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创立"仁学",其"礼"、"乐"思想也是贯穿在仁学体系之中,与"仁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本文旨在探讨孔子创立"仁学"以及"仁"与"礼"、"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学流派,以"仁、礼"为核心内容。儒家学派代表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我们大力推行人文化教育的今天,将孔子的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来,是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的。在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上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一种美学思想。"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仁"的心灵,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基础,而社会中腐蚀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使得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需吸取儒家美学思想精髓,净化心灵,提高情操。  相似文献   

4.
桂永锋 《科教文汇》2011,(31):145-147
孔子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体育思想的重心是"寿"。孔子倡导体育"载道",为了政治,为了教化,他不但教授体育,而且躬身践行;但是,如果体育不合"仁"、"礼"、有悖孝道,他是坚决反对的。像孔子的其他思想一样,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5.
仁”和“礼”共同组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主干。孔子将“尊五美”视作推行德治的基石,把“屏四恶”作为推行“德治”的具体要求“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德治的目的,二者互为表里,倚为皮毛。  相似文献   

6.
姜天堃 《科教文汇》2009,(4):110-110
“和”与“仁”一样是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以身作则”等都体现了“和”这一思想。素质教育在现代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和谐课堂”从现代教育方法上更好地诠释了孔子的“和”思想与其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仁学"管理思想长期占据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国家统治和社会教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仁"的维度,对儒家管理哲学做个梳理,探讨儒家仁学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论语》言简意赅的辑录使得后来者谈及孔子是各凭己度、异彩分呈.本文专以探讨孔子在人格领域及艺术世界的“尽善尽美“观.  相似文献   

9.
杨文明 《今日科苑》2010,(14):180-180
孔子的仁智统一思想中,仁居于主导地位,是优良的道德品质。智是实现仁的方法和途径,二者是论理学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挖掘这一思想,吸取其精华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梓汝 《科教文汇》2012,(22):94-95
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极其尚礼重仁。孔子对礼制的遵从身体力行,并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地遵从礼制。在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孔子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一生孜孜不倦的学习。他对学生的仁德教育十分重视,通过运用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来感化学生,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学生,成为万世师表。  相似文献   

11.
麻勇 《金秋科苑》2010,(16):221-221
孔子不仅当“仁”不让,而且当“礼”不让。此文拟在分析论述了“礼”在孔子心目中的诸德的地位以及“礼”是“仁”的价值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仁”的重要载体,并且进而阐明了孔子在诸多方面当“礼”不让。  相似文献   

12.
麻勇 《今日科苑》2010,(16):221-221
孔子不仅当“仁”不让,而且当“礼”不让。此文拟在分析论述了“礼”在孔子心目中的诸德的地位以及“礼”是“仁”的价值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仁”的重要载体,并且进而阐明了孔子在诸多方面当“礼”不让。  相似文献   

13.
黄建华 《科教文汇》2014,(7):117-118
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一种美学思想。“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仁”的心灵,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基础,而社会中腐蚀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使得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需吸取儒家美学思想精髓,净化心灵,提高情操。  相似文献   

14.
《墨子》是紧接孔子的第二位文化巨人,构建了有别于主流思想的平民化思想体系,他对传统思想破旧立新,积极批判,拙文即通过对墨子思想在生产、空想、专制三大领域的“破“与“立“,来探讨墨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系统,它集中地体现在《论语》之中。《论语》作为我国最早的伦理学专著,是儒家文化的经典。本文将在现代美育视野下,结合《论语》对孔子的美育思想加以论述,从孔子审美活动中"审美"和"教育"的融合探究孔子美育的实施途径、审美特征和教育目标,强调孔子美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仁"的思想传阅了几千年,可谓一以贯之,它教会人们要重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理解、同情、关心他人,要把理解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需要作为"爱人"的重要内容。因此"仁爱"是维系整个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情感根基,是整个人类社会最显浅、也是最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教育中,有美育的优良传统,在"六艺"教育中,就有美育的内容.孔子非常事视"诗"和"乐"的教育,如"兴于谴立于礼,咸于乐","穆风易俗,英善于乐",孔子的文与质相结合的思想,一直成为后世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颜静 《科教文汇》2009,(25):223-223,229
诚信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和孟子是诚信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试从“信”、“仁”、“义”等几个方面比较孔孟诚信思想,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塑造诚信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弟子公孙丑问孟子在哪方面最擅长,孟子对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正直、浩大的精神气魄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养浩然正气"也成为儒家弟子的精神追求.和"养气"相比,孟子"知言"的功夫常常被人忽视,孟子的"知言"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说:"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听一个人讲话的内容,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了呢?《论语》中也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分析别人的言辞,就不能了解这个人.孟子的"知言"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孔子生死观的本质就是仁学生死观。他对待生死强调知天命和顺天命的超道德价值,提倡人们面临生与死、仁与义的抉择时,不应贪生怕死,而应为追求心安德全的超道德境界当死而死。提倡君子之息和身死心存,为实现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努力行仁;孔子站在人生现实的角度上考虑,提出事鬼为事人,先知生再知死的务实伦理观,正是其仁者人也和仁者爱人思想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