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2月23日,我国第一部民法典——民法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首次审议。草案分九编、1209条,包括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是新中国法制史上条目最多、内容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2.
以《民法总则》建立的民事活动中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原则"为基础,作为原则性规定,"绿色原则"的精神势必表现于民法典的各分编中。经过两次审议的民法分则草案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中,分别在《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沿袭或增加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则设计。"绿色原则"入民法是一项重要立法举措,但是在各分编体现"绿色原则"的规则中还存在"绿色"条款不健全、系统性欠缺等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法》修订后,与我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环境保护单行法共同确定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单一归责原则体系存在局限性,应当予以完善,建议通过加入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过错推定归责方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王晓青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B07):11-12,44
我国《继承法》作为民法的一个分支.直接地涉及到千家万户财产继承关系的调整,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借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却往往碰到一些法律事实仅通过法律条文是无法解释的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6条和《合同法》第2条看似存在冲突,实则不然.由此引出问题:如何规制因为身份关系引发的财产关系变动或者财产法律行为?《合同法》第2条排除的身份合同,指的是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身份合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然能够规制夫妻之间的财产契约,但是由于夫妻财产法律关系自身的附随性,上述法律关系或者法律行为首先应当受到《婚姻法》等调整身份关系法律法规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善意取得制度源自德国法,它是以德国法为基础而诞生的一项民法制度,其在平衡所有权之静的安全与交易之动的安全方面可谓民法上的一个创举。在我国《物权法》业已颁布的契机下,在社会交易日趋活跃频繁的今天,如何来维护交易之动的安全显得尤为迫切,因而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研究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而,我国民法在善意取得的适用上,《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均存在一定不足,《物权法》也未能充分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律行为是否合法,这一问题在中国学界引起争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一说,源自对苏联民法学者阿加尔柯夫错误观点的继承,且这一观点在苏联(及俄罗斯)学界基本不被认可。但事实上,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的观点,在我国民国时期学者以及苏联(及俄罗斯)学者中几乎已是通说。《民法通则》中"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这一观点,与其说是对阿加尔柯夫错误观点的继承,倒不如说是对理论界通说的合理吸收。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赔偿法》及《民法通则》在行政事实行为的归责原则、责任范围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在民法学界,不少学者认为行政事实行为造成损害的,可以《民法通则》为依据,通过民事侵权诉讼获得救济。  相似文献   

9.
过度医疗是导致医患矛盾关系尖锐的一个突出问题。《侵权责任法》对过度医疗侵权行为进行了规定。为保护受伤害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规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具体适用。有必要制定《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对“不必要”、“诊疗规范”等具体标准、应承担的责任后果和救济途径等问题进行明确的细化规定,真正实现其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丈通过对《物权法》、《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以及最高院相关判决的梳理,整理出目前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框架下有效独立担保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的具体方式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于其必须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之路,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必经的实践教学阶段。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遭受的伤害事故也不断发生。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以及工伤救济的缺陷与民法救济的局限使受害学生得不到及时、全面的救济。我国应出台单行法规使权利救济有法可依,引入社会保障法救济扩充救济途径,规范顶岗实习合同畅通合同法救济之路,出台司法解释完善侵权责任法救济,从而使顶岗实习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钟原 《文教资料》2006,(18):59-61
近年来精神赔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民法通则》、《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民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均有对精神赔偿的相关规定,但作为保护私权利的《国家赔偿法》却迟迟未对国家的侵权行为造成公民精神损害做物质上的赔偿作相应的规定。构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赔偿制度是当前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学好《民法学》要学好民法,首先应该明白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从始至终贯穿在民法中.只要理解并把握这五条原则,就能深入理解《民法通则》中的具体条文和内容.如:第三编债权中的各章节的问题都紧扣这五条原则,以之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的有关部门最近对其"民法"物权编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正,鉴于台湾地区施行的"民法"长期以来一直对大陆的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有重大影响,因此,整理、分析、研究此次修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物权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比照新旧条文为基本方法,全面、详细并有重点的论述了此次"民法"修正,期望能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物权法司法解释起草工作和物权法实践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件损害责任是一项古老的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日耳曼法和罗马法。文章首先对西方物件致人损害责任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其次,通过对《民法通则》《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以及《侵权责任法》中物件损害责任的对比分析,揭示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与变化。最后,重点讨论了不明抛掷物或者坠落物致人损害时民事责任的认定。  相似文献   

16.
"第三者"是指明知对方有配偶依然与其建立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从而破坏他人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的人。其实施侵权行为具体侵犯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名誉权、财产所有权等7种权利。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是切实的受害者。在《婚姻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第三者"现象没有明确规定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需要强化侵权法的救济功能,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第三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入学率的逐年增长和学生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得校园伤害事故问题显得日益严峻和复杂。对此类事故法律定性、责任承担等重要问题,现行《教育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准确界定该事故所涉及的法律概念是处理好该类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在校”、“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等概念加以分析,以期对高校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界定有所帮助,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物权法(草案)》引起的争论及其阐发的“合法财产给予法律保护”的理念已经超越了条文内在的含义,其对改革进程的推动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影响深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思路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劳善、资恶"的立法假设使《劳动合同法》出现了"泛道德化"趋向,将正常的劳动关系视为侵权关系,使《劳动合同法》变得异常的抽象。"国家-个人"的二元法律结构严重忽略了团体契约的存在,导致劳工集体维权机制缺失。为此,立法者必须转变立法思路,以建立"国家-社会-个人"的三元法律结构为宗旨,通过发挥劳工组织的作用来实现劳资博弈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后,连带责任在侵权案件中的适用范围受到了较大限缩。特别是在用工责任中,《侵权责任法》一改之前司法解释有关雇主与雇员承担连带责任的相关规定,而一以贯之地改用了替代责任。但是在审理用工责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仍有错误适用连带责任的情况出现。本文认为:一是替代责任并不违背自己责任原则,二是替代责任应无有例外地在用工责任中加以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