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外英语》2013,(12):7-7
介绍了这么多关于科恩的角色以后.最后让我们看一看他的电影——《波拉特》,电影的灵感来自于他所塑造的喜剧角色波拉特,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生活的哈萨克斯坦主持人的搞笑经历。电影壁常常出现一些无下限的笑料,这些笑料能被观众所接收吗?  相似文献   

2.
在创作高度类型化、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中,克里斯托弗·诺兰独树一帜,他的电影以叙事手法独特、结构多维精妙、画面简单流畅著称。这位好莱坞导演界的奇才,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平衡,不仅赢得高额的票房,而且促使观众不断地去回想剧情、感悟角色、理解故事。  相似文献   

3.
电影《阿甘正传》之叙事别具匠心。前面的大部分情节中,阿甘既是故事的主角,又是其叙述者,在其讲述过程中又穿插了他与几个旁听者的对话;结尾处的小部分情节去掉了阿甘的叙述者角色,而只是让其做亲历者,直接展示其动作、言语等。本文分析叙述者阿甘讲述故事、塑造信念、升华意义等作用;旁听者承上启下、解释说明等作用;直接呈现阿甘的某些经历带给观众的情感冲击,从而管窥《阿甘正传》之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4.
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好莱坞电影的经典叙事视野中,女性始终是一个被建构和被言说的边缘他者。在被电影语言建构和言说的过程中,女性不自觉地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客体。观众在对摄影机镜头的认同中认同了女性在现实和象征秩序中的角色地位。电影《傀儡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男性话语进行解构,将女性欲望的展示和一种新的社会性别图示。在这一图示架构下,一种新的象征秩序被建构起来,男性的去势象征性地描绘出一种新的价值观被成功地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5.
黄建新导演是第五代导演中旗帜鲜明的个例。他的电影在叙事方面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的电影不排斥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 ,又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电影故事叙述者。他电影中的情节链常常受到一些表意元素的间离 ,呈松散的状态 ,从而在叙事上保持着一种开放性 ,尽量让电影呈现出生活原生态。在电影的叙事结构方面 ,他力求打破模式化 ,提供观众新的审美感受 ,以求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有更多的思索与回味。  相似文献   

6.
电影《情人》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动力,以时间的直线顺序发展为主导来组织叙事的结构模式。这对电影而言是一种“无结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文学的类型结构。它并不强调画面的影像结构,没有太多的蒙太奇或其他的电影语言形式,没有复杂的多种元素的交织,只是缓缓的娓娓道来。它通过强调对叙事信息的直线性驾驭,强化文本结构的叙述张力,有效地达到操纵和控制观众观赏心理与情感需求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主旋律电影作为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艺术化手段,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不断升级转型,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技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题材和演绎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进而在电影的叙事层面就有了更多探讨的空间。以近期热议的革命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为研究对象展开主旋律电影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诱导性与强制性的叙事本,实质上左右了观众对影片意义的理解方式,同时为影片的全部意义提供一个潜在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对观众接受、体验方式的角色定位是电影制作极为重要的环节。电影观众便成为一个由电影的制作、观看与观看情境共同建构的电影叙事体系中的角色,一个我们可以潜入其中“窥视”影片内容的“假想替身”。不论是作为“窥视”、“先知”还是“认同”,观众都已经成为电影叙事本中的一部分,观众都被建构为叙事的主体并与影片的作共同“生产”影片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70周年战争献礼片《金刚川》复调式叙事结构和沉浸式主观镜头让观众置身战争现场体验多维时空。从叙事艺术入手,探寻《金刚川》在继承中国优秀战争电影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主体的基础上,尝试为当下中国战争电影的生产模式赋予新的艺术呈现和实验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主观镜头是从片中角色的视点拍摄的镜头。在电影《被遗忘的人们》中,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在客观叙事的框架中巧用主观镜头,再现了角色的心理主观,创造出令观众惊奇的审美效应。文章将从分切式主观镜头、摇移式主观镜头、全景式主观镜头、连续式主观镜头与综合性主观镜头这五种类型来解读影片,以窥探影片充满张力的叙事技艺。  相似文献   

11.
黄建新导演是第五代导演中旗帜鲜明的个例,他的电影在叙事方面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的电影不排斥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又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电影事故叙述者,他电影中的情节链常常受到一些表意元素的间离,呈松散的状态,从而在叙事上保持着一种开放性,尽量让电影呈现出生活原生活,在电影的叙事结构方面,他力求打破模式化,提供观众新的审美感受,以求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有更多的思索与回味。  相似文献   

12.
<正>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制片国家/地区:意大利上映时间:1998年这部电影是托纳托雷的电影三部曲,又称"时空三部曲"或"寻找三部曲"中的一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钢琴师1900精湛的钢琴技艺,他常常沉默着,但他手中的琴却是灵动的、俏皮的。看这部电影更像是在听音乐会,观众和角色之间被音乐连接,你听懂了几分,就明白了几分,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19,(3):57-59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中篇小说<穿透瓦房的阳光>到寓教于乐的电影<包裹>,作为不同的叙事媒介,二者的表意与叙事方式存在着差异,目的是让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通过小说、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走进读者、走进观众,从而揭示出关爱与奉献这一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红高粱》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同时运用复调和反讽等手法,有别于传统的小说。《红高粱》电影是对小说的改编,在叙事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电影在叙事视角和画外音以及视听画面上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张力的艺术世界。小说和电影以各自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6.
格雷马斯按照二元对立的原则,将一个文本中出现的所有角色都归结为6种角色,并结合结构语义学和叙事功能理论,提出了他的语义方阵理论。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对电影《亲爱的》的情节进行分析,再运用语义方阵探求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期揭橥影片内在的叙事结构和逻辑。  相似文献   

17.
《皮格马利翁》(1914)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61)的作品,而根据这一戏剧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1964)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彰显两部作品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叙事技巧、情景刻画和人物塑造是两个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其中,叙事技巧包括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和音乐效果三部分;情景刻画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赛马场、花园舞会和结尾;人物塑造主要分析了伊莉莎、伊莉莎的父亲以及克拉拉的母亲。通过比较,一方面使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让观众重温这部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唐山大地震》成功的运用了电影传统的叙事模式,避免了宏大的叙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述唐山地震大灾难之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电影运用传统的亲情叙事模式设置多条情节线索讲述了地震灾害后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和余震,以及个体在经历灾难后命运的改变,从个体人物形象表现让人为之动容的人性光辉和亲情伦理。这种平民化和个体化的叙事模式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一种亲情的回归、一丝心灵的慰藉,这种温暖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次情感的巨大认同。  相似文献   

19.
悲剧与文化、人物与象征、叙事与造型及爱的诠释四点对两部中西方同是描写人鬼之恋的影片,进行了深入的探示,以使观众对这两部电影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皮格马利翁》(1914)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61)的作品,而根据这一戏剧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1964)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彰显两部作品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叙事技巧、情景刻画和人物塑造是两个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其中,叙事技巧包括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和音乐效果三部分;情景刻画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赛马场、花园舞会和结尾;人物塑造主要分析了伊莉莎、伊莉莎的父亲以及克拉拉的母亲。通过比较,一方面使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让观众重温这部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