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看到一幅漫画:一个教师在示范朗读,一群学生跟着朗读,教师的头是方方正正的,下面大部分学生的头也是方方正正的,只有个别学生的头是圆的……这幅图,强烈地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正带领着孩子走向怎样的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正怎样一步步地"同化"着学生,禁锢着他们的思维,阻碍他们创造力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是怎样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文字,积淀情感,增强语感的呢?现就语文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范读,来阐述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无论他们所关注的是生活的哪个方面——中获得人生真谛之前,不应当首先从书本中了解人生并形成其概念。因此,不要急于将书本,并且仅仅是书本塞到孩子们的手中,而要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认识事物,认识人生的现实境况。首先,要注意引导他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清晰而客观地认识世界,教育他们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概念——这些概念应当与现实相一致——而不是从其  相似文献   

3.
读着哥哥和姐姐们这些有趣的故事,你会跟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感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了吗?让我们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牵着书的手,一步一步地踏上成长的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4.
书迷     
读着哥哥和姐姐们这些有趣的故事,你会跟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感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了吗?让我们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牵着书的手,一步一步地踏上成长的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5.
书呆     
读着哥哥和姐姐们这些有趣的故事,你会跟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感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了吗?让我们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牵着书的手,一步一步地踏上成长的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6.
勇敢的少年     
读着哥哥和姐姐们这些有趣的故事,你会跟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感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了吗?让我们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牵着书的手,一步一步地踏上成长的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7.
书师     
读着哥哥和姐姐们这些有趣的故事,你会跟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感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了吗?让我们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牵着书的手,一步一步地踏上成长的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8.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学习的大都是许多年甚至千百年前的史实,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这样的想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感觉历史离他们并不遥远呢?也许,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历史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于这样的想法,在教学中我开始一步步地实施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9.
相信很多读者阅读过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徒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一文后,不仅会信服文中所寄寓的人生经验,也会对文中写到美国小孩子的行为有些迷惑:他们竞不顾一起去玩耍的小伙伴——"我"的安全,还嘲笑"我"在悬崖上进退两难,又不负责任地各自离开,这到底怎么了? 对此有观点盛赞,美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崇尚独立精神,文中貌似不顾人情的行为正是美国独立精神在小伙伴们身上的折射.我不敢苟同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乌龟在下坡冲刺时,靠自身的壳飞滚","兔子飞快地跑出"——乌龟和兔子在赛跑中,展示各自优势。各自优势用来做什么呢?此文的答案是——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兔子快速来到乌龟身边把它扶了起来","乌龟爬到了兔子面前,毫不犹豫地把兔子背上"。"乌龟背着兔子一步一步地爬向终点"中的"爬向"应改为"奔向"。此文可变格用于以"和谐"为话题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泉水往往就在下一锹,语言文字教学也应如此,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上一步,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引向更高的境地——表达和运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带着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的路上观奇丽风景,看春暖花开。一、找出语言文字的内在关联《爱迪生救妈妈》"夸奖""斥责"教学片段:师:你获得过别人的夸奖吗?他们是怎样夸奖你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年幼的孩子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家人,恐惧、不安时刻伴随着他们,使他们对新的、陌生的环境产生了心理上的排斥,这种不适应的过程被称为"分离焦虑"。为了尽早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情绪,我们幼儿园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奏响了新生入园"三部曲"。一、接触期——幼儿园了解入园新生的开始,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第一步接触期是新生入园"三部曲"的"序曲",  相似文献   

13.
——"你们当中,谁是天才?"——"我!"——"为什么?"——"嘿嘿,他们说我是天生的蠢材。"这是我与几个学生的对话。他们在我心里是那么天真可爱,英语成绩却是一塌糊涂,这让我不由得心生困惑,他们的英语成绩真的没救了吗?我想试一试。  相似文献   

14.
对于“3 1/4加上1.75的和除以5/6乘以7/8的积,结果是多少?”这道文字题,学生往往把算式错误地列成(3 1/4+1.75)÷5/6×7/8。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只按文字叙述顺序列式,而对文字题中哪些是主要成份,哪些是附加成份,分辨不清。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种辅助性的分析方法——缩句分节分析法。它分三步进行:1.最后一步求什么?2缩句分节;3.列式。 例如,125乘以320与240的差,积是多少? 第一步,抓住“积是多少”这一问句,从而确定了最后一步是求两个因数之积。到底是哪个数乘以哪个数,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节缩句。  相似文献   

15.
一、推测——培养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去推测课文内容是阅读课文的第一步,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JEFC——3BLesson42时,可用以下问题引导阅读。1.HaveyoueverheardaboutThomasEdison?2.Doyouknowsomethingabouthim?3.Washeinterestedinscience?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猜测到要学的课文是哪方面的,然后让他们做快速阅读,验证自己所猜是否正确,这使他们对课文会有更深刻的印象。由于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较熟悉、简单,联系起来容易,回答起来轻松,所以兴趣浓厚。接着继续用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待诊习作】当一回盲人作文课,老师走进了教室。咦,老师手里拿了一条红领巾。这是要做什么呢?有的同学已经好奇了,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拿红领巾干什么呀?"老师告诉我们说:"今天我们玩儿,不,应该说做一个体验游戏。""体验什么?""当一回盲人。"盲人?我吃了一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他们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走路的样子,很费劲儿。我们当一回盲人,很好玩呀?当盲人可是要眼前一片黑暗,老师让我们用红领巾把眼睛蒙好了。顿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听到不同学校的两位数学教师上的同一课——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堂课上,学生不约而同地反复出现了同一类错误:竖式中步骤写不全,几步并作一步,一次性试商或一次性地从被除数中搬几位下来除。错题收集如下:4 8022 44 84 4 8041 1 24 4 84 8031 64 84 4841 1 24 4 88044 841 1 24 4 84 80为什么学生出现了高度一致的错误?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如果我来教这一课,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化解这一困难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学生之所以出现一致性的错误,是受了旧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原来,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接触到两位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如20÷4,14÷3。这些  相似文献   

18.
宋佳"演而优则唱",主动出击的她到底《能不能幸福》?季欣霈选择了"单飞",在理想和现实的"拉扯"中,她继续着白己的《生活》。张力尹回国发展,在韩国闯荡一番后,她回来实现她的《星愿》。"快乐(?)世代"终于发芽,从校园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他们能否成功?——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跨出了新的一步,都进行了新的"第一次"尝试。无论结果如何,这些"第一次"都将成为人生中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9.
婴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需要不断地揣摩、研习才能够掌握,你了解这门"语言"吗?从呱呱坠地开始,小家伙就在用他独有的语言——"婴语"与这个世界交流着。通过"婴语",宝宝让父母了解他们的需求——困了、饿了、开心了、烦躁了……因此,了解"婴语",与宝宝用"婴语"交流,就成了新手爸妈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若问:孩子的天性是什么?爱哭,爱笑,爱玩,喜欢想入非非……这些都是.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天性?又如何利用他们的天性帮助其一步一步健康成长呢? 本学期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试图从"好玩、好看、好奇"三方面充分考虑孩子的天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