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由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叙事革命”所引发的先锋小说运动 ,实际上是从形式的角度探索了现代小说的发展道路。小说形式之重要在于文学作为广义艺术之一种 ,它的形式无法与内容剥离 ,而决定一种文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恰恰是它的形式而非内容。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 ,叙事乃是“小说的实际构造” ,所以 ,小说形式的革命 ,其焦点在于“叙事革命”。马原、格非和孙甘露的小说代表小说形式探索的三个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相似文献   

3.
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可是进入90 年代后,先锋派小说家已然抛弃了令读者大众颇感陌生的叙事技巧,而以一种更加踏实更加稳健的步伐前进着,即由技巧的展演变为了对历史的文化揭示,由疏远了受众转向亲近民众,由关注人的外在过程潜入对生命的内在命运的把握。因此,“先锋”并没有丧失,相反却以另一种更沉潜的姿态向前迈进,并取得了相当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先锋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不可缺少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先锋小说被认为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学的模仿,也被人戏称为"无根"的文学。笔者通过对马原和余华两位作家的分析得出,先锋小说的非理性成分,即包含了西方非理性主义因素,又从中国传统的非理性文化中汲取营养。他们的内在精神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喜欢用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善于打破语言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出机杼,新人耳目;语言叙述风格或诗意浓郁,或酣畅淋漓,或诙谐幽默,或土气十足,斑斓多彩。  相似文献   

6.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苏童小说巧妙的叙事技巧,这是苏童小说呈现独特魅力的叙述动因之一,其内容包括叙述视角的独特、“白描”与“留白”的传统以及设置悬念的巧妙;二是苏童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苏童小说艺术特色的诗性语言的魅力呈现,其内容包括一气呵成的语言、南方市井的语言、准确新奇的比喻和精心营造的诗性氛围。苏童小说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意地展现了苏童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的艺术特色,也潜在地生发出潜藏在苏童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7.
先锋小说中的自觉的叙述者在小说实验的遮蔽下表现出了与以往小说大相径庭的风格,他对自身精英身份的确认使之深深的迷恋上了他自己。因此,在先锋小说中的自觉的叙述者,表现了强烈的自恋意识。  相似文献   

8.
神秘主义是先锋小说的普遍倾向。其中包含了先锋作家对世界终极意义、真实性、人类理性深刻的质疑,由此流露出极强的悲观色彩。但其虚无主义价值观使其割断了与人文精神的联系,先锋精神就此被放逐。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派小说的文体实验中,语言自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它对于传统的叙述方式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话语.该文分析了这种叙述方式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派小说的文体实验中,语言自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它对于传统的叙述方式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话语。该文分析了这种叙述方式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当代小说开始了新的叙事革命——对传统叙事语言进行颠覆和消解。通过对余华和格非的作品文本进行解读,可以将先锋小说作家改变叙事模式的尝试概括为三大方面:将叙事的时间和感觉开放化;消解语言能指和所指的界限,实现l临界叙述;在文本中设置空缺和重复,对“存在”提出本源性的怀疑。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集大成者。他的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客观叙事语言平易朴实、明白如话,简而不陋、似清实腴,对话则符合人物不同身份和性格,对不良人性或社会现象则以讽刺性语言描画,笔意从容,画面感强。在立足于传统小说语言的基础上,张恨水的小说语言具体而丰富地呈现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集大成者。他的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客观叙事语言平易朴实、明白如话,简而不陋、似清实腴,对话则符合人物不同身份和性格,对不良人性或社会现象则以讽刺性语言描画,笔意从容,画面感强。在立足于传统小说语言的基础上,张恨水的小说语言具体而丰富地呈现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叙述的声音在沉寂多年后,又重新回荡在当代先锋小说中,但这并非时的复古,与传统小说相比,叙述的干预功能已有显不同,在叙述形式、叙述内容、释读方式上二出现了结构与反馈结构,真实与反真实,释读与反释读的悖谬。  相似文献   

15.
变形的语言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显著特点之一,其英译应考虑具体作品的语言为何变形,分析语言变形对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修辞效果,并在译文中以恰当的语言形式来体现这种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学现象的存在或离场.总有其内在的原因。对于上个世纪末先锋学最终沉落的原因,可归结为其黑暗、残酷的生活内容.意义的缺失.作冷漠的写作态度。这种学现象的发生留给坛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林晗 《现代语文》2009,(8):93-93
萧红一直被认为是独特的写作者。她多舛的情感历程、敏感而真诚地直观黑土地上乡间村民们悲惨的生活、独特地关照生命的方式、超常规的语言组合等,历来为评论者所注目。本文试图就萧红小说语言表达上的两个现象,寻找一把解读萧红小说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杨雪 《文教资料》2009,(4):23-25
海明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冼炼的文体,开启了一代传统文风,在欧美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研究海明威的作品,对于我们知晓那个时代的文学和文化内涵,人文观念的变革以及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一道翻译,文学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性、律动性等特色,会程度不同地受到损伤,很难真正体味到那种“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本文以海明威的部分短篇及长篇小说为基础.重新审视海明威的语言特色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期能把这位“语言大师”的风采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语言总是在求新求异中显示自己的个性品格,变异是研究文学语言的基点。苏童作为当代知名作家,他的语言表达方式独树一帜,通过变异的线性组合增加语言的弹性,拓展了阅读空间,在比喻的使用上,也颠覆了常规用法,此外,标点符号也是苏童表达变异的一种手段,这些语言形式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0.
被人们称之为“先锋小说”的开创人之一的马原,在20世纪80年代,他摒弃了传统小说中文化思想的沉重负担,他对小说文本本身的关注使得他的小说呈现出另一种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