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教学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课时,出现了这样一段小插曲:师:作提醒我们注意幸福,谁来说一说章什么地方使你有了幸福的感觉?(学生纷纷发言,读句子,谈感受。)  相似文献   

2.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哪位小朋友能把课题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声音真甜!你重读了“浅水洼”,是在提醒大家,小鱼在哪里?生:小鱼在“浅水洼里”。师:还有谁能读出不同的感情?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  相似文献   

3.
左婧 《教师》2014,(31):78-79
正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师:(出示一盒奶酪神秘地说)同学们,瞧,我带来了什么?生:饼干。生:牛奶。师:是吗?谁再来猜猜!生:糖果?师:(摇头并板书:奶酪?)我手里的是一盒奶酪。师:现在,我们就用它来做个游戏。小小的的一盒奶酪,谁能吹倒它?(板书:谁"动"了我的)生:(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师:注意时间三十秒,方法:吹!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师:这样吧,我们推荐一个,力气最大,最会吹的——学生推荐班上最壮实  相似文献   

4.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在执教《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这样处理两个片段:片段1:师:小黑兔是怎样说的?生:小黑兔得意地说。师:什么叫得意?生:就是骄傲。师:谁能读出得意的劲儿来?生:读文(语气平平)。师:谁再读读。看谁比他读得好。又有一名学生起来读了,但还是没有读出得意的劲儿来。  相似文献   

6.
覃旦君 《湖北教育》2003,(11):32-33
片段一 师:同学们上学快一年了,到现在为止,教我们班课的老师你们都认识吗? 众生:认识! 师:那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下面我要出示一些照片,同学们看清楚了就告诉老师,照片上的人是谁?或者说,这是谁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教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出示标题后)1.师:将是谁?是怎样的官?……(板书:廉颇)2.师:相又是谁?是怎样的官?……(板书:蔺相如)3.师:和是什么意思?那俩人之前为什么不和?……4.师:蔺相如为什么官大?……5.师:廉颇为什么不服?……6.师:蔺相如靠什么立功?……师小结:蔺相  相似文献   

8.
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截蜡烛仍点燃着。下面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谁? 生:是大儿子杰克。 师:怎样演好这一角色呢? 生:演好杰克的动作、语言。 生:还要演出他的神情。 师:你们说得真好,知道怎样演戏了。谁来演一演?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探索新知1.小小裁判员,谁是篮球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赛吗?生:喜欢!师:说说你最喜欢的篮球明星!生:……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王治郅、姚明、巴特尔的明星照,学生们激动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表一):谁是篮球  相似文献   

10.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改前案例师:(出示图片一)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9 2=11。师:(出示图片二)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还剩几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11-9=2。师:认真观察两幅图的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明二者联系。师  相似文献   

12.
课件出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师:能说一说这句诗给了你什么启发吗?生:……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这句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教学过程:一、渗透新知师:元旦快到了,老师想在我们班选取一位"幸运之星",条件是摸到红球,名额只有一个。让谁摸最公平?生1:让班长摸!生2:从名片盒中任意抽一张,抽到谁,谁就上台摸球。师: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既公平,又节省时间。师(举起名片盒摇一摇):猜猜看,可能抽到谁?  相似文献   

14.
曾云 《江西教育》2012,(12):40-41
<正>【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以苏教版二下《欢乐的泼水节》一课为例,谈谈我与老师们在磨课过程中,对课文中标点符号教学价值认识的递进过程。一、初遇——擦肩而过[情景再现]师:他们为什么身上湿淋淋,还那么高兴?生: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生读成了"?"的语气)  相似文献   

16.
曾云 《江西教育》2012,(35):40-41
【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生:欢迎!师:谁愿意说一句欢迎我的话?生:欢迎于老师到我们砀师附小来作课!师:清楚,明白。谁能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让我听了更高兴,更激动。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一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生:吴王和少年。师:对。这两个人谁为主?生:少年。师:我把"少年"写得高一些。现在黑板上有三个词: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把课文的大概内容给大家讲一下呢?  相似文献   

19.
一、课前谈话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生1:我们认识过0到20这些数。师:谁能从0数到20?生2:0,1,2,3,…,20(拍着手)。师:谁能接着往后数?(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 ̄83页。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认识吗?生:长方形。师:谁能说一下它的面积公式?生:长×宽。师:很好。(拿出一个正方形纸片)这是什么图形?生:正方形。师:谁能说一下它的面积公式?生:边长×边长。师:(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