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雨潭》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朱自清写的是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县境内的一个风景点——梅雨潭的情景。那里山水相照,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宛如仙境,故有“仙岩”之称。全文生动活泼,结构严紧,比喻精妙,语句洗练。特别是融景入情,意境幽美。教学时,如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弄清梅雨亭、梅雨潭、梅雨潭的位置,了解“亭”、“瀑”、“潭”的关系,领略梅雨潭及其周围幽美的景色,把学生带进幽美的意境,是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关键。一、观看亭子的“险”教学一开始,指导学生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以“亭”为观察点,按照“亭→瀑→潭”的观察顺序,写了亭、潭、瀑各自的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写了作者怎样从上而下观察和描写瀑布的。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看亭子,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作者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八册看图学文《梅雨潭》是一篇写景物的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审美的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观察景物,学习如何写景。教师解题之后。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让学生逐一观察梅雨亭、梅雨瀑、梅雨潭,了  相似文献   

3.
教学语文八册2课《梅雨潭》这篇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必须从图到文,教给观察方法,认真指导学生看图、讲图。指导学生观察《梅雨潭》画图,可以这样提问:1.这  相似文献   

4.
《梅雨潭》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与文紧密配合,表现了梅雨潭景点特有意境。课文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是一篇文字优美、描写生动的游记。学习这篇看图学文,宜从看图入手,让学生形成比较鲜明的感性认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没有简单的停留在一般的观察上,而是创设情境,采用饶有趣味的“画中游”的形式,让学生“心入”画中,获得感受。首先,我挂出梅雨潭的彩图,启发学生设想自己进入画中的梅雨亭,一边观赏,一边谈感受。为此,我作了这样四步引导: 1.同学们,前面就是梅雨亭。让我们进去休息一下。现在,你们坐在这个亭子里感觉怎样? (“这里真美”;“真幽静”;“真凉爽,舒服极了”) 2.请看一看正对面是什么?(瀑布)瀑布从上面冲下来,开始是什么样儿?流到下面,受到岩石阻隔,又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并从古诗词中体会诗人的思想与写作时的意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入情入境,引领学生徜徉于诗的意境中。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从"了解历史背景,置身意境""细细品读诗词,感悟意境""善于寻找诗眼,把握意境""发挥学生想象,走进意境"以及"积极营造氛围,深悟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看图学文《鸬鹚》和《梅雨潭》两课中都出现一个“浮”字。我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心领会作者用词的意义。《鸬鹚》这一课中有“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教这句话时我首先问学生这个“浮”能不能换另外一个词,许多学生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学时,应凭借教材特点,通过字词句篇的讲析,听说读写的训练,思想内容的理解,自然渗透审美教育,进行美育培养,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统一和谐的发展。那么阅读教学中究竟如何渗透美育呢? 一、抓住文中的“境”,培养审美情感有许多课文,如《梅雨潭》《日月潭》《海上日出》《火烧云》《繁星》《暮江吟》《江雪》等,在艺术特色上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讲读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进入角色,身临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可以通过"读"出画面、内涵、韵律,来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从而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符建科 《现代语文》2008,(10):99-101
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教学。有人说语文是“诗意的栖息”,“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诗一般的创造活力的优美意境。语文教育应以人的素质为其主要目标。”(其中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里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表现美。语文教师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中。用美学的观点,从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着手,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象,引导学生发现白然美、认识人物美、  相似文献   

10.
王珍珍 《海南教育》2011,(10):42-42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不断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多媒体辅助,感知意境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上课只是一本书、一支笔或者再配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很好地弥补这个缺憾。多媒体教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八册《梅雨潭》一文,选自朱自清的散文《绿》。朱先生通过对浙江瑞安仙岩梅雨潭细腻的描绘,赞美祖国大自然的风光。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仙岩梅雨潭的有关情况.仙岩在瑞安东北45里。仙岩所属的大罗山平地拔起,峻崖陡壁,水源充沛,所以多瀑布潭,这里  相似文献   

12.
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蕴涵在课文中的美学元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美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其他美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由于教材内容和教学艺术都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对于审美教育可以起到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加强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审美教育已备受人们关注,审美阅读作为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是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阅读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形式.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拨动学生的审美之弦,引导学生欣赏、体验课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游记散文最讲究意境,而文本的重点部分就是意境的主要体现和承载者,是学生学习语文受到情感熏陶,培养审美情趣,获得写作经验,形成语文素养的枢纽。教学游记散文抓住重点,研读部分,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意境美,要落实好学生的感受、审美、体味,做到教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步步落实,科学、合理、有效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游记散文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语文教学要通过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建构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要引导他们深入到文学作品美的情境中去,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和丰润.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一文,意境优美、诗情浓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下面以《草原》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激发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意境美,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水平,创造和再造学生的现实美四个角度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湖南/李谋之一、乐学生之所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乐学生之所乐。如教朱自清的《绿》时,我一开始就讲梅雨潭的绿。带领学生一道赏析梅雨潭的水貌、水态...  相似文献   

19.
陈红功 《生活教育》2012,(24):33-35
审美是一种再创造,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善于吸收陶行知教育美学思想的精华,创设优美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旨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关。  相似文献   

20.
张金坤 《文教资料》2005,(34):136-137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主动性直接相关。因此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是文学审美教育,应把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这里淡一些浅见:一、借助作品形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优美的形象和意境。如万里长城的雄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