的方法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  相似文献   

11.
在试卷讲评课上,除了关注学果从允许有误差的角度来判断,生2:上学期老师讲过平行线生的“错误”外,我更关注于那些隐179°178°182°、、等都应算对。但这上两个相同位置的角的大小相等。藏于试卷之外的精彩思维过程。通样的判定所产生的认识导向却值因此,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的BA过引导学生多向反馈和交流,让静得思考。怎么讲评呢?我是这样做边延长(如下图),得到∠5。这样,态的试卷“动”起来。的:∠5=∠2。因为∠1 ∠5=180°,所以如,一次测试的试卷上有这样先请用量角器度量的学生说∠1 ∠2=180°。一道题:观察下面的平行四边形:说:大家…  相似文献   

12.
1.问题提出:∠1=90°吗?在学完度量角的大小后,数学老师让同学用量角器量出右图∠1的大小:∠1=______。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直接告诉学生“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样引入:两个学生各画一个角,一生说“我画的角比你的小”,另一生问“小多少呢”。接着,呈现“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介绍量角器。  相似文献   

14.
游基宏 《江苏教育》2008,(18):25-2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掌握量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使用缺损程度不一的量角器来量角、画角,可以激发学生灵活运用度量策略,促进量感形成。一、材料准备用透明纸绘制量角器,根据需要制作缺损量角器,如表1所示。二、使用(1)号量角器量角1.提问:你能用(1)号这把有缺损的量角器测量这个角(图1)的度数吗?  相似文献   

16.
在用量角器量角时,学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角的边太短,度量时,量角器总是把角盖住了,得将角的边再画长一点才量得准;二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角,如圆锥的顶角,无法量出。这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原理制作一个量角仪 (如图 1),在量角器的平角顶点处钻一小孔,订上一根两端尖的细木条或硬纸片,移动小木条,便能很快读出所量的角的度数。   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综合起来,可制作简易的角平分仪 (如图 2),推动菱形的两边,使它们分别与角的两边重合,然后画一条对角线,那么这条线便是…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角的度量”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度量角的度数时往往误差较大。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量角的误差呢?在调查中我看到,由于图形中角的两边往往画得较短,当学生把角的顶点和始边分别与量角器的中心和零刻度线重合后,由于  相似文献   

18.
一、学数学就是做中学的过程。华老师在《角的度量》一课中创设了这样一连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找角,然后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最后再用量角器量角。  相似文献   

19.
常明 《广西教育》2012,(33):59-59
学生每次学完角的度量后,在量角的过程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量角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教师归纳出了“两合一看”(即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这么高度精炼的量角方法,学生还是不能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掌握量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2.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