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注生命:教育的本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生命的关注是教育的本真所在。人的完满生命由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超越生命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相应地,完美的教育应当注重对于生命四个基本部分的关注,才能有效地克服现存教育中的异化与缺失,为社会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世界如果缺少了生命,将是一个残缺的世界,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而在过去的一切本体论的证明中,都完全或者部分的忽视了生命的存在,使人类的行为出现了相当的偏颇,在人类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把危机和灾难遍撒人间。在西方,苏格拉底第一次把对世界的关注拉回到人的生命上来,但是迅速又被柏拉图的二重世界所阻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生命密不可分,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主宰着一切。浮躁和功利的社会,让教育与生命本着偏离。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人性"的培养,如果教育缺乏生命的气息,教育的存在就会失去意义。因此教育必须回到生命本真,只有植根于生命的教育,才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开展生命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追求学生生命价值发展,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理念而进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1995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呼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信体系,重视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活时空中教育面临的价值困境是生命意义的缺失。学校教育缺乏生命关怀,家庭教育存在爱的错位与扭曲,社会弥漫浮躁风气。关怀生命的教育,旨在塑造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体,倡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激发生命的活力,张扬生命的个性,提升生命质量。关怀生命,找回缺失已久的教育本真,需要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用师者的生命体验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以教育实践的生命化,实现个体生命的张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引领孩子积极的生命体验;渲染生命至上的教育氛围,促进生命的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不仅如此,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相比,人  相似文献   

7.
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命因教育而更美丽,教育因生命的美丽焕发活力。生命的教育旨在培养一种生命意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促进本能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任美珍 《天津教育》2014,(15):40-42
生命是人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根本,没有人,也就谈不上社会的组织、人类的进步、文明的昌盛、科学的发达。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关注生命,不仅意味着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即人的物质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即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0.
狭义的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即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又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完善教育和唤醒意识;其本真追求立足于学会生存并不断超越;在具体的实施中,生命教育分别从两个维度(横向、纵向)渗透,集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之长于一身,实现对个体的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的本真追求,不仅要从理性思辨的角度进行策划,唤醒人类的存在意识,建构出所期望的、理想的生命观,还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现实状况;不仅要满足生命的最基本需求,还要弥补当下教育的不足之处,达到内外兼修。只有这样,方能体现出生命教育在人类追逐智慧、寻求真理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真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陶行知倡导的真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在生活中进行,并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它以培养具有改造社会生活力的真人为目标,崇尚引导人"动作""思想"并"产生新价值"的真教材,探求思想与行动结合的真知识,倡导以学为目的、以做为中心、以创造为境界的真教学方法.它对我们今天倡导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的本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命自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本文在对生命自觉进行概念分析以及对教育与生命自觉二者关系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校教育遮蔽学生生命自觉的现实,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把培育学生的生命自觉作为本真追求的观点,并提出学校教育要和人的生命关怀融为一体、学校要基于学生的生命自觉开展教育活动、教师要成为拥有生命自觉的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受近现代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致使德育的主体性被严重消解,并且日益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德育领域表现为道德灌输加剧、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意识的缺失、德育实效低迷等方面。为此,道德教育必须深刻地分析个体道德生成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必然联系,重新审视其工具性价值,实现对生活世界的全方位的回归,才能真正达成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学会生活”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的坚实根基。初中校长的特殊使命在于扬起“人生支点”的前进风帆。夫如斯,不可不重视初中教育,不可不善待初中学生.不可不珍视初中校长和教师。  相似文献   

16.
工具理性的扩大化导致了政治生活的专门化,从而忽视了政治的价值理性。通常意义上对政治的特定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理解,结果导致了政治活动的非生活化,而这种背离使得人自身在政治生活中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同时也造成社会和谐发展的困难。从生活世界本真意义中来阐释政治可以发现;政治是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样式;政治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使人的政治性更好地体现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政治活动的普遍参与是推进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她把自己置身于市民生活之中,其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带有世俗气的芸芸众生,是远离英雄主义的凡夫俗子,人物事件均被生活原色所笼罩,池莉运用民间叙事方式,通过对原生态生活的揭示、剥离、挖掘,从而指引人们将覆盖在生活中虚幻、迷离的灰尘拂去,进而逼近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出发,讨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与生命教育内涵之间的关系,探究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以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加以深思,进而推动生命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