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提高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靠教育,或者说,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理论,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资。但这些教育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过度教育,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教育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表示怀疑,于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教育的支出,总的来说,既是一种消费性支出,也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对人的教育投入,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未来收益状况的资本,这种资本存在人体中,故称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由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的质量,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  相似文献   

4.
廖泽洋 《考试周刊》2010,(35):209-209
自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教育问题得到了各国重视。但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投入产出的关系出发,把教育看成是人力资本投资,只要投入大,产出高,对社会的贡献就大。在此基础上,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为高等教育投资对GDP的贡献大。我国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只对教育投资的规模及形式加以重视,却忽视了教育的质量、内容等,扭曲了教育传播知识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信息社会经济学因此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进行了批判和重建。  相似文献   

5.
洪柳 《成人教育》2012,32(12):90-91
筛选假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体现为信号与筛选的作用,教育是帮助雇主筛选求职人员的装置。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筛选假设理论,且基于筛选假设理论探析高文凭现象。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经济学家早就知道,人是国家财富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经济学将资本分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它对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使国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代替。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而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人力资本理论来源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早在1644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配弟(1623~1687)就提出教育经济价值的问题。在此之后,古典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zm Smith,1723~1790)、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形成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把教育投资作为经济行为来考察时,它同其他物质资本的投资一样,同样存在着成本和收益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教育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教育的成本一收益分析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调节。  相似文献   

8.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2 0世纪 60年代在西方形成 ,80年代在中国兴起并发展。教育经济学科重要基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T·舒尔茨在上世纪 60年代初提出教育的经济价值 ,即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 ,而学校教育则是对人力资本最大的投资。舒尔茨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人们所拥有的经济能力绝大部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人们进入校门之时就已经具备的 ,而是后天经过教育与培训获得的。这种经过教育与培训所获得的能力能量之大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通常储蓄与资本形成的现行标准 ,从而也…  相似文献   

9.
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早就看到。6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论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在《教育经济价值》一书中,阐述了人力投资的成本及教育经济效益的核算,从而完整地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在长期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发现,从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人口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已不再符合今天的事实,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内对教育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开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诸多"谜团"。但是,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远远不够。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促进人的生产能力发展,但忽略了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与"以人为本"的理论有所背离。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再扩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以美国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为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派"。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和过度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各种新理论也不断涌现,如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等。  相似文献   

12.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调研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农民教育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相关理论的概述: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其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农村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物质资本,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是靠教育和培训.教育可以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投资的主要观点: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入的核心,对教师进行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教育投资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为许多国家教师供给相关政策的制定夯实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提升西部农村学前教师的供给质量有着重要的启示:学前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的基础性环节;学前期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最有效、最佳的时期;对西部农村学前教师的合理补偿供给,对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理论是对资本理论的创新;人力资本具有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人力资本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路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人力资本积累会导致收入分配平等趋势。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投资的概念是伴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的,本文对教育投资理论做了一个完整的文献综述,剖析了教育投资的经济内涵,重点是"教育投资是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生产因素"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为背景。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最基本也是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看做一种可以带来收益的投资,呼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但也带来了过分强调教育经济功能,使教育发展急功近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形成于60年代。该理论的主要内容: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必须经过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价值运动,具有增殖能力。2.人力资本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学分析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的创始人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的取得并不是毫无代价的,其费用主要包括教育投资、保健投资和用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支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投资。本文就个人教育投资的最优条件进行经济学分析,及如何刺激个人教育投资和使受教育者在有限资金的约束下,如何有效的接受教育等问题进行经济分析。一、个人教育投资最优条件分析1.个人教育投资成本构成分析及这种成本的变化规律(1)它主要包含两类:直接成本;间接成本。a.直接成本,主要是指由于接受教育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主要有学费、杂费、书本费、其他学习用品费(如文具费),以及…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1入力资源理论与研究生就业萌芽于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伴随着经济学家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解开现代富裕谜的过程,于20世纪50~60年代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体系。经过舒尔茨、贝克尔等众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已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为个人和国家投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薛峰 《教学与管理》2007,(8):105-106
体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一是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二是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在人力资本理论看来,人的体能精力及健康状况与生命长短等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