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可 《声屏世界》2016,(6):44-45
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并播放韩剧《嫉妒》,随后《蓝色生死恋》《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以超高收视风靡中国,2016年2月反映军旅题材的《太阳的后裔》更是以史无前例的人气蹿升至“现象级”作品。韩国总统朴槿惠大赞《太阳的后裔》,称其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更提升了海外游客对韩国的关注。回顾韩剧入华23年时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有部热播韩剧刷新之前的收视纪录,韩剧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撩动中国受众的心。伴随着韩剧的风靡,以韩剧为传播媒介的韩国民族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韩国文化为何成功持续撩动中国受众?它们是如何进行文化输出的?我们该如何吸取韩剧精髓,将“华流”推向海外。  相似文献   

2.
朱清 《声屏世界》2016,(7):36-37
《太阳的后裔》一剧成为了继《来自星星的你》之后又一部在中国播出的现象级韩剧,思考现象级韩剧的成因有助于我国影视更好地发展和走出国门.本文在电视文化视阈下,认为以互联网和优秀制作为核心的出色物质文化、 以灵活和竞合为核心的卓越制度文化以及以创新和审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这三点是现象级韩剧得以炼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央视引进首部韩国电视连续剧(简称韩剧)《爱情是什么》开始,韩剧以自己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刚刚过去的2004年,央视似乎对韩剧特别热衷,央视八套连续播出了几百集韩剧,有《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明成皇后》、《人鱼小姐》几部超长韩剧。虽然是在深夜时分播出,观众收看的热情丝毫不低于黄金时段,荧屏上如诗如画,荧屏外如痴如醉,全然忘记了时间,忘却了疲劳,像是一份精美的夜宵,吃得个个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4.
现象级韩剧     
韩剧进入中国已逾20年,期间冷冷热热,而以《继承者们》和《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新派"韩流"卷土重来,迷倒一片粉丝,让人不得不佩服韩剧持久而惊人的生命力。同处东亚,韩剧能成为"韩流"的主要载体,辐射全亚洲,除了"文化立国"等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这其中多有言论指向"文化形态相似论"。韩国和中国,从相貌、  相似文献   

5.
丛丽静 《青年记者》2005,(12):61-62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从《嫉妒》到现今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及《大长今》等一部部韩剧,不仅让中国观众熟悉了韩国的俊男美女,也将韩国的饮食、生活方式、服饰、消费习惯、道德观、家庭伦理等一点点地输人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韩剧是韩国化输出的一种策略,具有经济和化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岚 《新闻界》2006,(2):91-92
从几年前央视夜间剧场《看了又看》到今日湖南卫视大肆推广的《大长今》,韩剧在中国内地也从当初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走到了今天风靡电视剧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韩剧自1993年进入中国,凭借其特有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感、文化内涵俘获了观众芳心。在亚洲,尤其在中国,因为共同的文化纽带,韩剧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新世纪,韩剧适应内容为王的市场,题材更加丰富多样。韩国影视圈着力打造的明星效应以及创新的拍播模式让韩剧在多元文化中急剧成长。本文以2013年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为例,从题材创新、明星效应、拍播模式等因素分析韩剧发展对国产影视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似曾相识燕归来——韩剧在中国大陆的受众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苏 《声屏世界》2003,(8):47-47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各省、市级台,都在源源不断地播出韩剧。央视8套播出的《爱情是什么》首开韩剧之风,其后播出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孪生兄妹》《真相》《蓝色生死恋》等,都收到了不错的收视率。是什么因素使韩剧有如此的观众缘,受众存在怎样的收视心理呢?其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或潜在认同。韩剧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传统魅力。以几世同堂的大家族为背景在韩剧中屡见不鲜,在对家庭角色的传统定位中加入了各人特有的性格,在交错展开的情节之中烘托出家族生活特有的感染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大家族…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引爆了全国的收视狂潮,它的成功引起了媒体和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同时,韩剧的成功也使得韩剧迷文化在身边随处可见。而本文将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探讨韩剧通过文本的哪些特质吸引了稳定的收视群体和“迷群”,而韩剧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下,又以怎样的传播形式推动和稳固了因韩剧而产生的迷群。  相似文献   

10.
仿佛一夜间,我们的大部分电视节目都在热播韩剧,而且在各个电视频道都取得了较高收视率,中国观众被韩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所吸引,掀起了一股收看韩剧的热潮。中国受众从韩剧中感受到了对韩国文化的全景式描述,对其中的服饰、饮食、文化价值观,从好奇到喜爱到最后认同。韩剧在韩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文化软实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上世纪末央视播出的讲述保守家庭与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还只是“星星之火”.那近两年热播的韩剧已有了“燎原之势”。韩剧何以如此风行?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韩流在中国当道七年.是我们的耻辱.因为韩流贩卖的文化内核是儒家文化,他们有什么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贩卖我们的文化遗产呢?但人家做了.还做得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12.
祁建 《声屏世界》2014,(5):18-19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外星来的"都教授",那么很可能会被人看成"外星人"。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掀起的又一轮"韩剧热"余温未散,朴有天、孙贤周主演的《Three Days》(《危情三日》)又强势来袭……在中国又一次掀起了"韩流"风潮。韩剧剧情越来越简单,能把简单的故事再简单化来吸引到观众,能将影视剧当做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来经营,值得中国影视从业人员学习。  相似文献   

13.
韩剧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韩剧《嫉妒》到现在,韩剧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13年,从悄无声息到如今的如火如荼,究竟韩剧有什么成功秘籍?韩剧热对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有何影响?本文拟从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角度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淑贤 《现代传播》2007,(2):164-166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以后,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韩剧能这样大肆流行,广为接受呢?有评论说:韩剧“制作精良”,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也有人说韩剧“卖相清秀、口感别致、回味悠长”;还有人说,韩剧“编剧好”、“演员好”、“音乐好”、“画面好”①。那么,韩剧在编剧、制作、演员、音乐等方面真的是大大地超过了目前中国的影视剧作吗?笔者在对中韩的一些影视剧做了一些比较后,发现并不如此。比如从编剧上,《大宅门》、《宰相刘罗锅》、《戏说乾隆》等剧作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随着《大长今》登陆湖南卫视,“韩流“携带着新一轮收视浪潮席卷整个中国。随着韩剧的热播和流行,剧中女性角色日益凸显、女性意识更加张扬,其作为一个意义传播体系所携带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观众。  相似文献   

16.
陈立园 《新闻世界》2014,(8):415-416
2014年新春伊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掀起了全民追"星"热,整个微博、微信朋友圈都充斥着对该剧的剧情、服饰、美食、流行语等的热议。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个案,从受众心理学角度分析韩剧热播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引进播出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之后,韩剧在我国电视剧市场上制造了一波一波收视热潮。中国观众为什么对韩剧如此心醉神迷?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理论和心理分析方法,从中国观众缺失与补偿的心理机制中探寻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孟烨 《今传媒》2016,(7):97-98
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自开播以来在中国互联网络开启霸屏模式,这部中韩同步直播的韩剧在爱奇艺的播放量超过26.8亿,打破了2年前《来自星星的你》13亿的播放量纪录,掀起全民追剧的又一波热潮.在电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部部韩剧为何能在中国市场掀起热播潮?本文将在传播学视阈下,以该剧的热播为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探析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韩剧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席卷中国,风靡亚洲,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仅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海外剧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就已先后推出《初恋》、《澡堂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明成皇后》、《人鱼小姐》、《黄手帕》、《加油,金顺》和《百万朵玫瑰》等剧,远居其它国家译制片之上。韩剧的崛起至今不过短短十几年的光景,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韩剧这样如痴如醉,刮目相看呢?细细分析,原因有多方面,但爱情故事编得好,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好好研究一下韩剧中的爱情特色,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探讨的正是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秀荣  余朵 《东南传播》2014,(7):125-126
2013年末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一夜之间红遍整个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女粉丝群里,引起一股追剧的热潮。当然,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这部韩剧收获赞扬的同时,也引来了各方的争议。本文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核心"陌生化"理论出发,在人物塑造、语言、叙事视角、时空转换等方面具体分析,探讨这部与众不同的韩剧是如何引领新派韩剧的风潮,从而不断打破观众对于韩剧固有的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