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是动物生存的基本属性,良好的睡眠对动物机体健康和生命延续至关重要.从姿势上看,动物们睡觉或卧或站各有不同,而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类而言,却只有卧(躺)着睡觉才能舒适地进入梦乡.因此,无论是高门大户的富豪府邸,还是家徒四壁的贫士屋舍,床都会被摆放在家中最重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外显之物。中国的服饰文明源远流长,自古就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孔子更将衣着视为“礼”的基础,他说“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无礼,无礼不立”。然而长久以来,中国人有着“上衣尊而下赏卑、外衣重而内衣轻”的衣着观念,加之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服饰体系中的“内裤”被长期边缘化,如沈从文先生的大作《中国服饰史》就通篇不见“内裤”二字。在“谈性色变”的年代里,人们对内裤更是讳莫如深,或羞于启齿,或顾  相似文献   

3.
4.
5.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2,(31):54-59
<正>有乡村旅居史的朋友一定对蒲公英不陌生,很多人也都有轻轻一吹,帮助蒲公英果实飞到远方的体验和经历。从植物学科属上看,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生于根部周围呈锯齿状的叶和细长而直的空心枝干,它的枝干会向上一直延伸到花序部分。其花萼上部多为紫红色,  相似文献   

6.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1,(19):56-60
胸衣,今天多称胸罩.它和大多数成年女性关系密切,其出现不仅能让女性胸部曲线更完美更自然,也能使外衣穿着更贴身更雅观.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东西方女性在胸衣发明、使用的时间上有很大不同.尽管古希腊女性为了能和男子同场竞技,在运动场上会用布将胸部包裹,形成抹胸的雏形,但早期西方雕塑、绘画中的女性却多赤裸上身,或用布袍简单遮盖.如公元前150年左右,阿历山德罗斯创作的著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人体本身就是大自然中最美的存在,无需用外在衣衫作修饰.同时期中国人的衣着观念则相对保守,对于公开裸露上身相当忌讳.《论语》说"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关于"絺",汉代孔鲋编著的《小尔雅》解释说"葛之精者为絺",全句是说即便是暑天在家,也要穿上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如果出门,还要再罩一件外衣.《礼记·内则》篇则明确要求"女子出门,必拥遮其面",女性外出连脸都要遮住,更不用说身体的其他部位了.《世说新语·德行》更是指出:"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相似文献   

7.
8.
<正>在西方,苹果被誉为“水果之王”,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还对文化和艺术甚至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古希腊神话中,一只金苹果曾引发了雅典娜、阿佛罗狄忒和赫拉三大女神的纠纷和争执,并最终导致特洛伊战争的爆发。在基督教文化中,伊甸园中那棵善恶知识树(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变成了苹果树,男人的喉结也变成了“亚当的苹果”。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苹果远行北美并一路改良,逐步从少数人食用的“禁果”变成平民共享的“苹果”。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20,(29):48-52
<正>与头发相比,成年男性的胡子生长速度要快得多,一旦两三天不处理便会胡子拉碴,形象不佳,所以剃须刀成为每一个成年男性的日常所需。但受区域文化、宗教戒律以及特定习俗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于胡子的态度迥然不同,这就使剃须刀的旅行变得扑朔迷离,难以追踪。如古犹太人可能就不剃胡须,因为在他们的古老经籍《塔纳赫》"利未记"19章27节中就规定说:"剃除左右二处太阳穴边之毛发和胡须,  相似文献   

10.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1,(34):58-62
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眼镜家族的成员也越来越庞大.仰望星空离不开望远镜,观察细微物质需借助显微镜,游泳潜水则少不了泳镜和潜水镜,视力欠佳者依赖近视眼镜助目明视,视力正常者利用眼镜遮风挡沙、修饰容颜、彰显个性.在现代家庭中,眼镜成为不可或缺的小器物.眼镜结构简单,由两片小玻璃和一个镜架组成,架在鼻梁、勾着耳朵就可以使用了.  相似文献   

11.
刘小芳 《百科知识》2023,(10):46-52
<正>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欧美绅士,还是生活中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登山远足的背包客,手里总少不了一根手杖。手杖形态简单,但却含义复杂,杖顶镶嵌宝石,举在手中可为权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杖头弯折成弧形,拄在地上则为拐杖,帮助人们稳健前行。在西方文化中,权杖意义重大,至今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或教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手杖是尊老敬老的标志,也是文人墨客纵情山水的小“助手”。  相似文献   

12.
正扇子是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的小物件,它可圆可方,可以满身羽毛,也可以绢纸一张;可繁复精美,也可简约至上。炎炎夏日,人们摇扇纳凉;秋冬时节,人们展扇把玩。戏文里,大家闺秀以扇掩面,切切私语,传递多少爱语呢喃;文人墨客轻摇纸扇,指点江山,勃发多少激扬文字。展开历史的画卷: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鼎三国;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轻摇纸扇,下笔间竹松梅兰跃然纸上;走进文学的世界,《西游记》里孙悟空三次借  相似文献   

13.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1,(28):50-54
我们知道,无论材质、款式、色彩如何变化,人类的服饰都必须是一个闭合的系统.为了满足日常频繁的穿和脱,这个系统最好不要完全封死,于是系带和纽扣就诞生了.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纽扣是最平常的小器物,无论是西装、衬衣,还是裤子、裙子、手提包……随处都有它的身影.从小到大的穿衣训练,让每一个人对使用纽扣都烂熟于心,即便闭着眼睛也能把纽扣扣好.  相似文献   

14.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3,(19):44-51
<正>对于今天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而言,花鸟市场中的鹦鹉绝对是热门且常见的禽鸟。它的羽毛鲜艳惹眼,鸟喙弯曲而强劲有力,爪趾粗长可直立行走;它的个头大小不一,但多性情温和、叫声婉转,个别品种经训练还能模仿人语,被视为最聪明的鸟类之一,很适合作为家养宠物。在文化领域,鹦鹉的身影熠熠生辉,不断闪现于世界多地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中。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到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从佛教经典中的大量鹦鹉故事到好莱坞动画大片《里约大冒险》……鹦鹉都以聪慧、机智、灵巧、可爱等形象出现,为世界文化画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正>戒指是常见的首饰,材质可金银可玉石,可兽骨可竹木;可象征财富地位,亦可表达爱情。戒指器型娇小,却价值不菲,更能于方寸之间展现无穷的艺术形态。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戒指都已成为婚恋男女不可或缺的互赠礼物,它环束于指,形象表达着情比金坚和永不背叛。最新的《全球结婚戒指市场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结婚戒指市场的规模达到8154.89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的头发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27~0.40毫米,每月接近1厘米。面对这样的生长速度,如果不定期打理,就难免蓬头乱发,让人形象不佳。此外,如果无法规律性洗头,虱子等头皮寄生虫也十分常见。当然,理想的头发打理是将定期修剪与日常梳理相结合,所以梳子便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小器物。从器物起源的角度看,人的双手是梳子的原型。但有趣的是,最早的人类梳子形状更像人脚而不是手,因为无论是中国山东大汶口古墓中出土的象牙梳,还是古埃及阿拜多斯遗址出土的象牙梳,或者是中东地区出土的梳子,它们的梳背和梳齿的比例都大于2∶1。而且在中文里,梳子古称栉,音与趾同,隐含着人们设计梳子时的象形秘密。  相似文献   

17.
18.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1,(10):48-52
作为与人类祭祀、战争、生产生活都密切相关的动物,牛在世界主要文化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距今1.7万年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野牛岩画,到希腊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王宫中的斗牛壁画,欧洲历史中的牛凶猛奔放,是野性美的象征;从北美、澳洲草原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牛群和美味的牛肉汉堡,到美国西部片中自由孤独的牛仔身影,新大陆视野中的牛营养美味;从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如意神牛舍波罗、湿婆坐骑白牛神南迪的传奇故事,到整个国家欢庆的母牛节,印度文化中的牛法力无边;从老子骑青牛西入函谷关的传说,到唐代敦煌壁画中牛的耕地画像,中国人眼中的牛踏实勤恳……  相似文献   

19.
刘小芳 《百科知识》2022,(25):50-55
<正>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面对火辣阳光或瓢泼大雨,寻求暂时的遮蔽是人和动物共同的本能,一大片叶子或木板,甚至双手都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这时,如果行人手中有伞,则会觉得更加便利和舒适。除了遮阳挡雨,花花绿绿、造型各异的伞还能凸显个性,增添生活美感。在含蓄内敛的东方社会,伞还成为女性展示自己优雅身姿的理想器物,如《白蛇传》中携伞游览西湖的白素贞、戴望舒诗作《雨巷》中撑伞的丁香般的姑娘、日本浮世绘画家铃木春信笔下的《雪中相合伞》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