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读《白杨礼赞》 ,为了突破“托物抒情”这一教学难点 ,我打破常规 ,将《白杨礼赞》与袁鹰的《白杨》两篇散文对比阅读 ,并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或概括出白杨树的寓有象征意义的句子。一阵琅琅的读书声后 ,就有学生陆续举手。“《白杨礼赞》中白杨不但象征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中白杨象征扎根边疆 ,献身边疆的知识分子。”“应该说《白杨》中白杨象征在新疆扎根 ,生长 ,为建设新疆作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很好。那么可否这样说 :白杨树既象征北方的农民 ,又象征扎根…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说:“情感乃是散文的生命。”《白杨礼赞》是一篇色彩浓郁的抒情散文,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入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涵。 一、解题披文 感受情感 《白杨礼赞》这一课题,洋溢着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它统领全文,又意味深长,紧扣课题,可引发学生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对普遍的白杨树怀有崇敬和赞美之情? 2、白杨树有哪些不平凡之处?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生的写作问题不少,其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是内容贫乏,所写事物无个性.部分差生文思枯竭,无话可说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调查研究,逐渐摸索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阅读、观察、写作脱节,以及学生平时不重视观察有关。为此,我在读写结合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使阅读、观察、写相作结合,初步解决了写记叙文“无话说”“无个性”等问题.下面,以《白杨礼赞》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具体作法与体会.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文题——《青松颂》.我说:“我们这里山多雪多松树多.每当我们看到雪山上的青松在阳光下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傲然挺立的时候,都会油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激发培养儿童的自学兴趣,对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做法是:一、解题生趣。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一般准确、鲜明、深刻。通过解题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大海的歌》解题中,我首先问学生:“你们见过大海吗?”接着又问:“你们见过大海唱过歌吗?”“大海的歌到底是什么呢?”这样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去读课文,搞清大海的歌到底是怎么回事。再如《高大的背影》我让学生先想想:“背影”是什么?然后再说说“高大”是什么意思。课题《高大的背影》是说这个人的背影或身  相似文献   

5.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动之以情——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感染作用。语文教学较其他学科有其优越性。即范文的生动性与情感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都程度不同地带有作者强烈的褒贬爱憎感情。《白杨礼赞》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军民团结一致,奋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白杨礼赞》选自茅盾同志的散文集《见闻杂记》,这种版本的《白杨礼赞》同《茅盾文集》里的《白杨礼赞》,有不少不同之处,主要修改四十多处。包括改变语序,选择句式;精选词语,规范语言;运用标点,变换语气等。通过学习比较,我深深体会到:锤炼语言在文章的修改中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比较,我做了如下的评注。(在评注  相似文献   

7.
【教例简述】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有字典、有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今天咱们预习了《白杨礼赞》,我很希望大家为课文编一部“句典”。今天大家回家后,每人从文中选上一句或几句,然后或自己理解,或查找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解。大家的作品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了吗?现在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扬的崇敬赞美之情,“实在”一词充满了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叹号表达了丰厚的情感。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一个“扑”字,生动地写出了景物迎面急速而  相似文献   

8.
我教了课文《白杨礼赞》后,出了《青松赞》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学习《白杨礼赞》的写作技巧,写一篇赞颂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或赞颂科学家、教师、工人、农民,或赞颂与林彪、“四人帮”作斗争的战士的文章。批阅作文后,我根据学生平时和这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决定这次讲评采用比较法,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剪裁和处理详写略写的问题。讲评的材料是黄芳同学写的《青松赞》。该文所写的张友爱烈士的事迹是真实的,文章分原稿和修改稿两种,修改稿是在原作的基础上,经过我的具体指导帮助,他重新进行调查访问写出来的。我将这两篇文章刻印,在讲评时,同时发  相似文献   

9.
说题训练是“读”和“写”的联结点,使读写内容具体化,可以提高训练效果。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呢?我作了如下的初步尝试(以讲读课《白杨礼赞》为教学实例): 一是弄懂原理。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课文,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于晓华 《甘肃教育》2001,(12):22-22
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狼和小羊》,我先板书“狼”,再板书“小羊”,并在“狼”与“小羊”中间写一“和”字后设疑:“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一下引起了学生兴趣。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讨论,都非常积极。2.教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我常常让学生扮角色表演。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在读课文时发现小蝌蚪遇上乌龟妈妈和鲤鱼妈妈时所表现的动作不一样,分别是“迎…  相似文献   

11.
学了《白杨礼赞》《石榴》这一单元后,笔者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习作练习。内容如下:请以“我是一棵(朵、丛……)”为题写一篇以物喻人的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补充内容应是某植物,如白杨、竹子等);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④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题开眼生趣。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窗户”,俗称“文眼”。一般说来都有准确、鲜明、深刻的特点。从解题入手打开课文的“窗户”,也就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蚕姑娘》解题中,我首先问学生: 你们见过蚕  相似文献   

13.
《白杨礼赞》“切块教学”教案设计广西柳江县教研室覃宝驹,伍英明“切块教学”是我县近年来实验推广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九义”初中课文《白杨礼赞》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切块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14.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魅力不同凡响,把散“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力作,是中学生难得的好范本。下面我仅《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做点探讨。  相似文献   

15.
《风景谈》的对照艺术兰州市二十七中白辽玲《风景谈》是1940年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6个月后,写下的一篇“见闻录”式的散文。它是茅盾散文的力作,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白杨礼赞》脸炙人口,蕴意鲜明,感情激越,得力于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风景谈》朗朗...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按照大纲的要求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 ,教给阅读方法 ,使学生既爱读书又会读书。   1 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课 ,我先板书“狼” ,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 ;再板书“小羊” ,中间板书“和” ,并设疑说 :“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结果怎样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习了课文 ,大家都会明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表达力,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体会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故乡》、《白杨礼赞》、《春》;领悟想象文章的人物形象美,《陌上桑》、《秋天的怀念》;发现感知文章的构思美,《我的叔叔于勒》、《紫藤萝瀑布》;领悟表达出文章的情感美,《背影》、《济南的冬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源头是生活。因此,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常常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我作了一次小小的尝试。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条件更艰苦,他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在教学《白杨礼赞》时,我决定让学生以课文为范文,写一篇以景寓人,歌颂老师的习作。下面就简述这一次作文指导课的探究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与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能与教师思维同步,甚至脱离教师的思维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学生的注意力常为兴趣所左右,如果教师授课不见意趣,则学生势必听讲被动,导致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自然不高。“翻开书”与“合上书”,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如能巧妙的运用,定能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和悬念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上课有了意趣,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想像力丰富,思维活跃。同时,因为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增强。自然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翻书”与“合书”激趣法的运用: 师:同学们到过黄土高原吗?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刚上完课《白杨礼赞》,我跟学生说,要模仿这篇散写一篇作,就写窗外的那棵梧桐树吧!教室顿时议论纷纷,有学生说,一棵普普通通的树,天天都看见了的,有什么好写的呢?学生显得满脸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