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聪  劳国炜 《大众科技》2021,23(8):140-142,164
文章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发展与传承和成功申报非遗项目的 基础上,探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现状情况,提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如何活化利用提对策,进而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东芳 《百科知识》2012,(24):47-49
洞八岭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山河镇,是一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御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统。其起源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但近几年,由于缺少保护,这个具有重要文化和文物价值的古村落濒临消失,55%的建筑物已经倒塌,只有寥寥几个孤寡老人还居  相似文献   

3.
<正>6月23日,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就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强调要抓紧建立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通知明确,中央财政支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2015年重点将前两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前年度尚未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村落纳入支持范  相似文献   

4.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保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课题。传统村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很好地保护与治理。运用法律武器,以科学为指导,化无形为有形,借力文化产业,综合开发,让传统村落舒适怡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外流量日益增加,部分农村社区人口锐减,人口老龄化相当严重,呈现衰败的迹象。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由于人口流失而导致的村庄消失现象。付家峪村是山东北部的一个传统的山区村落,它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变迁折射出该类村落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变迁过程及其不断走向衰落以至终结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每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缩影,因此,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空间分布格局是传统村落的重要构成形式,深入研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掌握传统村落的主要特点和文化形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因城镇化加剧,劳动力外出,人员的迁徙,而日益衰落、甚至消失。为使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得以保存,也使我们还有一份难忘的乡愁的记忆,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研究其空间格局,是科学规划的依据。我国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形成四大集聚区,八处密集区,呈现西南向东北递减态势。本文以贵州省29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软件和空间研究方法,分析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因素,为以后贵州省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可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20)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进行论述,研究了其在构架形式、等级制度、建筑构造和油漆彩绘方面的基本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对于建筑和结构功能的作用,探讨了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以为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以来,居民幸福感成为衡量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是民生三感的核心价值之一。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开发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广西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传统村落数量庞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文章以传统村落旅游地居民幸福感为研究切入点,提出提高传统村落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策略,以期为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2)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3)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一体化逐渐普及和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有了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有着崭新的机遇。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研究现状的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的发展途径,使得传统村落焕发新的活力,是文章命题研究的初衷。目的为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发展,笔者采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辅以NoteExpress、Excel软件,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研究机构多为各大高校建筑学院,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作者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权威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以及乡村振兴等几个方而;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化和随着社会发展,由传统的村落文化探索到乡村振兴发展的转变。结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区域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基,解决保护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希望能够对侗族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旅游扶贫是实现我国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传统村落拥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广阔前景。文章以石堰坪村为例,分析了传统村落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就促进传统村落的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过疏化”现象愈演愈烈,城市与乡村教育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乡村教育振兴的需求日渐凸显。立足经济新常态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背景,剖析传统村落“过疏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面临的困境,基于主客体认知、村落教育主体、村落教育客体、政策保障实践路径、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路径等5个维度,探究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宁波市大嵩江流域内选取了12块稻田样地,在采集研究样地土壤特性和管理方式数据的基础上,使用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模拟估算了不同管理模式下样地的水稻产量及其对应的温室气体CH_4(甲烷)和N_2O(氧化亚氮)排放量。结果表明,CH_4的排放量和稻田的淹水深度以及N_2O的排放量和N肥(尿素)的施用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优化管理方式可以在保持水稻产量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具体方式有:改变稻田淹水天数,选取高产低排稻种,控制N肥使用量和减少秸秆还田,然而其效果则又与土壤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凯  闵庆文  许新亚 《资源科学》2011,33(6):1038-1045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成是农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整体的保护;把握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带来的机遇,发展旅游业;加快现代化改造,改善村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忠训  杨庆媛  王立  苏康传  匡成铭 《资源科学》2018,40(11):2296-2306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 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② 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③ 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是重要的可操作性研究议题,既关系到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的保护,也关系到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从共享发展视角下,分析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中的矛盾,并从原居民与游客价值角度提出对策,强调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是原住民和游客共同责任,在其过程中需要关注原居民的民生福祉及游客的精神构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传统村落中农户主观心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研究较少。文章在可持续旅游生计视角下,引入旅游感知这个中介变量,探讨旅游生计策略对农户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振峰 《科教文汇》2023,(6):186-188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乡愁记忆和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乡村文化、延续乡村记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青田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青田村乡村文化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总体而言,“青田范式”是青田村村民、基金会、当地政府三大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