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间商人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西周时称为“质人”,而后随着朝代的更替其称谓有所变化,唐朝以后名目繁多。五代、宋时,中间商人不仅有性别之分,还有官私之别,更有行业组织即“牙行”。明清以后,虽有波折,但中间商人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一定知道.咱们中国人家庭观念较重,讲究“长幼有序”,对于家庭成员的称谓也可谓五花八门。那么,美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称呼的呢?  相似文献   

3.
甲:多日不见,你在忙些什么呢?乙:我呀,在忙于研究一些人的比喻称谓,真是忙得昏天黑地。甲:呵,还真有真格的呢!那我来考考你。乙:好,考就考。甲:你可要准备好。乙:糊不了,来吧。甲:失去依靠、无处投奔的人称什么?乙:丧家犬。甲:失去势力的坏人呢?乙:落水狗。甲:变化无常、巧言谄(chán)上的人?乙:变色龙。甲:在当地仗势欺人的恶棍呢?乙:地头蛇。甲: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乙:铁公鸡。甲: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乙:中山狼。甲:晚上不睡觉、精神照样好的人?乙:夜猫子。甲:目光狭小、见识不广的人?乙:井底之蛙。甲:还真是难不住你。乙:(胸有成…  相似文献   

4.
黎土 《现代语文》2003,(12):30-30
别人的父母———令尊、令堂。别人的兄妹———令兄、令妹。别人的儿女———令郎、令爱。别人家庭宅院———府上、尊府。当初结婚的妻子———结发。夫妻———伉俪、配偶、伴侣、佳偶。父母———高堂、椿萱、双亲。妇女———巾帼、裙衩、红袖、娥眉、粉黛。后娶的妻子———续弦、继室。老师———恩师、先生、夫子。男子———须眉。妻父———丈人、岳父、泰山。妻死称夫———鳏。夫死称妻———寡、孀。死去的父亲———先父、先严、先考。死去的母亲———先母、先慈、先妣。同学———同窗。兄弟———昆仲、堂棣、手足。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英美人的姓名英美人的姓名和中国人的姓名正好相反。即名在前 ,姓在后。译成汉语时保持英语的特点。如 ,David Howe表示此人姓 Howe,名 David。译成汉语为大卫·豪。但在人名辞典、图片目录、索引及某些表格中 ,是姓在前 ,名在后 ,在姓后用一逗号隔开。如 Howe,David.英美有些人是双名 ,即在名和姓之间插入第二个名字 (second name) ,形成全名 (full name)。这第二个名字是以和孩子关系密切的父系或母系的人名字命名的。如 David Richard Howe,Richard就是这个人的第二个名字。不过 ,一般情况下 ,可省去第二个名字。另外 ,也有的父…  相似文献   

6.
7.
电影《大清炮队》有这么一个情节,总兵大人接到上面指示,要悬赏活捉洋人,供国人赏玩。这自然是“天朝”之人不谙外事,外国人便有神秘感,于是便有“欣赏价值”。当然欧美人在各方面皆与国人有诸多不同,无怪当时“固守天朝”的望族愿悬重金活捉洋人。如今海通百余年,中外交流  相似文献   

8.
“欧洲”为欧逻巴洲简称。中国人以欧逻巴称呼亚欧大陆西部的这块陆地,开始于明朝。欧逻巴一词始见于利玛窦的《万国坤舆图》,后来约定俗成,为大部分明人所接受。但明人称呼欧洲远不止欧逻巴一名,见于官私献的欧洲名称还有欧逻巴州、欧逻巴国、欧逻、大西、大西国、西国、大西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一般男士被称为“先生”(M r.);有学位(academ ic degree)、军衔(m ilitary rank)、显赫职位(high position)的,在先生之前冠以职衔,如“博士、上尉、部长”等。有时候,你还会偶尔(occasionally)听到有人称呼某人时使用“阁下”一词(Esq.)。通常,“先生”(M r.)总是放在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一般男士被称为“先生”(Mr.);有学位(academic degree)、军衔(military rank)、显赫职位(high position)的,在先生之前冠以职衔,如“博士、上尉、部长”等。有时候.你还会偶尔(occasionally)听到有人称呼某人时使用“阁下”一词(Esq.)。通常,“先生”(Mr.)总是放在姓名之前,而“阁下”(Esq.)总是放在姓名之后。英国人使用“阁下”一词较多,而在美国是法定地限于某些阶层的人士使用,如法官(justice)、地方行政长官(local chief executive)、  相似文献   

11.
读孙颙的中篇小说《拍卖师阿独》(以下简称《阿独》),就像读顾绍文(谷白)的话剧剧本《升平街记事》(我建议改名为《上海有个屈格里》),很兴奋。因为他们都写到了上海人的骨子里,写出了骨子里的上海人。不少上海人曾经以被外地朋友夸为"你  相似文献   

12.
言由心生。一个人的言语代表他的心声。而对人的称谓,或敬或谦,或亲或疏,有时不仅是因为场合、对象的不同,还反映出一个人的为人与个性。  相似文献   

13.
范敬宜 《科技文萃》2000,(10):157-158
从上海出差回北京,"上海老乡"总爱问一问:上海这几年变化真那么大吗?我告诉他们, 上海确实变得连我这个"老上海"都认不得了,不过我觉得最新鲜的,还不仅是城市面貌的大改观,而是上海人"脾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汉语动词分类研究成绩显著,而名词分类研究差距较大。我们用加合判断的方法,既可以给表人名词分类,又能揭示加合名词及其相关成分的句法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人在上海     
虽然我并非出生在上海,但我却越来越热爱这片土地。夏天、晴天,我总希望当个漫游族,漫无目的地走在上海的小弄内。繁密的树叶挡住  相似文献   

17.
人在上海     
王彦之 《新读写》2008,(4):29-29
上学的孩子、晒太阳的老人、遛街的小狗,组成了上海生活中的一道风景。轻轻的提醒、细细的解释,只一两句话,就让人觉得心暖洋洋的,好像四月的阳光洒了进来。虽是极普通的场景,但作者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上海人的特点:暖心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明代文献为依据,讨论了明代汉语中的修辞称谓与变异称谓。举例说明了比喻、借代、用典、藏词、析字、谐音、反语等修辞手段在明代汉语称谓中的运用情况,考察了明代称谓语中的“官民不分”、“尊卑无序”、“亲疏无别”、“男女无防”等变异现象,并分析了各自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上海,难免要想到那篇闻名遐迩的《上海人》。第一次在《文化苦旅》中看到上海也在其中,我欣喜异常,迫不及待地把前面的书页翻过,想知道从另一个视角看上海,又会是什么样子。哪知一览之下大惊失色,随即大失所望。开篇便是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会盘算……",又是"交朋友却千万不要去交上海人",细细看来,从徐光启和《几何原本》到上海近代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和上海文化之源 ,是近年来上海学术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考古学和文化传播学角度 ,论述了远古时期“上海人”和“上海文化”的由来及其特征。从而推论 :最早的上海人就是现今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所出土的崧泽遗址上生活在距今约 60 0 0年前的崧泽人 ;而由崧泽人及其周围的史前上海人所创造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构成了上海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