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的革命性就在于以“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为其生存论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从而积极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将人的理性无限扩展后而丧失了本真的人、变为抽象的自我意识的荒谬,并对黑格尔哲学以绝对理念为逻辑起点的错误颠倒进行激烈的批判和颠覆。本文力图从马克思生存论的角度来阐释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现实的理论根基,充分论证“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是马克思生存论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运用逻辑来把握世界,将逻辑作为世界的根据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黑格尔继承了这个传统,并致力于改造逻辑。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是逻辑的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中将逻辑作为世界的根据和这种方式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批判。按照思维的进展,马克思论证了现实是人通过实践将自身的本质对象化到对象上的产物,并以此确立了现实的客观性地位。在马克思哲学中逻辑是现实的逻辑。这样,马克思在现实与逻辑的关系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形成了其特有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前的近代哲学是立足于“市民社会”来理解实践的 ,马克思则揭示了实践的“革命的、现实批判活动”的本质 ,将其作为哲学的现实基础 ,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说明哲学的可靠性不在于设定“不可怀疑”的逻辑起点、理论前提 ,而在于合理地理解现实实践。实践是辩证法的原型 ,“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与否定性的辩证法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实践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交互作用的过程 ,由于这两种关系的相互中介 ,实践的发展表现为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真实意图在于批判资本的拜物逻辑,它体现在三个主要理论层面:第一,人的历史的回归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价值指向;第二,废除“劳动”的哲学意指在于资本非人性维度的现实批判,这同时也是马克思考察工业现象的内在逻辑;第三,资本控制论是马克思提出经济形态自然史过程人学辩证法的逻辑结论。这既是《资本论》所蕴含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真实语境,也是当前研究现实资本过程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重要理论来源,这在哲学界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定论,这一历史时期的费尔巴哈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并得到嘉许,见诸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费尔巴哈伟大功绩的三重肯定,正是费尔巴哈基于“感性对象性原则”揭示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开启并引领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度批判,才形成了“感性活动”的理论源流,而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将黑格尔的“对象性活动”融入“感性对象性原则”,接续完成了对黑格尔形而上学本质的解构和超越,就此开辟了“感性活动”这一崭新的哲学视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批判宗教对人的异化入手,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对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历史出发的态度;最后对产生于德国社会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完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彻底的清算,也从理论上将人的本质又重新赋予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批判宗教对人的异化入手,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对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历史出发的态度;最后对产生于德国社会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完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彻底的清算,也从理论上将人的本质又重新赋予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围绕"体系的二重化"、"逻辑的神秘主义"和"现实的主体变成单纯的名称"三个主题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了批判,不仅把被黑氏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逻辑重新颠倒了过来,而且生发出科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幻象的诸多政治哲学道口。但作为一部思想实验性文本,马克思在同黑格尔的思想较量中,还未真正理解黑格尔国家观中深邃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认为,以黑格尔思辨哲学为代表的整个近代哲学乃至一切形而上学的全部秘密和根本错误都在于颠倒了思维与存在、自我意识与“现实的人”的真实关系。马克思在哲学上超过费尔巴哈的地方在于:第一,在马克思看来,只要现实世界的“自我矛盾”和“自我分裂”没有得到根除,宗教就不可能消亡,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或形而上学就不会“终结”,因此,与费尔巴哈仅仅满足于对宗教和思辨哲学本身的批判相反,马克思提出了对颠倒的现实世界本身加以革命性的颠覆和改造的任务;第二,马克思用“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代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精神活动”作为现实世界的基础,从而摆脱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仅仅从直观的或纯粹客观的意义上来理解现实世界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0.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为黑格尔所阐述,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及其逻辑架构为青年马克思所吸收和遵循。但是当马克思真实地接触现实之后,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并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便逐渐接受了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思想,开始自觉地以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逻辑来考察现实。但是,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并没有彻底否定异化,而是辩证肯定。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考察时,受到了赫斯“金钱异化”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劳动异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这种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批判难以使人们摆脱异化状态。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开始从现实实践活动出发,将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创造了唯物史观。至此,其异化理论也完成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