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政府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和创新。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形成有利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从传统的管理走向现代的善治,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已经成为今天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培养目标不明确、产教融合有待深入.艺术院校具有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开展文化艺术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艺术院校应把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发挥自身功能,转变教育理念,科学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产...  相似文献   

3.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高校的发展须围绕此三大功能而进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具体功能和办学目标与研究型大学有别,偏重培养区域社会应用型人才,更强化其对地方经济与文化的服务功能.文章拟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探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道:一是强化地方高校的教学组织功能,即加强教学环节与实践,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参与实践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是科研发展强调合作联盟,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协同创新;三是增加高校社会服务的评价指标权重,强调高校对本地经济与文化的推进与引领.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注重知识素养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关键要素。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推进新文科建设中应从加强社会协作、提升师资力量、建立健全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构建全面化和系统性的公共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对促进社会就业还是区域经济发展亦或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对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从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调整专业结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经.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时代趋势下,四川省乐山市政府借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契机,与地方高校乐山师范学院携手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解决乐山市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才困境的模式,为校政合作、互利互惠共育人才及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和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承、发展、创新地域文化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其拓展服务职能、彰显办学特色的战略选择.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务公共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贴近地方、注重应用、协同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协同理论为指导,整合校内外各方优势资源,确立体现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办学指导思想,培育适应区域文化产业转型需求的专业人才,开展区域文化协同创新,建立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区域公共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教育,更需要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实施双赢战略,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探究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更能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提供大量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化的丰富性及科技发展的先进性使小城镇居民的审美出现多样化与特殊化。传统的公共艺术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审美需求。当代小城镇的公共艺术创作应在继承地方文化的基础之上,借助多样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以实现小城镇公共艺术的多元化构建方式,是黄冈大别山地区及我国小城镇建设者与艺术创作者所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服务供给机制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要解决基层公共文化内容服务供应、公共文化的供给与市民文化需求的契合度、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机制,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前提下,顺应文化传播特点,建立政府主导与公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由单向供给转为多向供给,增强服务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社会评价和绩效管理,提高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学术界对高校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问题讨论较多,对高校服务社会问题也多有探讨,但对高校如何参与区域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则鲜有论及,作为区域创新驱动"动力源"的地方高校应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利用自己的资源协助配合地方各级政府缓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问题,担负起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地方各级政府也亟需与时俱进,创新社会管理思路,要充分调动和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参与和加强区域社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李博 《职教通讯》2017,(29):1-4
从人才供给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两方面分析了江苏省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现状。在人才供给能力方面,非学历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和产业发展对职业培训的基本需求;在科技服务能力方面,由于技术知识转化能力较弱、技术交易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导致科技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省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提升路径,要以区域发展为服务对象,促进社会服务融合开放、以终身教育为服务理念,提高多元人才供给能力、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参与区域公共文化建设更是地方本科高校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地方本科高校在服务区域公共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强烈、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服务方式更加多元的比较优势,而培育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开展地域文化创新研究、构建融合地方文化精髓的校园文化体系、开展公益文化专项活动等,是其服务区域公共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高职经贸管理类专业应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所面临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只有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才能够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安静  陈臣 《毕节学院学报》2013,31(1):103-108
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相辅相成、和谐共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毕节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立足地方经济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培育应用型人才,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探索出一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路径,为地方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发展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从就业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测算。通过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区域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办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特色培训。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在满足人民群众高等教育需求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日渐呈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上日程,以此适应现代社会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具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普遍价值,更有其独特价值,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系列政策文件的规范和指引下,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管理体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应增进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认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协调,优化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与区域经济互动 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高校的希望和出路就在于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全方位地为所在区域发展服务。地方高校通过社会,履行自己的使命,赢得办学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办学能力,实现区域社会和大学发展的双赢。浙江工业大学近年来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的办学宗旨,把区域需求作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创新平台,强化区域服务,培养创新人才,推进学校持续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创新研究基础高校创新是以学科为单元的,做强做大做优学科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因为学科会聚和技术集成是通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