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是导体吗?每个物理教师都会明确地告诉学生:“是”,还会补充一句:“生活中千万不要接触带电导体,否则就会触电,有生命危险”。那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呢?  相似文献   

2.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是“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时应深刻理解和掌握下列概念:(1)何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2)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条件?(3)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电荷(导体原来带电或原来不带电)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会有电荷的重新分布?(4)怎样运用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及场强迭加原理求解简单问题中导体的电荷分布,以及场中有导体存在时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远比记忆一些实验结论重要的多。“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突出了实验过程的探究。所以教师应该很好理解和应用好教材。 一、提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教师不能简单的把书中的演示实验做一遍,然后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可以在演示前:1.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2.猜想与假设:导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选择器材?怎样连接电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1.本课是在第三课‘’电热”一课中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热叫做电热”和“导体通电部分越长、越粗,电流越小,温度越低;导体通电部分越短、越细,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它可以说是“电热”一课的延续,是电热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师用书第ZO页中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亲自操作。只把本课内容当作知识进行传授,由教师演示,是不符合本课…  相似文献   

5.
【问题】一位教师试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有一教学环节引起了听课教师的争议,其过程如下:教师出示三角形,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当学生指出“这是三角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后,教师接着指出:同学们会度量角的度数吗?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于是学生拿出学具(三角形纸片和量角器),开始度量三角形的三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再计算三内角的和是多少。一会儿,教师开始请学习小组进行汇报,于是有的小组说:“我们经过度量、计算,发现三角形三内角的和是178度”;有的小组说:“我们的结论是181度”;有的小组说:“我们…  相似文献   

6.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从初中电学教材的前后联系来看,本章处于中心地位,对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欧姆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而“欧姆定律”一节又是本章的核心,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启发、指导学生学好它,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中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欧姆定律I=u/R的物理意义大部分理解正确,而为什么总有一部分学生对R=U/I的物理意义理解错误呢?例如:“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其导体的电阻为R,当电压增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初学时,填2R的学生不是少数,需经多次强调后方才有所认识;再如对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许多学生会有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等错误说法,总之, 对欧姆定律的总体概念模湖不清,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如此规定     
全区数学教研大组研讨活动时,一位教师在《年、月、日》课堂教学的尾声,进行了质疑问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年中有大月又有小月呢?”教师迟疑了一会儿,说“:这是规定。”又有学生举手“:老师,为什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呢?”教师说“:这是规定。”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而不是13个月呢?”教师说“:这也是规定。”举着的小手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教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位男生小声地说“:有什么好问的,都是规定嘛!”就这样,在教师的规定声中,结…  相似文献   

8.
教《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学生检测完准备的材料后,我要他们分组汇报检测情况,其中一个学生说:“有的塑料是导体,有的塑料是绝缘体。”怎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他说:“塑料棒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而保鲜塑料袋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亮了。”有同学不相信,就说:“那你做给我们看看?”我叫他上台来演示,只见他用一根铜线放在保鲜塑料袋的下面,另一根铜线放在塑料袋上  相似文献   

9.
根据从《电阻的串联》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体会,学习《电阻的串联》时,我先让学生回忆电阻串联后等效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R=R1+R2),指出电阻“越串越大,比大的还大”,再让学生分析电阻“越串越大,比大的还大”的原因(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什么?同时,教师用两个电阻形象演示电阻并联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回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横截面积增大,导体的电阻如何变化?大多数学生自然而然地认为电阻会变小,但心中并不觉得十分可信。此时,教师趁势…  相似文献   

10.
“真尴尬啊,磕破了脑袋,整天戴着个帽子;太有趣了,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合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真开心啊,因祸得福,我把尴尬的事儿变成了有趣的资源。”当您读完这段话后,有什么感受?会不会为之一振?会不会思考很多?磕破的脑袋加上帽子竟然与所教学的内容“中括号”做到了如此完美的结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一完美的结合?作为教师培训者的我们必须来深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优秀教师能够实现这一完美的结合?优秀教师的特质到底是什么?“教师专业化”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令许多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望而却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如今的数学课上教师往往喜欢问:“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不失为一件利举。但片面的理解“轻结果、重过程”也会带来弊端。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课标本第二册“多得多、少得多”一课时,这样教学:出示挂图,图中小猴有28块糖果,小猪有11块糖果。师问:谁比谁的糖果多得多?(生回答:小猴的比小猪的多得多)师又问:你是怎么想的?一生说:小猴有一大堆,小猪只有一点点。又有一生说:图上说小猴有28块…  相似文献   

12.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14.
两次迁移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6.
三言两语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9.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20.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