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 ,训练的恢复问题一直是田径界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训练负荷量和强度越来越大 ,仅靠吃饭、休息和睡眠这种自然的恢复手段 ,很难适应和满足当前训练的需要。因此 ,在现代训练体系中 ,应包含科学的医务监督以及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恢复措施 ,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训练的科学性。作为正常生理现象的疲劳 ,在长期积累并超过某一临界范围而得不到恢复时 ,就会转为病理性的过度疲劳 ,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使运动员丧失训练热情和比赛欲望 ,它常常发生在重大比赛的准备期 ,很多运动员因此而痛失良机…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单调重复的田径训练极易造成运动性心理疲劳,本研究针对学生在田径训练课上表现出训练欲望低、训练动机弱、易疲劳等主观感受,阐述心理疲劳的成因及恢复措施。以期对田径训练提供参考,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增强意志,减少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3.
在竞技运动不断发展的今天,训练计划的安排愈来愈系统化、科学化,而恢复手段是必须考虑在内的,疲劳在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是客现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而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只有解决好训练——疲劳——恢复对立统一的矛盾,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1.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自19世纪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关于疲劳产生的机制仍无  相似文献   

4.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则是危险的训练”。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切实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结合良好的消除疲劳措施和有效的恢复手段,保证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有序进行,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所以说训练后疲劳的消除与机体恢复不容忽视,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这里就谈谈消除训练后疲劳与恢复的一些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秦雷 《精武》2013,(36):21-21,23
在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中长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容易引起运动疲劳的田径运动项目,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训练非常重要,是中长跑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中长跑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总结出了一系列针对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高强度的田径训练后,疲劳与恢复的程度在运动员们身体机能恢复与日后的训练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机体反应方面,针对田径训练中疲劳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恢复必须提到与负荷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儿童的业余田径训练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运动成绩日渐提高,训练手段和方法多样化的今天,恢复始终是一个提高运动成绩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文章根据少年儿童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儿少田径训练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对负荷训练怎样在产生疲劳后进行积极恢复进行研究,从中找到适合儿童少年合理的恢复手段,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为竞技运动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随着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训练负荷必然要加大。但机体对训练量和强度的承受是有限的,没有各种恢复措施保障,是导致过度训练的主要原因,而过度训练的前兆是疲劳的堆积以及由疲劳引起的各类运动性疾病。因此,对于消除疲劳、促进机体恢复手段,方法的探索与应用,是解决科学训练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现代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竞赛的日趋激烈给运动员带来的精神负担愈来愈重,优秀运动员中精神疲劳现象的出现也日益增多。然而,当前运动训练中的恢复措施大都是针对身体疲劳进行的,用来消除精神疲劳的措施和手段还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对运动员各种不同性质的疲劳现象的诊断并应用我国传统的功法调治及心理放松训练手段消除运动员的精神疲劳,恢复和增强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训练的需要,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通常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疲劳是竞技体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没有疲劳的发生就不会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不可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只有解决好训练--疲劳--恢复,这种对立和统一的矛盾,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因此,解决超负荷训练或比赛造成的运动性过度疲劳是当前竞技运动训练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目前的训练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负荷"来刺激机体,以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什么程度的"过度负荷"为最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衡量.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高强度、高密度的竞赛中,许多科学的训练手段孕育而生,其中恢复训练已被列入到训练计划之中.恢复训练计划的安排越系统、科学就越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全能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复杂、运动强度较大的综合性项目。现代全能运动训练、运动负荷不断增大 ,运动员有机体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 ,所以研究出现疲劳的生理因素 ,进而采取各种有效的恢复手段和措施 ,加快运动员有机体的恢复过程 ,是广大全能运动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耀康  王晨 《体育科研》2010,31(1):52-54
通过一些最简单、无创性的方法及时检测田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及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性,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是保证运动员训练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在冬训期间(室内田径锦标赛前2个月)对4名400m健将级运动员进行系统地机能监控,监控指标包括尿去甲肾上腺素、简易问卷、脑电、定量负荷实验、肌肉力量测试,意在通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及心理的变化情况来综合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的监控尽量做到无创、简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田径运动员:(1)去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适应性监控指标,在恢复期去甲肾上腺素下降越多,说明运动员对前阶段的训练负荷适应越好,在随后的训练中可以提高训练负荷;反之,在恢复期去甲肾上腺素升高的越多,说明运动员对前阶段的训练负荷没有适应。在随后的训练中需要减少训练负荷,增加恢复;(2)简易问卷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心理状态等几方面来反应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其分值可以作为一较简单的指标用于运动员的日常疲劳监控。(3)尿去甲。肾上腺素、简易问卷分值、脑电、定量负荷试验、肌肉力量测试结果的综合评定能较好地、全面地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的不断加大,势必破坏体内环境的平衡,当负荷超过运动员的机体承受能力,就可能导致疲劳或疲劳过度的发生,如何判断疲劳及疲劳后采用的恢复手段,现就基层田径运动员的疲劳判断及疲劳后采用的手段与方法浅谈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针对瑜伽对心理和生理功能的作用和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两方面进行综述对照研究,探究得出:将瑜伽放松练习运用于田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意义,并且提出将瑜伽练习运用于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恢复训练当中。  相似文献   

16.
把疲劳作为运动训练近期的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静华 《体育学刊》2002,9(5):11-13
阐述了训练与竞赛、疲劳与恢复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对营养补剂本质的认识,提出疲劳是运动训练的近期目的,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训练,高质量的训练旨在创造最大限度的疲劳程度。只有疲劳后恢复一继续加大负荷产生新的深层疲劳一再超量恢复一使机体产生更高基础上的平衡,才能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员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础力量训练是初中田径训练的基本组成,肌肉力量可以保证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掌握运动技术。因此需要科学训练,提高基础力量、体能和速度,合理的锻炼避免身体损伤。本文主要阐述关于提升中学生田径基础力量训练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田径教练员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108名高校田径队现任教练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科研以及业务能力等几个方面的调查.对普通高校田径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理论知识不丰富以及缺乏指导高水平田径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岗位培训工作滞后等是影响高校田径教练员业务水平提高的几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高校田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几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田径耐力性项目优秀残疾人中长跑运动员在海拔2 366m青海多巴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控,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血液、疲劳恢复以及运动能力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田径耐力性项目残疾人运动员开展科学化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国家残疾人中长跑队男子运动员共10人为研究对象,每周2、周6晨起安静状态抽取肘静脉血5ml.测试指标:血常规、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结果:经过4周高原训练后,RBC和Hb值保持在较高水平,血清CK、BUN值较训练前显著下降,睾酮和T/C值增加,表明机体血液携氧能力、疲劳恢复水平以及肌肉蛋白合成能力得到改善和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结论:海拔2 366m高原训练对于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训练初期机体尚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以及训练负荷安排偏大是造成血象指标和疲劳恢复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注意调整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