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批判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无知论是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哲学基础,它断言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存在或然性,不能把握全局性变化,也无法做整体性和中长期计划;自发的扩展秩序理论是哈耶克批判计划经济的历史观前提,也是无知论的理论延伸和提升,主要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自发性角度否定计划经济的可行性;经济计算论据是哈耶克否定计划经济的直接经济学依据,认为由于取缔自由竞争的市场,导致社会经济无法核算成本,浪费和高成本不可避免。在这些理论中有科学的预见,也有时代局限和意识形态偏见所造成的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以一套独特的逻辑方式揭示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在经济与管理上的低效率。哈耶克不屑于各种经济模型和图表,输掉了与他同时代的经济理论的论战,丧失了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但是他却赢得了对未来世界的判断和后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奠定了其自由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基础,而他的个人主义有其独特这处,主要建立在“无知观”的基础之上,奉行的是他所谓的进化理性主义,或者说是波普所说的批判理性主义,这是理解哈耶克的钥匙,本文着重讨论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理论及他对唯理论个人主义的批驳,并分析了他对理性的理解与批判,试图从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哈耶克的理论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与经济秩序》是哈耶克阐述其经济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他从哲学视角并借助于知识分工论的认识工具,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并对其理论结论进行了探讨。哈耶克分析问题的崭新视角有利于我们改进思维方法,关于计划经济的深刻剖析也对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哈耶克不屑于各种经济模型和图表,输掉了与他同时代的经济理论的论战,丧失了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但是他却赢得了对未来世界的判断和后来者的莫大尊重.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坚定反对者,哈耶克毕其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对自由的价值加以充分肯定,并以一套独特的逻辑方式揭示计划和政府干预在经济和管理上的低效率,不论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合时宜.然而,直到20世纪末,当柏林墙的倒塌、苏东剧变等发生在欧洲的几件大事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计划经济的否定性反思后,人们才像发现出土文物一样惊奇地发现,几十年前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的批判是那样得深刻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的法治思想是一个深邃而丰富的理论体系。本主要探讨了哈耶克关于法治的三个问题,并针对人们对哈耶克法治理论存在的争论和疑惑进行了澄清并对哈耶克的法治理论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哈耶克作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奠定其自由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基础。而他的个人主义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建立在“无知观”的基础之上,奉行的是他所谓的进化理性主义,或说是波普所说的批判理性主义。这是理解哈耶克的钥匙。章着重讨论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理论及他对唯理论个人主义的批驳,并分析了他对理性的理解与批判,试图从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哈耶克的理论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8.
哈耶克批判社会主义计划的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划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争论的主要问题,作为自由主义代表的哈耶克对计划的理论反思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计划是导致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他看来。一个缺少了竞争环境的所谓计划价格无法真实地反映经济波动,由此导致的信息困境决定了社会主义计划的行不通;计划导致中央政府干预领域不断扩大。直至侵犯个人行动自由,唯有市场才能保障个人自由。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计划为什么行不通提供理论启示,但也存在着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9.
在自由主义史上,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在认识论上,哈耶克深受康德和马赫的影响,马赫的主观主义和康德的先验论,以及奥地利学派的体主义方法论,被哈耶克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其认识论,并由此导出了其自由主义的两个核心理论:有限理性论和自发秩序化,构成了哈耶克自由理论的两大基石。  相似文献   

10.
区美定 《文教资料》2008,1(18):97-98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现出发,抓住了自由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两个主要方面,对自由的含义给予了客观的说明,认为自由是社会的人在实践基础上达到的主客体的不断统一.古典自由主义者哈耶克对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批判并不影响马克思是自由的马克思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1.
哈耶克的经济自由思想是深邃而丰富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含了"私有制是经济自由最重要的保障"、"对社会主义及计划经济的批判"和"经济自由是法治下的自由"三个方面。对于哈耶克的经济自由思想我们应给予理性的认识和评析,这对当前中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范围和法治健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哈耶克等人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肇始于对20世纪国家主义的深刻反省和强烈反弹,进而重寻与古典自由主义新的结合以应对当代困局。针对国家对个人新的奴役的威胁,哈耶克激烈地重申免于强制的自我、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并以人之"无知"或"理性不及"作为其自由理论的知识论根据。但是,不仅以"无知"为据并不能证成自由,而且,哈耶克对自由的证明既是后果论的又是过程论的,对立的主张与论证逻辑构成了其理论的悖论,并最终导致哈耶克重蹈他所极力反对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哈耶克通过《自由秩序原理》一书明确提出“自生自发秩序”的概念,以保守的个人经验主义为理论方法,以有限理性的假设为前提,进而阐述社会发展的自生自发的原理,认为这是普遍有效以及最优化选择,并借以批评社会主义。但是,从该书也可以看到哈耶克理论方法的绝对化、理论假设的虚拟性以及理论固有的困境与难题,集中表现在个人经验的方法论具有局限性,而有限理性本身也是有限的,大量的社会发展事实证明理性指导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哈耶克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充分展示了他的保守和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以一套独特的逻辑方式揭示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在经济与管理上的低效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思想的独创之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耶克的患想庞杂而简单。简单源于目标明确,始终高举古典自由主义的旗帜,庞杂则体现在从不同的领域对其进行严密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全面展示出哈耶克思想的独创。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哲学认识论为基础逐步过渡到对政治理念的阐述。用知识传播的分散性原理替代人性功利的抽象理论来证明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将市场形成的自发秩序应用到社会政治发展中提出宪政的要求,把普通的经济问题提升到对人类自由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孙瑞萍 《成人教育》2012,32(8):75-76
综观哈耶克整个理论体系,如果说"自由"是其整个理论的目标,"自生自发秩序"则是其理论的核心,"正当行为规则"是其理论的基石。那么,以自由市场秩序理论为前提的市场机制理论就应该是哈耶克理论的核心部分,冯克利曾讲到"哈耶克不断扩大视野、不懈地调动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惟一的动机、终身未变的一种强烈关切,就是论证市场秩序形成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和这种文明受到威胁的原因"。文章就哈耶克信息分散理论、竞争理论和消费者主权论三大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孙淑文 《考试周刊》2007,(38):109-110
哈耶克是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法治下的自由"。本文拟就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法治思想作一简要分析,试对哈耶克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作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坚持自由即个人自由。在自由法治观上,他坚持“法治下的自由”,即“自由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深入学习研究哈耶克的自由法治观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哈耶克的“政府干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耶克并非自由放任主义者,并不绝对地反对"政府干预",他肯定政府在法治原则之下,对维护经济有效运作有积极的功能,其整个自由理论渗透着对"政府干预"的解读.哈耶克思想中的"政府干预"包括法治下的干预,有限干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干预与分散干预等几个方面.这一理论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来说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尽管哈耶克标榜自己是老辉格主义者,不愿接受自由主义的称谓,但他的政治哲学观就是以传统的古典主义为基础而又有所发展的新自由主义。哈耶克表明的是自由主义信念,他是十足的自由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